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中医诊疗4
糖尿病中医诊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糙米白菜干预糖尿病

来源:网摘  

法国、意大利及日本均有报道称,维生素B6低于正常值的糖尿病患者,每日供给100毫克维生素B6,6周后,其四肢麻木及疼痛等症状大都会减轻或消失。而且平时多吃糙米、面粉、蛋、白菜、干酵母等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同样对防治糖尿病有效。

----------------------------------------------------

耐力运动治疗糖尿病

来源:网摘  

糖尿病迄今尚无根治疗法。运动疗法、饮食疗法和药物疗法被称为治疗糖尿病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专家把运动和饮食称为控制糖尿病的“两大基石”,只有“基石”稳固,药物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应。

运动疗法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首先,运动可使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高,促进全身组织比静息时更多地利用血糖,从总体上降低血糖。其次,运动能加速脂肪分解,减轻体重,改善脂代谢,有利于预防糖尿病心脑血运动能增强全身机体各器官尤其是心脑肝肾肺的免疫防病功能,抵御糖尿病对各器官的侵犯。运动可使机体产生免疫球蛋白和多种抗体,提高机体应激适应能力,改善全身代谢。运动还有助于改善精神状态,消除不良情绪。

糖尿病患者运动应选择在餐后1~2小时进行,因此时血糖为高峰期,运动有助于血糖迅速转化。运动方式有多种,但主要是耐力运动,如步行、慢跑、跳绳、游泳、功率自行车以及太极拳、医疗体操等。患者可根据全身情况和条件,选择1~2项。其中步行是国内外最常用的项目,应作为首选。

糖尿病病人在家可做以下四种运动:

踮脚尖运动将手扶在椅背上,左右交替提足跟10~15分钟。

爬楼梯运动上楼梯时背部要伸直,速度依自己体力而定。

坐椅运动屈肘两手扶上臂将背部挺直,椅上坐、立反复进行,做多久依自己体力而定。

抗衡运动将双手支撑在墙壁上,双足并立使上体前倾,以增加肌肉张力,每次支撑15秒左右,做3~5次。

运动疗法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运动量因人而异,一般以每次20~30分钟为最适宜,运动时间过短或过长均达不到降低血糖的目的,以运动后微出汗,有轻度疲劳感但不气喘吁吁,运动中每分钟脉搏次数不超过170减去年龄(限度脉率)为适宜。另外还要注意,在运动前最好进行一下血糖的自我监测,进一步了解自己的体内代谢情况,血糖过高(大于16毫摩尔升)或者血糖过低(小于3.6毫摩尔升),都不能进行运动,否则会引起代谢紊乱;运动开始时应做些准备活动,切忌操之过急。不要空腹运动,以免出现低血糖休克。最好随身携带一些如饼干、糖块、巧克力或含糖的饮料和水,尤其是在运动量相对较大时,一定要及时补充糖和水分。有并发症的中老年糖尿病病人,如严重肝肾衰竭、心律不齐、动脉硬化、重度高血压和血管栓塞等症,应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运动。

-------------------------------------------------------------

糖尿病患者别忘补水

来源:网摘  

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多食、多饮、多尿。很多糖尿病患者都知道控制饮食,有利控制病情。有些糖尿病患者认为饮水也应控制,因为少饮水就少排尿,这样“三多”就可以控制了。然而,解放军总医院营养科主任薛长勇认为控制饮水是错误的。因为“多饮”与“多食”所造成的结果完全不同,不能将其等同看待。

薛主任说,糖尿病患者多饮水,实际是对体内失水的补充,而且还有改善血运、促进循环、增加代谢及消除酮体等作用,是对人体失水的一种保护性反应,糖尿病患者不但不能限制饮水,还应适当多饮水。因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刺激下丘脑的渴感中枢而致口渴,饮水后可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或恢复正常,起到降血糖的作用,使患者不再口渴。如果限制饮水,就会加重高渗状态,对病情非常不利。患者“多尿”的原因有“多饮”的因素,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由于大量的葡萄糖从尿中排出,发生了渗透性利尿的结果,所以减少尿量,要从控制高血糖入手,而不能控制饮水。

也许有读者会问,多食也是对糖尿病患者排糖过多的一种补充,为什么还要限制饮食和食用糖呢?

