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民间的10大财神,都是哪些历史人物?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信奉的神灵。每逢新年,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每年正月初二(南方人为正月初五)祭财神,鞭炮声昼夜不休。财神信仰,倾注了中国劳动人民的朴素情感,寄托着一种辟邪除灾、安居乐业、迎祥纳福、大吉大利的美好愿望。

1、正财神——赵公明(人间财富之神)

赵公明,本名赵朗,字公明。终南山下周至县赵大村人。身世有商末和秦朝两种说法。

晋·干宝《 搜神记》:“上帝以三将军赵公明、钟士季,各督鬼下取人”。

元明时《 三教源流搜神大全》:“赵公明,终南山人,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面如黑炭,胡须四张。跨黑虎,授正一玄坛元帅。能驱雷役电,呼风唤雨,除瘟剪疟,祛病禳灾。如遇讼冤伸抑,能解释公平,买卖求财,宜利合和,无不如意”。

在《封神演义》中,赵公明被封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简称“玄坛真君”。统帅“招宝天尊萧升”、“纳珍天尊曹宝”、“招财使者陈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四位神仙,专司迎祥纳福、商贾买卖。

明初,宁波知府 王琎《琅琊金石辑注》曰:“财神者,姓赵名朗,字公明,琅琊古来有之。昔者天上生十日,帝命羿射九日。其八坠海为仙,海上八仙是也。余一陨于天台,其身为石, 太阳石是也,其精为人,赵公明是也。”

2、文财神——范蠡(生财有道)

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

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

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汉·司马迁:范蠡三迁皆有荣名, 名垂后世。

北宋·苏轼:春秋以来用舍进退未有如范蠡之全者。

宋·罗大经:范蠡霸越之后, 脱屣富贵, 扁舟五湖, 可谓一尘不染矣。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3、武财神——关公(忠诚信义)

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郭嘉: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

刘晔: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

陈寿: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羽报效曹公,飞义释严颜,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李贽:云长信义,不设机械,观其待徐公明可见也。到底是个君子,不比小人,外厚其貌而衷薄甚也。

4、增福相公——李诡祖

李诡祖,淄川五松山人。民间称增福相公,文财神,增福财神,福善平施公。

魏孝文帝时任曲梁(今河北曲周)县令,清廉爱民,去世后立祠祭祀。

唐贞观元年(627年)被敕封“都天致富财帛星君”。

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被赐封“神君增福相公”。

元世祖(1295-1307)时,被赐封“神君福善平施公”。

李诡祖在民间最受欢迎,他的绘像经常与“福”“禄”“寿”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来为福、禄、寿、财、喜。

李诡祖画像文雅非凡,锦衣玉带,头戴朝冠,身穿红袍,白脸长须,面带笑容,左手执“如意”,右手执“聚宝盆”,写着“招财进宝”四字。身后二童子为他打着日月障扇。左青龙,右白虎,口吐孔钱和元宝,显得这位财神爷神通广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源源而来的金印财宝。

5、正一福禄财神真君——比干

比干,子姓,比氏,名干,沫邑(今河南淇县)人。商代帝王文丁的次子,帝乙的弟弟,帝辛(商纣王)的叔叔。比干是殷商王室的重臣,20岁时就以太师高位辅佐商王帝乙,后受托孤,辅佐商纣王。

比干从政40多年,主张鼓励发展农牧业生产,提倡冶炼铸造,富国强兵。先后辅佐殷商两代帝王,忠君爱国,为民请命,敢于直言劝谏,被称为“亘古第一忠臣”。

商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滥用重刑。比干:“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遂至摘星楼强谏三日不去。

纣问何以自恃,比干曰:“恃善行仁义所以自恃”。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有诸乎?”遂杀比干剖视其心,终年63岁。

周文王《易系词》:比干“是故蓍之德,国而神”。

周武王封比干为国神,命三千年后才可发扬光大,派闳夭立放铜盘铭:“封轩辕王子比干垄,上报天神,下报地神。”

