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香菱的老师是黛玉,黛玉的老师是贾雨村

作者

云中羽衣子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红楼梦》最为重要的特征就是它将世情和整个生活诗化,将高蹈的精神追求与俗世的人间烟火糅合在一起,形成光辉灿烂、雅俗共赏的特有的红楼文化,也正如中国的文学传统,传统诗学从一开始就服务于仕途经济,唐高宗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到得玄宗时,诗赋已经是进士科考试的主要内容。

诗作为士人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来是既有其超逸的精神追求,却也可能兼具实用的功利性质。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乃至四十九回前半,其实说的就仅仅是一件事,因为薛蟠避羞远走,香菱进了大观园,跟随宝钗,因为“慕雅”,向薛林学诗的经历。这种“慕雅”是对超逸境界的一种羡慕,但究其本身,其实是具有功利性质,想要跻身群芳的初衷。

但在写香菱学诗之前,曹老讲了谁也避不开的一个情节,正如插花,一枝横斜,因此疏密有致,动摇生色。

他似断似续间通过平儿之口,先向宝钗说了石呆子二十多把旧扇子,被贾赦看上,贾琏数次没弄过来,贾雨村枉法害人,连累得贾琏被打的故事。

这一枝节看上去旁逸斜出,和上下文联系不大。实则曹公匠心独运,潜气内转。其间蛛丝马迹,互相牵连,引发无穷奇致妙趣。

上文连接薛蟠香菱,贾雨村正是让香菱归了薛家的最重要助力,“葫芦僧判葫芦案”一节,决定了香菱之后的命运。而下文的林黛玉教香菱诗,贾雨村正是林黛玉的西席老师,林的诗学观其实可以也可以看作贾雨村的诗学观。再回想前文,和冷子兴演说贾府时,独有他懂得宝玉的至情至性,不以为邪;宝玉题咏大观园前,贾政要待他来题匾。可见他原就是一个才智双全,却也至俗至雅的人物。

由这一节将上下文连接,将俗世的步步紧逼和大观园的高蹈忘忧、桃源乐土放在一起,其实正是时时处处都在提醒读者,那个诗意的琉璃世界,恰是建立在外部的风刀霜剑之上。它既依存它,却又受它限制戕害,也终将因它而土崩瓦解。是指向“白茫茫一片真干净”的终极虚无的归处的内因。

在贾雨村身上,曹公也投射了文人,或者说纯净美好的精神世界,在这险恶的外部世界——人生之中,只有两途:要么如大观园乃至诸女儿和宝玉一般,宁为玉碎,化作乌有,但却是亘古星空中划过的永远不会被遗忘的星辰。另一途就如同贾雨村,只能折堕,最终同流合污,甚至更加凶狠。但也同时湮没于茫茫人海,不过流传在连名姓都是假托的假语村言之中。

贾雨村其人从出场始就带着文人特有的自恋与自诩,他是有着极大的追求抱负,是“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贾雨村,叫做贾化,字时飞,他的字正出于这种不甘平庸,想要“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的最传统读书人的思维和路子。他名贾化,在我看来,可以解作精神上所追求的化境于他,不过是一层外皮。就如香菱之学诗慕雅,其实也是想要跻身不属于她的阶层。曹公将雨村夺扇一事放在此处,正是一击两响,互为照应。只是一个慕雅,一个从俗,恰好形成背道而驰的对比性张力,将四十八章自然浑成一个世界,一个有着太极八卦,雅俗两极的世界。

到得成为黛玉之师前,贾雨村已经中过进士,做过县官。贬官的评价正是“才干优长”,“未免贪酷”,且“恃才侮上”。如果真正混过那一阶层,必然明白,其真正致命原因正在“恃才侮上”四字。到得葫芦僧判葫芦案时,显然雨村已经接受了教训,懂得只有护官符,才能升官保命。只是那时候他还有几分清高,还曾踌躇过在清正的名声、微时的相识和自己的前程中摇摆。随着葫芦僧被寻了因头打发,贾雨村也从此真正走上了经济仕途之道,懂得了逢迎,他可以做贾政的清客相公,也可以做贾赦手中的刀。

这显然不是第一起,也不是唯一一起,只看他下手的干净利落,便知是惯常的手脚——讹他拖欠官银,变卖家产,抄了扇子,“为了许些小事便弄得人家倾家荡产。”

到这里,人物的成长草蛇灰线之间已经形成十分优美的弧度,完美演绎“官场现形记”。从原本清高自负,才情见识非凡(对于正邪禀赋之说,可见他胸襟的不同俗流)终于折堕,或者说入世成为最适合那个世界,那个官场生存的酷吏与奸雄。

曹公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并非浓墨重彩的写原本应该十分尖锐凌厉的章节,他将它变作水草背后的水,只是轻描淡写的通过平儿之口转述,这样做的好处,使得整个故事如同羚羊挂角,将外边的世俗世界隔绝于大观园这个精神乌托邦之外。却又是大观园存在的底色和社会背景。更将每一个人,因其个性特征,因其见识才华,因其成长背景,变作水中的水草,摇曳生姿,十分动人。