薛主任的解释是,糖尿病患者进食过多时,会使人体增加糖,也会使糖的吸收增多,血糖的浓度增高,而糖尿病患者恰巧是胰岛受损,胰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不能及时分泌,食进的糖不能被利用,就会使血糖进一步升高,尿中排出的糖更多。而水不是糖,所以饮水不但不会使血糖升高,反而会稀释血液,降低血糖,同时还能降低血液黏度,对预防脑梗死、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有很大好处。

薛主任指出,糖尿病患者不渴时也应喝水。因为人体内缺水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有口渴的感觉,轻度的缺水并不一定引起明显的口渴症状。糖尿病患者因口渴中枢长时间受刺激,其敏感性减弱,对体内缺水的感受下降,因而即使体内已经缺水,往往也没有口渴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患者不觉得口渴就不喝水,会对机体有所伤害,如血容量减少后,有头昏、记忆力减退等现象;因缺水造成少尿、少汗,使代谢物排泄减少,遗留在体内易引发泌尿系结石、感染等。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无口渴感时,也应适当饮水,才会对身体有益。另外,在吃蛋白质食物多、锻炼强度大、出汗多、沐浴等情况下,都应适当多喝水。牛奶、豆浆是糖尿病患者补充水分的好饮料。每天喝牛奶、豆浆能改善缺钙状况,豆浆还含有一定量的膳食纤维,因而更适合比较肥胖、血脂高、血压高的糖尿病患者饮用。

------------------------------------------

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

来源:网摘  

研究表明,规律运动对糖尿病确有好处。运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度,改善胰岛素抵抗,有助于降低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运动可改善心肺功能,增加有氧运动能力,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减少体内脂肪堆积,降低及维持体重;增强肌力,减少并发症,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然而,高强度运动会加强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增高,同时使过氧化脂质分泌增加,氧化应激程度加重,加重并发症。中等强度运动则使葡萄糖利用增加,降低血糖,有益于健康。

有氧运动为中等强度的运动,心率必须达到最大心率的60%~75%。最大心率为220-年龄。比如60岁的人,最大心率为220-60=160,则心率保持在96~120次/分左右的锻炼才安全有效。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分三个阶段。

■热身期

时间为5~10分钟,以缓慢开始的一些低强度、随意的运动为主,目的是身体温暖后,再做轻微的伸展运动(不做跳跃运动)。

■有氧运动期

时间20~30分钟,运动节奏加快,持续运动使肌肉消耗更多的氧,心脏活动增强,出现心跳加快,呼吸加深等。

■放松期

将结束体育运动,使四肢保持轻微活动状态,使心率逐渐下降。例如,原地踏步或漫步,然后再逐渐停止运动。

在运动时,以下注意事项必须牢记。运动时间选择进餐后1~3小时进行,以避免胰岛素作用高峰期进行运动训练,或注射胰岛素部位过度运动;要随时携带易于吸收的碳水化合物,例如,葡萄糖凝胶、葡萄糖片、软饮料或葡萄干,以备出现低血糖症状时食用;锻炼时最好有同伴或家人参与;保持体液的平衡;水是最好的饮料,每次锻炼前要喝水;随身携带病情卡。

---------------------------------------------------

治疗糖尿病饮食偏方

来源:网摘  

治疗糖尿病饮食偏方

1、喝小黄米“油”治糖尿病:

每天早上用优质小黄米约50克煮稀饭,煮好后沉淀片刻,撇出上面一层“油”汤,在早餐前约半小时喝下,剩下的小米饭待吃饭时吃掉,对糖尿病有很好的辅助治疗作用。每天早上喝一次,连喝三个月必有显效。

2、末茶治疗糖尿病:

实验证明,末茶中含有能降低血糖的成分,因此可以治疗糖尿病,如果每天引用4-5倍(约200克)的末茶,身心会感到非常清爽,体力充沛,也不必担心会出现尿糖。

3、马铃薯治疗法:

将马铃薯煮烂,用纱布或过滤器过滤,留下大部分淀粉,在家自家吃的调味品,制成汤糊饮用。

4、猪胰汤治疗法:

将猪的胰脏加60克玉米须用水煮,其中玉米须必须小心使之干燥后加以保存,每天大约使用20-40克即可。在一般中药铺都备有玉米须。

------------------------------------------------

糖尿病要降糖又护心

来源:网摘  

冠心病与糖尿病是一根藤上结出的两个“苦瓜”,是导致糖尿病人死亡最主要的“一级杀手”。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糖代谢异常疾病,长期持续性高血糖可产生多种毒性作用,会慢慢地对血管进行“浸泡、渗透”,犹如“蚁蝼溃长堤”一般,将动脉血管等组织细胞侵蚀得“千疮百孔”,血管内皮被损害得伤痕累累。这样,胆固醇等脂质极易沉积在受损伤的动脉内皮上,逐渐形成粥样斑块向管腔内凸起,冠状动脉血管变硬狭窄,血流不畅,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冠心病、心绞痛,如闭塞不通,则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糖尿病人易继发肾脏微血管病变,引起肾性高血压,这更是雪上加霜,血压过高而加重冠心病,心肌病变又促发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严重者可导致猝死。还有不少患者因心脏植物神经病变而影响痛觉冲动的传入,对心肌缺氧出现的胸痛、胸闷、憋气等症状不敏感。痛觉“警报系统”的失灵,容易使不少无症状的心肌梗死病人延误治疗而造成死亡。

糖尿病患者保护好心脏,一是控制血糖。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将饮食、运动、药物、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并接受良好的医学监护,严格实施自我管理,尽量使血糖降到正常。二是调控血脂。必须采取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量(包括动植物油和肉、蛋、豆等)应限制在每千克体重0.6~1.0克。三是稳定血压。糖尿病人中约有1/3~1/2患高血压,两者相互影响而使病情加重。因此,对糖尿病伴有高血压者,需在医生指导下坚持服用降压药物,并做到均衡饮食、适度运动、生活规律、心理平衡、戒烟限酒,使血压维持在120~130/80~85毫米汞柱。四是降低血黏稠度。糖尿病人如有高黏滞血症,易祸及心血管而加重病情。因此必须加强预防,饮食应清淡,以低脂低糖食物为宜,平时多吃些全谷粗粮、瓜果蔬菜、食用菌、鱼、大豆及豆制品、大蒜、生姜,常饮绿茶。坚持有氧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有利于降低血脂及血黏稠度。

-----------------------------------------------------------

患糖尿病小心胃轻瘫

来源:网摘  

据调查显示,Ⅱ型糖尿病患者至少有5 0%以上伴有恶心、呕吐、上腹饱胀、嗳气、上腹痛、体重下降、胃潴留或因不消化的固体食物排空障碍形成胃石等表现。记者在采访北京市电力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肖青时了解到,糖尿病胃轻瘫是指糖尿病患者胃动力障碍,排空延迟,但不伴有机械性梗阻的一组综合征。

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症状严重者可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导致不可预测的血糖波动,加速病情恶化。其发病机制尚不是很清楚,可能与周围自主神经病变、平滑肌变性、高血糖、胃肠激素失调有关。糖尿病胃轻瘫是糖尿病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于血糖长期未能有效控制,有多种并发症的患者,可引起血糖波动及血糖控制困难,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肖大夫介绍说,具有2种或2种以上消化不良症状并持续15天以上,超声检查证实有胃排空延缓;胃镜或上消化道钡餐检查排除上消化道器质性病变,B超检查排除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疾病;排除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代谢紊乱疾病,就可确诊为糖尿病胃轻瘫。

糖尿病胃轻瘫不仅因消化道症状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由于胃排空延缓,不能将药物从胃内以正常速度排出,影响口服药物的吸收,影响药物治疗效果,所以,患糖尿病胃轻瘫时一般都停用口服药,而改用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但是,进食后食物排空延长,可使注射的胰岛素剂量及时间与进食不相匹配,给糖尿病的治疗带来了不少困难。应该根据餐后血糖变化曲线、胃排空率及胃排空时间的变化程度调整胰岛素注射与进餐的时间间隔。