中华民族千秋令:“齐封神雨,雷电照今;供干师忠,慎为瞻遗。”

6、儒商始祖——端木赐

端木赐(前520年-前446年),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东周春秋末年卫国人。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

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后世有人奉之为财神。

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7、徽商之祖——管仲

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

管仲少时丧父,生活贫苦,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后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被称为“春秋第一相”。执政四十年,因势制宜,赏勤罚惰,征赋税,统一铸造、管理钱币,制定捕鱼、煮盐之法;对外“尊王攘夷”,使齐桓公成为春秋时代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非常重视发展经济,提出“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他还主张尊重民意,提出“顺民心为本”。“政之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仲的思想对后代影响很大。

孔子曾称赞管仲:“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要是没有管仲,我们还都在披头散发,衣服裸露,处于原始状态呢。

诸葛亮则在《隆中对》中说:每自比于管仲、乐毅。俨然是管仲的铁杆粉儿!

8、商祖——白圭

白圭,名丹,字圭。战国时期人。有“商祖”之誉,即经商行业的祖师爷。《汉书》说他是经营贸易发展生产的理论鼻祖,即“天下言治生者祖”。

白圭提出许多贸易致富的理论,如“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如“乐观时变”,预测市场行情。如“薄利多销”获取最大利润等。

白圭还提出了农业经济循环说、商场如战场说等诸多商业经典理论。中国古代商人把他奉为祖师爷。宋景德四年,宋真宗封其为“商圣”。

《史记·货殖列传》说白圭:“趁时若猛兽鸷鸟之发”。极为生动地描述了他理财决策中雷厉风行的做法。理财不可迟疑观望,坐失良机。白圭直到现在仍是财富的代名词,并在许多地方被当成财神供奉!

9、偏财神——五显财神

五显神是江西德兴、婺源一带传统民间崇奉的财神。原为兄弟五人,宋代封为王,因其封号第一字皆为显,故称五显神。

据《铸鼎余闻》记载:南齐柴姓五兄弟为五显神财神。老大名叫柴显聪,老二名叫柴显明,老三名叫柴显正,老四名叫柴显直,老五名叫柴显德。

弟兄五人之前都为猎人,经常打猛禽走兽,采草药为民疗伤治病,吃不完的野兽送给贫穷百姓,深受人民爱戴,人缘非常好,在他们逝世后,汉族民间尊他们为神仙,即称五显神、五显王。

五显财神的传说从唐朝开始,但见于典籍,则是从宋朝开始。《 夷坚志》载五显神之事极多,但别于五通神。有的还说偏财神是五路财神,即正路财神赵公明和他手下的东南西北四路财神。

10、准财神——刘海蟾

准财神,意为未得财神封号。但由于此神能为人们带来一定的财运,承担了一部分财神的职责,于是人们就将其作为财神看待。刘海蟾就是其中最具代表的一位准财神。

刘海蟾,原名刘海,五代时人,籍燕山(今北京),曾为辽朝进士,后为丞相辅佐燕主刘宗光。清代《通俗编》:“刘元英,号海蟾子,广陵人,仕燕主刘守光为相……”

在传统的年画《福字图》里,刘海蟾与和合二仙、天官、财神、送子麒麟等众仙合在了一起,以示喜庆吉祥。

南宋时,中国南、北割据,刘海蟾与钟离权、吕洞宾、张伯端四人被称为道教南宗始祖,从而成为道教信徒们的真仙。

金蟾被看作是一种灵物,古人认为得之可以致富。据说,刘海用计收服了修行多年的金蟾,得道成仙。刘海戏金蟾,金蟾吐金钱。他走到哪里,就把钱撒到哪里,救济了不少穷人,人们尊敬他,感激他,称他为“活神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干的世界》第19章 财神正德 第2节 华夏财神一家亲
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九大财神
财神的摆放
无心不偏私,所以比干被奉为财神,但他应该更愿意做文曲
中国民间的财神信仰
七个财神都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