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命运,就藏在这张路线图里

实用心理学
每晚21点,用专业和温暖伴你一起成长。

【 蘑菇心理  第905天 】

  

文 | 实用菌

01

不管承不承认,命运是每个人都很关注的话题。

相信在人生的某个时刻,你的脑海中会不由自主地出现一个问号:

我的人生是不是真的像提线木偶一样,背后有一种力量在操控着?

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说。

如果所谓的命运指的是你在某一个阶段必然会遇到什么人,发生什么事,然后人生际遇会发生什么改变,那么这样的命运恐怕是不存在的。

当然,那些算命先生们可能会表示反对。

而如果命运指的是一个人从出生到老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共性的规律,那么我想说,这个命运确实是存在的。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如果把人的一生作为一个周期的话,那么我们的心理发展主要会经历8个阶段。

而在这8个阶段中,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最主要的课题。

如果每一个阶段的课题我们都能够处理的很好,那么,不管你的人生际遇是怎样的,你的内心都会感到很富足。

换句话说,你就拥有了一个圆满的人生。

那么,这些主题具体是什么呢?

接下来,我们就按照时间线一一分享

02

出生~1岁 主题:信任 VS 不信任

安全感是一个在生活中经常被讨论到的问题,很多人也常常感觉到自己缺乏安全感。

那么一个人安全感的高低是从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就是1岁前这个阶段。

刚出生的婴儿因为非常脆弱,也不能照顾自己,所以会本能的感受到无助感。这个时候父母的养育和照顾如果比较到位,那么婴儿就会感觉自己是安全的,以后长大后与人相处的时候就会本能地有一种信任感。

而如果父母对孩子的爱不够,比如总是忽视或者打骂,亦或者父母和孩子之间有太多分离,那么这个孩子就会对他人缺少信任感,与人相处时内心会充满焦虑、担心甚至是恐惧。

03

1~3岁 主题:自主 VS 怀疑和羞怯

如果简单观察一下身边的人,你会发现有的人很独立,而有的人则总是依赖别人。

这种差异的形成,主要就在一个人的1到3岁之间。

这一时期是一个人自主性形成的关键。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比较调皮和叛逆,他们会表现的很不听话,而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他们希望能够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吃饭、穿衣和游戏。

如果父母在照顾的时候有足够的耐心,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可以掌控自己,这为他们以后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打下很好的基础。

相反,如果父母强行打压和控制孩子的行为,那么时间久了,孩子就会变的自我怀疑,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会不自信,有比较强的羞耻感。

04

3~5岁 主题:主动 VS 内疚

生活中我们还会发现,有的人在行为处事的时候会表现的很主动,而有的人则很被动。

这种主动和被动的偏好就形成于这个阶段。

此时的孩子特别富有好奇心,爱探索,这些特性如果能够得到父母的鼓励和支持,那么他们就会养成积极主动的处事风格。

相反,如果父母总是用禁止和嘲笑来回应,那么孩子就会为自己的各种行为感到内疚,内心的羞耻感会增强,这会让一个人总是处于蜷缩的状态。

05

6~11岁 主题:勤奋 VS 自卑

这个时候的儿童开始进入到具有竞争性的学习阶段。如果他们在学习的时候经常能体验到成就感,并得到父母和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他们就会自愿付出努力以获得成功,从而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

而如果在学习的过程遇到了过多的挫折,或者被父母、老师和同学责骂、嘲笑或排斥,他们就有可能出现自卑感。

现在很多家长经常吐槽自己的孩子写作业的时候有多笨,逼到自己崩溃,会忍不住吼起来。其实这是一种很有害的态度,嘶吼式的辅导除了让孩子更自卑,没有其他作用。

嗨,选了一句话送给你,后台回复“命运”就可以获得了哦^_^

06

12~18岁 主题:稳定自我 VS 角色混乱

这个阶段就是我们所熟知的青春期。

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特别叛逆?

因为他们在之前的生活更多是在按照父母和老师的安排来生活,扮演的是一个懂事的乖孩子的角色。那么进入青春期后,他们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并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要什么这类的问题。

这时的叛逆只是一个表象,它真正想表达的是:我要自己安排和决定我的生活,我的生活我做主。

所以,这种叛逆的表现如果能够得到父母和老师成熟的应对,就有助于他们形成稳定的自我。反之,他们就会出现角色混乱,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角色混乱的孩子更容易沉默于游戏、暴力甚至犯罪等行为。

07

18~35岁 主题:亲密 VS 孤独

如果说青春期我们解决的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的话,那么进入成年早期,我们最需要解决的是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尤其是亲密关系。

如果顺利的话,我们会明白什么是爱,以及如何去爱。

当然,这个过程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迷失在其中,无法进入亲密关系。比如有的人是比较宅,害怕社交,而有的人则是害怕亲密关系,更喜欢独身的状态。

08

35~55岁 主题:繁殖 VS 停滞

这一阶段我们需要照顾自己的下一代,所以我们关注的重点就不再局限于情爱这样的小圈子,而是身边所有的重要他人。

这个阶段积极的表现是富有担当,有责任心,拥有给予的能力。相反,如果该阶段遇到太多的挫折,就可能被“停滞、厌倦和人际枯竭”所压倒,于是更多的关注自我,只考虑自己的需要和利益。

从发展心理的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停滞,甚至是一种退行。

09

55岁以后 主题:自我完善 VS 失望

这是我们心理最后一个发展阶段,此时我们会检查和反应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以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来回顾自己的一生,认为自己处理好了人生中很多重要的问题,那么就会有一种自我完善的满足感。

而如果我们感受到更多的是挫败感,或者为自己过往的一些经历而感到遗憾,甚至悔恨,那么,失望感就会成为内心的一种主要感受。

埃里克森认为,老年人的失望实际上大多都是(上一个阶段)停滞感的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说,缺少与家人,或者身边重要他人足够的亲密和情感连接,一味的沉浸在自我中的人,到人生最后阶段的时候,会更容易感到悔恨。

这就是我们一生所要面临的最关键的8个课题。

它就像我们的生命路线图一样,为我们的内心成长提供一些指引。

如果能够更好地理解它,相信你的人生会走的更有方向感,从而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迷茫。

留言互动区

这8个主题

哪一个对你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

欢迎在留言区分享

【好课推荐】

想提高情商,来听听专业心理老师怎么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孩子出生到青春期之前父母应该知道的孩子心理发展阶段。
我们的一生,就是为了解决这8个问题
人生三个阶段:懂得父母平凡,接受自己平凡,允许孩子平凡 ​​​
一个可以重写“人生剧本”的工作坊!
影响一生命运的三个年龄阶段
妈妈含泪倾诉:孩子,我知道学习很累,但比你优秀的都在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