进餐时间的调整

由于胃排空延缓,不能将食物以正常速度排出,从而引起血糖不稳定,所以要调整进餐与胰岛素注射的时差。研究显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应在进食后每隔30分钟测血糖1次,根据血糖变化曲线调整胰岛素的注射时间。临床工作人员经验是:经B超检测,胃排空率<60%的患者应在注射胰岛素后10~15分钟内进食,胃排空率为60%~70%的患者在15~20分钟内进食,胃排空率为70%~80%者在20~25分钟内进食,胃排空率为80%~90%者在25~30分钟内进食。总而言之,进餐时间不能千篇一律,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使胰岛素作用与注射时间相配合。

食物成分的调整

高纤维膳食可延缓胃排空,减轻患者饥饿感,减少进食,从而降低餐后血糖,因而一般都建议糖尿病患者进高纤维素饮食。但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消化期间胃运动减弱,胃排空已延长,故需降低食物中不消化纤维的含量,停止一切能使胃排空延长的药物。一些含丰富纤维素的蔬菜(如芹菜、白菜和马铃薯等),对胃轻瘫患者不利,要少食用。糖尿病胃轻瘫患者每日蔬菜摄入控制在100~120克比较好,但同时应注意补充营养与维生素。

食物状态的调整

由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进食固体食物时,胃排空受阻较液体食物更明显。因此,膳食搭配时最好将固态食物改为半流质食物,或多进食流质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完全进食流质食物,这样有助于改善胃肠道症状与控制血糖。

进餐次数的调整

糖尿病胃轻瘫以少食多餐为佳,可将每日3大餐分为6~7小餐,分别在早晨、中午、下午、临睡前进餐,餐间安排2~3次点心,以减少餐后高血糖,同时避免餐前饥饿感。病情平稳后(恶心、呕吐、上腹饱胀等症状减轻),重新改为每日3餐。

另外,规律地进食是糖尿病的基本饮食疗法。患者可根据其标准体重、现有体重、年龄及活动量,计算每日饮食量,以达到热量摄入与能量消耗间的平衡,保持理想体重。

--------------------------------------------------------

糖尿病患者的康复运动

来源:网摘  

饮食和药物疗法对糖尿病的康复至关重要,但运动康复更不能忽视,因为进行适当的康复运动对糖尿病患者有如下四大裨益:

一、减轻肥胖。肥胖是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这是因为肥胖者脂肪组织的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对胰岛素的亲和力降低。因此,通过运动及控制饮食,能使体重减轻,使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胰岛素的用量减少,而使糖尿病获得稳定。

二、促进肌肉利用血糖。肌肉活动的时候,在其周围可产生类似胰岛素作用的物质,促进细胞摄取血糖,因而运动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医生观察到,病人做30分钟的医療體操運動,就可使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下降12~16毫克%,尿糖也可減少。

三、肌肉利用脂肪酸增多。運動鍛煉可使肌肉利用的脂肪酸增多,從而降低血脂,減少心血管併發症。

四、運動可增強體質,增進抗病能力,改善人體新陳代謝和心肺功能。對糖尿病患者來說,運動鍛煉不僅是維持其身體健康所必需,同時也是治療糖尿病和預防併發症的一種重要手段。

那麼,糖尿病病人怎樣安排體育鍛煉呢?一般來說,糖尿病患者的體質比較虛弱,開始鍛煉時,應先從短時間的輕微活動開始,隨著體質的增強逐漸增加運動量,延長活動時間,每天鍛煉1~3次,每次15~30分鐘,比較合適。對4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最好在鍛煉前先做某種形式的運動應激試驗,探明合適的運動量,以避免劇烈的體育運動。

糖尿病病人康復運動的選擇,應根據患者年齡、病情、用藥情況、生活習慣和愛好等方面來決定。無論散步、做健身操、打太極拳、練氣功、騎自行車、打台球和滑冰、游泳,只要運動不超負荷,便可進行。糖尿病病人的簡易體操,是一種最好的康復鍛煉,其鍛煉程序是:仰臥床上,雙眼直視屋頂,兩足尖伸直,在腹式吸氣的同時,從床上抬起腰部,向後仰倒,呈「反弓狀」,然後再吐氣,縮回腹部,腰落回床上,如此每天早晚各做兩次。

