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冷雨流尽侠女血 春风唤回英雄魂——回忆我瞻仰秋瑾烈士纪念碑和秋瑾烈士墓的往事

冷雨流尽侠女血  春风唤回英雄魂

——回忆我瞻仰秋瑾烈士纪念碑和秋瑾烈士墓的往事

文/安徽蚌埠 商宝

太阳也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

对于这一段文字,相信很多朋友都比较熟悉。鲁迅先生小说《药》中塑造了一位英勇不屈的革命者夏瑜形象,有研究者认为,夏瑜就是隐喻秋瑾烈士的。

后来又有幸学过秋瑾烈士的诗《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万里乘风去复来,

只身东海挟春雷。

忍看图画移颜色,

肯使江山付劫灰。

浊酒不销忧国泪,

救时应仗出群才。

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

后来又读到一些与秋瑾烈士有关的小说、诗歌,观看了一些与秋瑾烈士有关的电影、电视剧。从此秋瑾的这个名字深深地铭刻在我心中。

秋瑾(1875年11月8日-1907年7月15日),祖籍浙江山阴,出生于福建云霄。秋瑾字璇卿,号旦吾,后改瑾,字竞雄,别号鉴湖女侠。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与徐锡麟、陶成章并称“辛亥三杰”。

一九〇四年五月,秋瑾东渡日本留学。一九〇五年六月,秋瑾回国,加入光复会,七月再赴日本加入同盟会,并被推选为评议部评议员和浙江主盟人。一九〇六年二月秋瑾在上海参与创办中国公学,一九〇七年元月创办我国第一份妇女报刊《中国女报》,二月回浙江接任绍兴大通学堂督办,与徐锡麟共筹在皖、浙两地发动武装起义。七月六日徐锡麟在安庆起义失败,十日秋瑾已知徐锡麟安庆起义失败消息,但拒绝了战友们要她离开绍兴的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疏散同志和战友,只带领很少人坚守大通学堂。十三日,清军包围大通学堂,秋瑾被捕。审讯过程中,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②七字。十五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年仅三十二岁。

秋瑾烈士牺牲九十年之后,一九九八年六月二十一日,我因事路过绍兴,专程前往古轩亭口,瞻仰秋瑾烈士纪念碑、秋瑾烈士塑像。

坐落于古轩亭口的秋瑾烈士纪念碑,碑名由张静江书丹,碑正面刻有蔡元培撰文、于右任书丹的《秋先烈纪念碑记》。

纪念碑东边是一个小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尊秋瑾烈士汉白玉雕像。雕像安放在外镶大理石板的基座上,基座周围摆放着鲜花、绿植。基座正面中间嵌着一块黑色大理石,分两行镌刻着“秋瑾”“(1875年-1907年)”字样。秋瑾烈士塑像头发梳得非常整齐,挽髻于后,上穿大襟镶边唐装,下着曳地百褶散裙。头稍抬起,目视左前方,双手反背身后,神情从容淡定。面对着刽子手高高举起的屠刀,此时此刻,仿佛并不是短暂美好生命的结束,也不是与亲朋战友的永别,只是为革命千百次东奔西走、北上南下的寻常一次,只是和战友同志擘划大计、经略浙皖的普通瞬间!我猜想,她的眼前,肯定是胜利前景、光明未来!

塑像后面照壁上镌刻着“巾帼英雄”四个金色大字,上款是“鉴湖女侠千古”,下款是“孙文”。

孙中山先生于一九一二年、一九一六年两次亲临杭州秋瑾烈士墓致祭,称赞秋瑾烈士为“最好的同志秋女侠”“为推翻专制、建立共和,绍兴有徐锡麟、秋瑾、陶成章三烈士,于光复事业,功莫大焉!”亲笔题写“巾帼英雄”匾额和“江户矢丹忱,感君首赞同盟会;轩亭洒碧血,愧我今招侠女魂”楹联。张静江、蔡元培、李石曾、吴稚晖被称为“国民党四大元老”, 于右任则是同盟会会员,曾任国民政府审计院长、监察院长等要职。孙中山先生两次亲临致祭,亲笔题写匾额和楹联,张静江为秋瑾烈士纪念碑题写碑名,蔡元培、于右任为秋瑾烈士纪念碑撰文、书丹,真是备极哀荣!我不禁想起了前贤“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诗句。

