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牧师鸟饲养繁殖的技术要点
       牧师鸟体羽漂亮,鸣声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在国内外都有市场,是经济价值较高的名贵笼养观赏鸟;体长11-12厘米,嘴、跗跖、趾皆为红色,上胸、下颊、喉部一带有一黑色斑块,似牧师服上的领结,故名牧师鸟。这种鸟原产澳洲,在北方放回大自然无法度过冬天,在南方地区能够成活,但是几年后会因为没有配偶,无法繁殖而自然死亡,除非一次放飞许多只或多次放飞。
       牧师鸟又名长尾草雀,黑喉草雀、巴森雀、锦静鸟;是同类观赏鸟中体质较强健的鸟品之一;品种较多,如黑嘴牧师,长尾黄嘴牧师、长尾红嘴牧师、驼色长尾牧师鸟、白羽牧师鸟等。

  


       牧师鸟喜爱的饲料为稗子、谷子、小米,微量牡蛎、蛋壳粉、墨鱼骨粉和昆虫,并喂以少量青饲料;发情育雏期应喂蛋小米;食罐、饮水器、沙盒应每天打扫,保持清洁、夏季要经常供应浴水、保证鸟的水浴;冬季要求室温保持15℃左右,但在保温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清洁卫生、阳光充足。
       牧师鸟有其独特的生理特性,在繁殖育雏工作上,必须熟悉并掌握下述特点:
       一、牧师鸟4-5月龄达性成熟,可选5-6月龄的种鸟进行配对繁殖,繁殖巢以壶状草巢为宜;可终年繁殖,每窝4-6枚卵,每天产1卵,卵乳白色,孵化期14-15天,但自然孵化率较低。
       二、雌雄鉴别:雌雄同色,较难辨认,需细心观察,雄鸟体型稍大,嘴呈深红色,嘴峰较直稍隆起,喉部黑色斑块较大呈圆形、鸣叫细柔动听,可连续发出不同的音阶,并有摇头伸颈鸣叫的习性;雌鸟体型较小而短粗,嘴峰较直呈圆锥形状,喉部黑斑横向发展,鸣声单调发啊!——啊声;一般长到3-4月龄接近成鸟时较易辨认。
       三、为提高牧师鸟的繁殖率,可用十姐妹或珍珠鸟代孵、育雏,直至幼雏独立生活,但必须注意改善产卵种鸟及保姆鸟的饲养管理,可使牧师鸟的繁殖数量提高一倍以上。
       四、牧师鸟进入连续产卵期间,为提高种卵的受精率,应注意在发情饲料中增加鸡蛋比例,并掺入墨鱼骨粉、蛋壳粉等钙质饲料供给,并每周在饮水中滴入10%的蜂王浆口服液一次。
       五、连续产卵或代孵期室温以保持15-20℃较为适宜,应将鸟笼置放在安静、明亮、干燥,并在上午能见到2小时太阳的地方;要注意笼具、鸟食、饮用水的洁净新鲜,促使连续产卵,并孵出更多更好的优质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百鸟谱-058
2021最新鸟照,好看极了!
学舌鹦鹉何其多
动物界“笑面虎”,表面人畜无害!其实异常凶狠的三种鸟类
白嘴潜鸟
【rlyl物种说】今日--红头长尾山雀(Black-throated bushtit)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