做上述康復運動時,要注意循序漸進、持之以恆。隨著體質的改善,逐漸增加運動量,一般以每天運動1~3次,每次15~30分鐘為宜。還要選擇適當的時間進行康復鍛煉,以早、午、晚餐後一小時左右為宜。因為此時間內血糖濃度較高,運動可幫助降低血糖。

此外,康復鍛煉還必須與飲食、藥物治療相結合,根據病情變化,隨時調整三者之間的關係,如病情已好轉,可逐漸減少用藥量,增加運動量,並調整飲食結構。病人若伴發心、腎、肝病變,鍛煉時要注意自身的具體情況。在康復運動中,還要定期檢查血糖和尿糖,隨時觀察機體對運動的反應,並及時掌握和調節運動量。必要時在活動前可臨時加餐,以預防血糖反應。

-------------------------------------------------------

糖尿病人能否吃花生?

来源:网摘  

河北省承德市张女士:我患糖尿病一年多了,控制饮食后有时感觉饿,平时喜欢吃点花生。但朋友告诉我,吃花生对糖尿病不好。请问,这种说法对吗?

有人认为,糖尿病饮食治疗只要控制主食就行了,其它东西可以随便吃。花生能解馋,糖分又不多,对血糖影响不大,所含的脂肪又是不饱和脂肪酸,多吃点应该没有问题。这种看法有些道理,但不够全面。花生的优点确实很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能软化血管,但毕竟是含丰富脂肪酸的植物种子,是一种高热量、高脂肪的食品,15克(约15~18粒)花生米就能产生90千卡的热量。它的产热量等同于25克谷类产生的热量,所以大量食用肯定不利于体重的保持和血脂的控制,从而影响血糖和血压的控制。所以,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的花生不宜太多,最好不吃为佳。无论什么好东西都不能多吃。有句老话“少吃尝滋味,多吃伤脾胃”,也是这个道理。

--------------------------------------------

脂肪不均匀易患糖尿病

来源:网摘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虽然肥胖与Ⅱ型糖尿病有密切关系,但体重正常的老年人如果身体脂肪分布的部位不均匀,也会增加患上糖尿病的危险性。研究人员发现,七十岁以上体重正常的男女,如果腹部或大腿肌肉组织分布有大量脂肪,就有患糖尿病的危险性。

领导这项研究的匹兹堡医疗中心古德帕斯特医生说,老人的体重不过重或不显肥胖,并不代表他们没有患上糖尿病的危险。正常体重的老年人,仍可能堆积过多的脂肪,而且脂肪分布于身体的部位便是影响罹患糖尿病的重要因素。

医界研究发现,就年轻人和中年人来说,肥胖与Ⅱ型糖尿病有很强的关联,但在老年人中两者的关联就没有那么强。不过,虽然老年人肥胖比率较中年人低,但老年人发生Ⅱ型糖尿病仍非常普遍。研究人员认为,一个人即使体重正常也可能属于“新陈代谢肥胖”。该理论主张,人体脂肪的分布是一个人会否发展为胰岛素抗阻以及出现血糖异常数据的主要因素。在参加这项研究的近三千名男女中,有Ⅱ型糖尿病或葡萄糖耐量受损(糖尿病先期症状)的人,他们腹部或散布于大腿肌肉的脂肪,均比那些葡萄糖耐量正常者为多。

在正常体重的男女中,上述部位的脂肪堆积与胰岛素的抗阻有关,但在肥胖者中却无关。古德帕斯特说,幸运的是,运动对减少腹部脂肪特别有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饮食用药调一调,糖尿病性胃轻瘫远离你
反复恶心、呕吐,当心糖尿病在“搞鬼”!
糖尿病学习笔记1
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胃轻瘫
别让糖尿病弄“瘫”了您的胃:胃轻瘫[糖尿病知识]
糖尿病最隐秘的三个并发症,不得不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