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结合商族各姓氏谈谈姓氏来历

现代中国人的姓即氏,大部分是从几千年前代代相传下来的。考其来历,来源较多样,如以邑为氏,以谥为氏,以官为氏等,同一家族可因居邑为氏,也可以族长的官职为氏,当时也经常出现命氏、别族等情况。

1、以姓为氏

姓氏是标示一个人的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和符号。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秦汉以来,姓氏合而为一。《通志·氏族略》载,“秦灭六国,子孙该为民庶,或以国为姓,或以姓为氏,或以氏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兹姓与氏浑为一者也。”自此以后,姓即氏,氏即姓。

例如:商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封于商,赐姓子氏,后世有以“子”为氏者。现今云南永胜县顺州、板桥、大安等乡村居住着四五千户约三万人的“子”姓人家。

2、以出生地、居住地为姓

春秋时代齐国公族大夫分别住在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便以东郭、南郭、西郭、北郭为姓;郑大夫住在西门,便以西门为姓。

例如:微子的后裔中,有一支搬到沙丘(今河北大名东)居住,他们便以地名“沙”为姓,本支沙姓奉微子为始祖。

3、以祖先的封国、封邑、采邑为姓

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载:“唐尧封帝喾之子契于此,传十四世至成汤,灭夏而有天下,以商为国号,后商被灭于周,子孙以国为氏。

例如宋姓:周成王时,周公旦平定殷侯武庚和三监叛乱之后,把古宋国之地封与微子启以奉商祀。宋公稽之子丁公申继位后,宋国南迁到商汤故地商丘。到公元前286年,齐国灭宋,子孙遂以国为氏。

宋濂的《梅府君墓志铭》也更详细地指出:“梅本子姓,其先梅伯,为殷纣所废,周武王既伐纣,封伯诸孙黄梅,号曰忠侯,遂以梅为氏”。

封邑不同于封国,古代有十家为邑之说,邑的范围要比国小得多。采邑,周朝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卿、大夫以采邑为食禄,故亦称食邑。有冯、华、苏、范、苗、柳、薛、鲍、蓝、雍等二百余姓起源于封邑和采邑。

例如华姓:出自子姓的一支华氏,有比较具体的资料可考。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宋戴公子考父说食采于华,因氏焉

4、以祖先的姓氏、名字、谥号、封号为姓

商朝失国以后,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又被周成王分封于宋,继续奉祀商汤香火。微子启去世后,职位由胞弟仲衍继承,其后名嘉者,字孔父,史称孔父嘉,任大司马,后因故被权臣华督所杀。这时他的儿子木金父年纪尚小,由家人抱着逃亡鲁国。等他长大以后,为纪念生父,便以父亲字中的“孔”为姓

汤的六代孙有祖甲、祖乙、祖丙、祖丁等,都曾是商朝的君王。他们的后代中有人以他们的名字为姓氏,姓祖

据《元和姓纂》和《万姓统谱》所载,穆姓乃宋穆公之后,其支孙以谥为氏,这是穆姓的最早起源。

5、以官职、爵位为姓

以官职为姓的,如司徒、司马、司空、司士、司寇、少正等。一些以官职为姓的姓氏,单从字义上看,也可以分辨出来,如籍、谏、库、仓、军、厨、庾、史等。在《左传》等古籍里就有许多以“公”字打头的复姓,例如“公父”、“公叔”、“公子”、“公孙”等。这些复姓多出自周朝王室的“姬”姓,后来多数简化为“公”,即以爵位为姓。

在商王朝时期,一州之行政长官称作“伯”,邦伯的后裔子孙中,有沿袭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称邦伯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邦氏者,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左师:其中一支出自子姓,为微子启后裔。宋桓公公子目夷,任左师之职,子孙以其官名为姓。

6、以次第为姓

一家一族,按兄弟顺序排行取姓,如老大曰伯或孟,老二曰仲,老三曰叔,老四曰季等。后代相沿为氏,表示在宗族中的顺序。但也有例外。鲁庄公之弟庄父、排行老二,本为仲氏、仲孙氏,因他有弑君之罪,后代便改姓孟,或姓孟孙。此外,还有第一、第三、第五等姓氏。