这里主要要讲的当然是宝钗。

薛宝钗一方面是极善体察人心,极愿意成全别人的人。正合兼着钗黛之美的可卿房中那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是文章。”于四十八回的具体表现是薛蟠因要避羞出门,薛姨妈征求她的意见,她是去与不去几方面都想过,几方面都照顾到,既安薛姨妈母亲的心,又遂哥哥的意,并不提他半句丑字。并没因为是家人就远则怨,近则不逊。也因此薛蟠虽然混账,对他这个妹妹一向十分看重爱护。于香菱入大观园一事,则又是早将香菱素日所想看在眼里,先提出来成全。且让香菱同住也是游子思妇,恐薛姨妈心中有所担心挂怀。以安薛姨妈的心……再看香菱入园第一件事只顾兴头想着学诗,宝钗却让她先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知会一声,各姑娘房里走走。就可见平日做事就是人情练达,四角皆圆,处处留心,不让任何人因为一时疏失心中不虞。

平儿特来说贾雨村事更见这位幽闺淑女素日的处事风格。平儿单来问宝钗寻棒疮药,不问别人,正是因为她口风密实,素来不过问别人的事;口角厚道,既不传八卦,也不讽刺臧否。

且请同看行文中宝钗的反应。

平儿问:“姑娘可听见我们的新文了?”宝钗的回答是没有,你们那的事一概不知,连姐妹也没见。但看后文,她显然并非真的不知。平儿说是贾赦打了贾琏,宝钗这时的回答是,早起恍惚听了一句,也信不真。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她根本就是知道的,当事人自己不说,她一概不理旁人的事,不涉是非。贾琏小厮跟尤二姐曾经评价过宝钗的处事风格正是,“一问摇头三不知”。所谓悠闲贞专,躬行仁义,闻弦歌而知雅意,一切古代社会加诸淑女的规范都可在宝钗身上找到并体现。

但她的内里我在第十七回精读时,就说过还有另外一面。她清心玉映,有着极其突出的才华,也正因为这种才华,她和黛玉双峰并峙,是大观园最为美好的化身。而这种才华她愿意展现或者说愿意对话的,只有知音人,只有水平相当的园中诸姐妹。香菱学诗一节她的反应,素来被人们认为是为了顺应社会规范: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在我看来,其实这是来自于她灵魂之地的阀门。她的精神世界通常是紧闭的,唯一曲径通幽,给人看见一点端倪的,便是从才华学问,性情看书上。但,有资格看见的,有资格懂得的,仅仅二三子。这二三子,在宝钗,或许连宝玉都不具备资格。

她日日挨着香菱住着,香菱请教诗,她的几次对应如下:第一次便是打发她依着礼数去拜会各人,第二次直接说的“何苦自寻烦恼?你本呆头呆脑,添上这个,越发成了呆子。”这说明在她看来,香菱根本资质不足,不可教也。其实在我看来也是一样,在本文下篇会试分析一二。黛玉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教诲,从香菱诗作看来,显然根本没听明白。

第三次却是香菱做了诗给宝钗看,宝钗只说,这个不好,不是这个做法。你去问她(指黛玉)。是宝钗不会教吗?不可能,宝钗风格笔力都是走的学养派的路子,这一路原就讲究规矩和章法。教和学都只会事半功倍。何况连四姑娘如何画园子如何安插人物她都能如数家珍,她一向擅长的诗道不可能不会教。而黛玉则本身走的是性灵派的路子,诗词出彩全在一腔灵性,一脉情思。性灵一路反而是和各人性情天赋有关,可以赏鉴不可学习模仿。也因此香菱直到《红楼梦》整书完结,也没有再度出过什么诗作,更不说什么学有所成。此节正如天外飞来的文章一般,是《红楼梦》全书的一个异数。

我曾与小小就这个话题讨论过,为何反而是不可教的人教,她认为黛玉其实在隔空对话宝钗,你不能教的我偏要教给你看!是一种旗鼓相当的人物的对峙。在我看来,却另有原因。教香菱诗正合黛玉性情,她的诗词走性灵一路,做事做人其实也更偏重随着自己的性情喜好。真正相比较倒是宝钗处处有寄人篱下的规行矩步,自我约束。黛玉本身则整个贾府都要多担待一些。这样的性情人物,于精神世界更有着十分执着的热爱,她对香菱的教导与其说是她认为香菱是可造之才,不如说其实是因为她热爱那一个诗意的世界,她愿意和每一个和她谈及的人,一起寻访追求。这是一种对于诗的世界本身的热爱!

诸君如果有过十分喜好的癖好,必然会明白这种经历,别人谈起心头爱物,纵使对方根本不懂,也会津津乐道,聊得十分深入。她希冀的是,愿照耀过她的光芒和美也普惠别的喜欢的人,愿这个世界有更多的诗与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路强 | 神秘且悲情的香菱
“大观园”记|我们和香菱之间只隔着一记闷棍
《红楼梦》内容简介
文学园地 浅谈红楼梦的章节结构
红楼梦记事年表
红楼梦时间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