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段氏脏腑针灸

段氏脏腑针灸

段氏脏腑按摩传承人

段氏脏腑针灸创始人

段朝阳

段氏脏腑针灸概念

脏腑针灸是一种以中医脏腑辨证理论为核心,以经络学说依据,采用以穴代药的方式,进行辨证取穴配方治疗内科和妇科疾病为主的针灸技术。

 

段氏脏腑针灸原理

段氏脏腑针灸术是据《黄帝内经》和《神应经》之刺灸精髓,依段氏脏腑按摩之祛疾理论,汲众多医家针灸绝技之特长而创立的一种清脏腑之病邪,补脏腑之气血,治疗内、妇、筋骨等疾患的针灸技法。

理论上遵循中医“整体观念”和“治病求本”的思想。众知人体是以“脏腑”为核心的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的盛衰是导致各种病症的根源,而体内“病邪”又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的祸首,故祛除病邪,恢复脏腑功能才是治疗各种疾病的根本之法。针灸之术古而有之,历尽五千年,不可不袭。

 

段氏脏腑针灸术取穴原则

一是以脏腑辨证为核心;

二是以祛邪扶正为治则;

三是以八纲辨证为依据;

四是以病邪类型为辅助;

五是以循经导气为技法;

六是以穴少效优为准则。

 

中医治病重在“扶正祛邪”,要做到必须首先要到“通”,只有“通”了,才能驱邪外出 ,只有“通”了,才能输入正能量。故无用针,用药,还是按摩之法,皆 必先“通”,而后再酌情或补或泻。段氏脏腑针灸术在治疗慢性病过中初期多以祛脏腑经络之邪为主。

 

段氏脏腑针灸与按摩的关系

段氏脏腑针灸和按摩在治疗上虽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又各有其所长,不能相互取代,务必临证而择,方显各自之长,达最佳效果。也可视证同用,互补其短,以增疗效。

 

段氏脏腑针灸对灸法运用

古人为什么用艾灸?其主要是利用了艾的药性,艾之药性趋下,燃之其烟火虽向上,而其热效却向下,能透皮肉而入经络,推气血而入脏腑,此古人之慧而得也。这也是中医药之奥秘所在,今而不知,而用木炭代之薰烤肉体,只知其形,不知其理,而不得其效之故也。古传承古法,才能彰显中华古老养生祛疾之神效!

 

艾灸之法应以艾壮灸效果最佳,为古人常用之法,此法有回阳救逆之功。因其毫时费力,今人多不用之。代而取之的有什么火龙罐之类东西,皆今愚人之术也,其效如同暖水袋、暖手宝之功,真是不可说、不可说!可叹!可悲!千年古法被今天糟蹋如此,何谈继承!何谈传统!何谈发扬!何谈振兴!创新但不能背理。

“针而不行,如同无针,行而不知补泻,还不如不行”,“针而不灸,灸而不针,非良医也。”今人性惰,且只看名利,难承古人之法,难生古人之心,此乃当今中医落破之故也。无论是用药、用针、用按摩之术救治于人,而效难及古人,皆此故也,今人不得不思,如此中医何兴!

 

段氏脏腑针灸特点

一、辨证取穴,却有章可循;

二、取穴较少,却疗效显著;

三、传承古法,针和灸相结合;

四、腹部取穴为主,四肢取穴为辅;

五、泻补结合,初泻后补。

 

段氏脏腑针灸在穴位应用方面采用了“以穴代药”的用穴法则。使在临证选穴上做到了“有法可依”,而变的简单明了,可做到举一返三之效。如:“合谷”为补气穴,气虚者皆可取之补,又泻之可清热,故上焦热证可选之。临证时如遇“中气不足”者就可补之,遇“肺气虚弱”者亦可补之,等等,可类推而用。

 

常用腧穴的穴性及用法

一、任脉:1、天突:止咳降逆(泻);2、巨阙:宽胸利隔(泻);3、中脘:和胃降逆(泻);4、水分:利水祛湿(泻);5、神阙:补益元气(灸补);6、气海:大补元气(灸补);7、关元:益肾归元(灸补),清血海之邪,通下焦,开逐脏腑之邪外排之门;8、中极:逐水通淋(泻)。

二、手太阴肺经:1、尺泽:清肺热,清太阴经之邪(泻)。

三、手厥阴心包经:1、内关:利胸膈,清心包之牙(泻);2、间使:行气散滞,通畅气机(泻)。

四、手少阴心经:1、神门:补益心血(补),清心 火(泻);2、通里:清心 热(泻)。

五、手阳明大肠经:1、合谷:补正气(补),清热邪(泻);2、曲池:祛风穴(泻)。

六、足阳明胃经:1、天枢:传输上下之气;润肠通便(泻);涩肠止泄(补);2、水道:利水液(泻);3、足三里:补脾胃(补),和胃通肠(泻);4、上巨虚:补益大肠气(补),解大肠邪(泻);5、下巨虚:补益小肠气(补),解小肠邪(泻);6、丰隆:祛痰化湿(泻);7、内庭:清胃热(泻)。