商汤支庶子孙有按顺序排行,长房取谐音“壹”为姓氏,称壹氏,后简文为一氏

7、以职业、技艺为姓

《风俗通·姓氏篇》云:“凡氏于事(商春锋注:指职事,即职业技艺)者,巫、卜、陶、匠”。巫姓,传说帝喾的后代有专门掌管占卜、祝祷的,又会医术,人称巫人、巫祝,其后人以技艺传家并以巫为氏。另外还有董、甄、糜、屠、镜、画、钓、僧等姓。

据《风俗通》所载,商朝七族中有陶姓,都是以陶治(陶工和铸工)为职业,从事制陶的庶民也有以“陶”为姓的。

8、以天干地支为姓

古代用十天干、十二地支循环相配,以表示年、月、日、时的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古人以此命姓氏。

9、以事或物为姓

以事为姓,即以祖先所经历的某个重大事件为氏。如所姓,春秋虞国有个主管伐木的官名虞衡,闻伐木之声“所所”而取之为姓;除此外还有马、牛、熊、龙、凤、山、水、花、松、柳、冠、铁、金、苻、蒲等姓。

据史籍《风俗演义》记载:“宋微子乘白马朝周,后有白马氏。”

10、帝王赐姓、贬姓

从汉朝起,有不少封建帝王为了笼络臣民,给有功的大臣赐姓,多赐以国姓,即皇家的姓氏。唐朝李姓皇帝赐姓较多,不少异姓开国元勋被赐予李姓,如李勣,本姓徐名世绩;被赐姓者的后人以赐姓为荣,遂世代以赐姓为氏。

历代皇帝除赐国姓外,有时还赐臣民别姓。在《迁民姓氏寻源》记载:清乾隆年间,商举君第五子商政救驾功高,皇帝念其世代忠帮,乃赐姓尚,故商族始有尚姓

在赐功臣、归降将领国姓、别姓以示恩宠、进行笼络的同时,历代皇帝还有赐恶姓来惩罚异己的。如南朝齐明帝杀鱼腹侯萧子响后,贬其姓为“蟏”,名叫蟏蛸,蛸是一种长脚蜘蛛。唐武则天将中宗皇帝的王皇后废掉后,改姓为“蟒”;将高宗宠幸的萧良娣改姓“枭”等。

11、因避讳或避难改姓

古代有所谓的避讳制,即遇到君父尊亲的名字要回避。随着封建宗法制度和儒教礼学的兴盛,避讳渐渐由礼法形成制度,最重要的是避君讳,称国讳、公讳,若犯君讳则有“大不敬”之罪,有杀头之祸。如元初大臣商挺,其先本姓殷,因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讳,遂以“商”为姓。

干姓:出自子姓。其一,比干之后为避祸改姓。其二,春秋时,宋国有一大夫干犨,他的后代子孙以他的名字中“干”字为姓,成为干姓的一支。

12、少数民族融合到汉族中带来的姓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一些外来民族进入中原,有些与汉人通婚后逐渐汉化,就以原部落或氏族名为姓,多数为复姓,如尉迟、拓拔、鲜于、宇文、赫连等。也有的外来民族受汉文化的影响,以卜居地名为姓,如桃源翦姓,为新疆维吾尔族一支。明初军屯桃源,以居住地剪刀溪命剪为姓,后因“剪”字不雅,改“剪”为翦。少数民族在接受汉语、汉字的时候,又创造出不少汉字姓氏,如朝鲜族的“朴”姓,苗族的“刀”姓,傣族的“召”姓等等。

特别一提的是,金时女真人乌古论氏,汉姓为“商”;又,清满洲八旗商佳氏、乌库里氏等后均改为“商”姓者;彝族沙玛氏,汉姓为“商”等。

中国人尤其是汉族,历来都十分重视自己的姓氏,没有非常特殊的原因是不会改变它的。改姓的现象主要包括入赘婚姻、随母姓氏、避难改姓、少数民族使用汉族姓等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思考过你的姓氏为什么是它吗?
姓氏源流
上古时期的姓与氏
福建最新姓氏排行榜出来啦!快来看看你排第几......
姓氏来源分类谈
中国有皇室血统的100个姓氏 看有你的吗(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