与秋瑾烈士塑像隔着纪念碑相对之处,矗立着一座木制斗拱结构牌坊,中间悬着“古轩亭口”白底黑字匾额,楹柱上镌一联“冷雨流尽俠女血,春风唤回英雄魂”。

是啊!严冬过尽,春回大地,乌云消散,狂澜终挽。千年越州,阳光明媚,惠风和畅。古轩亭口,车水马龙,熙熙攘攘。

时光如水,日月如棱。二十年之后,我又有幸到杭州西湖凭吊秋瑾烈士。

二〇一八年七月十四日,我在参加杭州商氏宗亲会成立大会之后,专程前往西湖孤山西泠桥畔,拜谒秋瑾烈士墓。

秋瑾烈士墓背依孤山,掩映于苍松翠柏之中,墓呈方形,用花岗岩砌成,高1.7米,正面嵌孙中山“巾帼英雄”题词,背面是徐自华撰文、吴芝瑛书丹、胡菊邻篆写碑额的《鉴湖女侠秋君墓表》。墓座上立秋瑾烈士全身塑像,高2.7米。和绍兴古轩亭口塑像一样,同样是汉白玉材质,头发依然梳得非常整齐,挽髻于后,依然上穿大襟镶边唐装,下着曳地百褶散裙,不同之处外罩披肩。身姿也完全不同,左手叉腰,右手按剑,但依然目视左前方。

这天,西湖阳光灿烂,苏堤游人如织。水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远山“松排山面千重翠”“乱峰围绕水平铺” ④。

我猜想:入夜,秋瑾烈士还应该能听到:六桥晚舟,渔歌互答;十里重湖,细浪平沙;行者迤逦,笑语喧哗;月没参横,情人私话。四季,秋瑾烈士还应该能嗅到:春暖花开,苏堤柳味;清风徐来,曲院荷香;金秋送爽,天竺桂霭;白雪皑皑,孤山梅芳。

诚如此,秋瑾烈士不正得偿“埋骨西泠”的夙愿吗!

一九〇六年三月,秋瑾日本留学回国入浙江南浔浔溪女校任教,与校长徐自华相识并结为姊妹。九月秋瑾与徐自华同游西湖,因为喜欢西湖的青山绿水,两人遂在岳王坟前订下“埋骨西泠”之约。秋瑾手指西泠桥方向道:“身入革命门,总有牺牲者,若能葬身那里,坟邻岳王墓,为福多矣!”所以秋瑾烈士牺牲后,经再三辗转,由生前好友吴芝瑛与徐自华将其安葬在西泠桥畔。

在拜谒秋瑾烈士墓三个月后,二〇一八年十月三日,我又一次来到了绍兴,又一次来到了古轩亭口,又一次瞻仰了秋瑾烈士塑像和秋瑾烈士纪念碑。

又是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秋瑾烈士塑像依然在蓝天白云下静静地矗立着,只是原先基座四周矮小的鲜花、绿植换成了高大的美人蕉,黄花盛开,随风摇曳。基座前面摆放了一个大花坛,无数盆鲜花参差披拂,生机盎然,叶绿欲滴,花红流丹。旁边的两排松树开枝散叶,挺拔参天,仿佛两排忠诚卫士日夜守护在秋瑾烈士身边。

秋瑾烈士纪念碑依然是鲜花簇拥,巍然屹立。

轩亭口牌坊应该是重新粉刷过,红色更红,黑色更亮,金色则熠熠生辉!横街两旁树木都已经根深叶茂,浓荫匝地了!街道比二十年前更整洁、更靓丽!真是旧貌换了新颜!如果不是秋瑾烈士塑像、秋瑾烈士纪念碑、轩亭口牌坊依旧矗立,旧地重游,我还真不敢认了呢!

目之所及,思绪飞扬——赤橙黄绿青蓝紫,大自然如此丰富的色彩之中,火红不行,金橙不行,鹅黄不行,碧绿不行,靛青不行,湛蓝不行,就连平素都认为高贵的紫色也不行,只有纯洁无瑕、如雪似梅的白色,才能够配得上秋瑾烈士的崇高品质啊!——在同行朋友的催促声中,我才收回奔腾的思绪。

站在这古老而又崭新的轩亭口,行人川流不息,车辆穿梭不断。近处行人杂沓的脚步声、南来北往的汽车声,远处公园里高亢激越的绍剧声,和街道两旁商家播放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汇成一首高昂、雄浑的时代交响。我们在秋瑾烈士的注视下,和着这时代交响,大步向前走去。

注释:

①冷雨流尽侠女血,春风唤回英雄魂:此为古轩亭口牌坊面向秋瑾烈士纪念碑和秋瑾烈士塑像一面的对联。

②秋风秋雨愁煞人:清陶澹人《秋暮遣怀》中诗句。

③徐自华(1873-1935)字寄尘,号忏慧,浙江桐乡人,秋瑾烈士结拜姊妹。吴芝瑛(1867-1933) ,字紫英,桐城县高甸人。亦秋瑾烈士结拜姊妹。

④松排山面千重翠、乱峰围绕水平铺:均为唐白居易《春题湖上》中诗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清明祭扫烈士墓
鉴湖女侠秋瑾墓碑
秋瑾烈士纪念碑
辽宁省各市、县(区)红色教育基地名表
卢晓霞丨参观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中华大地】绍兴(鉴湖女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