七、足太阳膀胱经:1、肺俞;2、心俞;3、肝俞;4、脾俞;5、肾俞。俞穴主治本脏各种病症。6、委中:清膀胱经之邪(泻)。

八、足少阳胆经:1、风市:清胆经之邪(泻);2、阳陵泉:益筋气(补),舒筋气(泻);3、绝骨:益髓气(补),和髓气(泻);4、丘墟:清胆热(泻);5、风池:通毛窍,祛风(泻)。

九、足厥阴肝经:1、期门:解肝邪(泻);2、章门:逐肝邪醒脾和五脏(泻);3、太冲:清肝火(泻);4、行间:清肝火(泻)。

十、足太阴脾经:1、阴陵泉:祛湿健脾,利水道(泻),健脾利湿(补);2、三阴交:清肝脾肾三经邪,化瘀血(泻),生血(补);3、地机:利水祛湿(泻)4、公孙:通肠降逆(泻)。

十一、足少阴肾经:1、盲俞,2、中注,3、四满,4、气穴,以上四穴皆清少阴经之邪。5、复溜:补肾气(补);6、太溪:补肾阳(补);7、幽门:利胸隔(泻)。

段氏脏腑针灸常俞穴共四十八个,这些穴位根据病症进行选择配伍基本上能够含盖大部分病症的治疗,但在具体运用中还要选用一些经验穴位。如:治便秘在选用常用穴辨证治疗时,还可用“支沟”配“照海”的经验用穴进行治疗。所以在临床中要辨证灵活操作,以达到最佳治病效果。

 

段氏脏腑针灸祛邪常用穴

1、祛风:风池、曲池,2、祛湿:阴陵泉、地机、三阴交,3、祛痰:丰隆,4、祛瘀:三阴交,5、清宿食:中脘、足三里、公孙,6、清心热:通里、神门,7、清肺热 :肺俞、尺泽,8、清胃热:内庭,9、清肝热 :太冲,10、清胆热:丘墟,11、散气滞:间使。12、消水肿:水分、中极、水道、阴陵泉、三阴交,13、通便:天枢、支沟、照海,14、通肠:足三里、公孙

 

段氏脏腑针炙常用补穴

1、补心血:神门,2、补肺气:肺俞,3、补胃气:足三里,4、健脾:阴陵泉,5、补肾:复溜、太溪,6、补气:合谷,7、补血:三阴交,8、补元气:神阙、关元、气海。

有泻实的,有补虚的,有通利的,诸穴如药,辨证配伍,则成针灸配方,实为简单,易学易用,这也是脏腑针灸一大特色。

 

段氏脏腑针灸腹部常用穴

1、巨阙(利胸隔),2、中脘(降胃浊,和六腑),3、水分(消水肿),4、关元(清血海,通下焦),5、中极(利水道),6、章门(逐肝邪,振兴脾,和五脏),7、天枢(传上下之气),8、盲俞、水注、四满(清肾邪) 9、水道(利水湿),10、神阙、气海、关元(补元气)。

 

针灸用穴,贵精而非多,段氏脏腑针灸选用穴位,大多为人身大穴,其效较強,再辨证配伍,更显神效。段氏脏腑针灸对腧穴属性进行分门归类,删繁就简,使学者易学,用者易用,非常有利于此门针灸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造福更多的患者

段氏脏腑针灸操作程序

一般针脏腑疾病,先针腹部,再针上肢,后针下肢,再针患部。针后根据情况施艾壮灸。

 

段氏脏腑针灸常用补泻手法

1、迎随补泻法;2、捻转补泻法;3、提插补泻法;4、开阖补泻法;5、艾灸补泻法。6、烧山火和透天凉补泻法。

 

临床取穴配伍举例

1、肝气郁结,两胁胀痛。

辨证选穴:间使(行气滞),章门(逐肝邪、振兴脾、和五脏),天枢(传输上下之气),三阴交(清肝脾肾经之邪),太冲(清肝邪),丘墟(清胆邪),各穴匀用泻法。可灸章门、天枢、三阴交各七壮。(待续)

 

2、胃部胀满,饮食不下。

辨证取穴:内关(利胸隔),中脘(降胃浊),天枢(传输上下之气),关元(通下焦),足三里(和胃通肠),公孙(通肠降逆),各穴匀用泻法。针后艾灸中脘、天枢、足三里。

 

3、中气不足,胃脘下垂。

辨证选穴:合谷(补气穴),足三里(强胃穴),关元(补元气),胃俞(健胃),脾俞(健脾)。针后艾灸中脘、神阙,关元,足三里各七壮。

 

4、湿热下注,阳萎不举。

辨证选穴:合谷(清热穴),中极(利水道),水道(清湿热),阴陵泉(健脾祛湿穴),三阴交(清肝脾肾经之邪,利水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脏腑针灸常用穴位
针灸试题100
“靳三针”配穴特色..qi转载
针灸必背歌赋之流注指微赋
标幽赋原文语音版
董洪涛博士选择中医微博集之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