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什么要上学,“房娃”问得好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话题背景

“家里有14套房为啥还要上学”,最近,北京初中男生小虎的犀利发问引起了网友热议。

小虎家有14套房,自住2套,另12套房都租出去了。“我家租房收多少钱我都心里有数,那些钱够我吃三辈子了,为什么还要上学?我只要会收房租就行了。”这是小虎对心理咨询师说的。

这则新闻,最早出自10月28日的《北京晚报》一篇题目为《家长求助:拿“熊孩子”咋办》的报道。秋期开学已经两个月,不少家长因为孩子的学习问题束手无策。北京的数十名家长自发“组团”到北京市中小学心理咨询中心寻求专家的帮助,一起讨论如何应对家里的“熊孩子”。“房娃”只是其中的个案。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案件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和讨论。

“房娃”迷惘,令人担心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庚太子:为什么上学?小虎的这种价值偏差该如何去纠正?怎样才是正确的财富观?这个话题,值得好好聊聊。毕竟,人生的价值肯定不在于可以够吃三辈子的房租里。现在的很多孩子没有生活压力,因为老子们给他们的太多了。“穷人孩子早当家”,世界观的形成确实是现实社会应该重视的问题了,“房娃”现象令人担心。

咖啡老树:做人做学问。之所以有“房娃”,是因为有“房父母”、“房姥姥”。不给孩子过多期望,不给孩子过多承诺,更不给孩子太多保障,还怕孩子不上学?

居仁堂主:小时候,父亲对我们说,得好好上学,不上学就不识字,不会算账,不能知书达理。一个人在世上,啥理都不懂,是混不成人的。为了知书达理,我们姐弟四人都努力上学,而且为了我们上学,父母作出巨大的牺牲,只要我们在学习,父母再忙,也不打扰我们。

天狼:我生于农村,到很晚才有学习欲望:上大学,到城市工作,端上铁饭碗。学习的动力,在于个体内心的追求。在北京有12套房收租,“房娃”的迷惘,来自他内心对学习动力的缺失。

不在服务区:因为每个人的家庭出身、社会阶层、父母受教育的程度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差异,回答孩子“为什么读书”的问题也会呈现出个性化的答案。比如为了以后有一份好的工作,比如实现进入城市的梦想,比如改变家庭的境遇等等。这些答案其实折射出了当下公众的实际心态。

志林:希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要把读书的目的解读成“将来赚大钱”,而是要引导孩子去发现、去重视、去重新审视生命与生活的价值,知道什么是金钱所无法替代的。

读书用功,尊重知识充实精神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朱振华:穷不离猪,富不离书。上学读书,才是人生的根本需要。中国最早的学校,主要是学习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些就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现在的学习其实是更广泛的立身之本。因此,上学学习,是人生的必有阶段。

一枝寒梅:我老姐说,三辈不读书,赛过一窝猪;我妹说,家里什么都可以没有,书柜和书不可以没有;我弟说,我没好好学习很后悔,我一定要让我儿子考上大学。我37岁开始学习写作,到现在也发表了不少豆腐块,我虽然没有太多的钱财,我却不觉得我贫穷,因为我精神充实。

九姑娘:学者龙应台对儿子说: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

博森:“我为什么要上学”,这本来不是一个问题,可如今却因为一个孩子的提问而如此备受关注,究其原因,实际上反映了社会上的一种不好的风气:看重金钱,看重官位,而缺少对知识的尊重,缺少一种责任情怀,缺少一种健康的价值观,缺少一种对人生的领悟。一个充满“读书无用论”的社会,会有科技的发展和文化的创新?

接受良好教育,更好奉献社会
稿件来源:南阳晚报*南阳网

木头:人不同于动物之处在于有思想,有精神,能思考,会技术,而这些都不是生而知之,而在于后天的教育。打个比喻,人生下来好比一个电脑的裸机,只有装上系统和各种软件,才能发挥功能,装的软件愈多,功能越强大。人受教育的过程就是装软件,为的是更有能力。人的层次高低,主要在于思想的深度、知识的多少、技能的掌握程度。财产只是人的附属品,并不表示人的本质属性;只有接受良好教育,才能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

开心:人是有血肉和感性的综合体,血肉为我们注入生命的活力,感性为我们精神生活和灵魂供给五彩斑斓的自然和人文世界,若只有物质享受,那便是行尸走肉,不去学习,不去进行灵魂上的构筑,生命将毫无意义可言。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吃喝玩乐去等死,不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拿什么去奉献社会?

蒲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这是我们年轻时关于学习的最响亮的口号。我曾经和邻居的孩子谈论过学习,回老家时,也和村里的孩子谈起过上学问题,城里邻居的孩子振振有词,上学毕业也难找工作,村里孩子说谁谁初中没毕业,现在成了大款……有句话说得好,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布衣布鞋:从“孩子为什么上学”这一话题,甚至可以引申出“我们为什么活着”的命题。难道我们学文化只是为了吃饭和穿衣?知识不仅能够改变命运,还可以让我们更自觉地生活。理想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学会思考人生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崇高的理想,这是人生中一盏指路的明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雾满拦江:把人生还给孩子,让孩子教你做人
真正拉开孩子差距的不是智商,也不是学区房,建议家长早点弄清楚
如皋热门施教区全揭秘 如何寻找如皋优质'学区房'
亲,你要勇敢的让自己拥有第二套房子。
你们凭什么认定生活会越来越好?
“当你还在睡觉,孩子已经跑在路上了”:看哭千万家长和学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