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辞书情结







辞书情结









2016-05-24 周朝晖
教师博览
钱钟书先生博闻强记,冠于群伦。尤为难得的是“聪明人偏要下最笨功夫”的治学精神,“于书无所不窥”,甚至连辞书、字典也在他津津乐读的阅览视界之内。著名法学家、钱钟书小学同窗邹文海先生晚年追忆钱钟书中有这么一段轶闻:
1939年秋,邹文海赴湖南安化国立师范学院任教,钱钟书正好想去探望在此执教的父亲钱基博,遂一路同行。彼时抗战军兴,连月关山羁旅,行途备尝艰辛,然钱钟书却一路手不释卷,自得其乐。邹文海以是为什么了不得的好书,一看竟是一部英文字典,颇不以为然。钱钟书说:“字典是旅途的良伴。随翻随玩,遇到几个生冷的字,还可以多记几个字的用法。更可喜的是,前人所著字典,常常记载旧时口语,表现旧时之习俗,趣味之深,不足为外人道也。”邹文海先生是厦门大学法学院拓荒人之一,据该校耆老及后生学子回忆,邹先生为人治学严谨笃实,这段回忆应该是靠谱的。无独有偶,读钱钟书夫人杨绛《我们仨》时,我也发现书中对钱氏嗜读字典的癖好也多有言及:抗战期间钱氏一家被困孤岛上海,物资贫乏,生活拮据,又无书可读,钱钟书就读字典度日;“文革”期间,钱钟书下放河南省罗山县“五·七干校”,在炉灶间专司烧水之职,闲时总抱着一部比砖头还厚的外文原文辞典阅读,一坐就是大半天。字典、辞书只是语文工具书,能好读不倦并从中受益,这种读书功夫恐非常人能及。
不过,以嗜读辞书、字典为乐事者,似不唯钱钟书先生个例,日本作家、学人中有辞书情结者亦不乏其人。
现代日本作家中,川端康成酷爱读辞书字典是出了名的,以致在日本有“国民辞书”之誉的《广辞苑》数次出版都请他捉刀写序。在序言中,他说平日最喜欢读辞书字典一类的书物,一再强调:只有辞书才是真正值得购买、收藏的书;礼赞新村出编纂《辞苑》这类经典辞书的功德,说它是“书房无上的装备,总带来超乎期待的回报。数十年来片刻不离,是书桌上的良师益友”,甚至到了“无《辞苑》处绝不动笔”的地步。川端的文章典雅、洗练,是举世公认的“名文家”,莫非其卓越的文学表现力也得益于长年耽读《辞苑》这类经典所受的锤炼和熏陶?
对川端康成执弟子之礼的三岛由纪夫,在日本文坛有“文学鬼才”之誉,其别具一格的美文风范,在同代作家中罕见其匹。据熟悉三岛由纪夫生平创作的研究者介绍,三岛深厚的文学功底来自少年时代所受纯正严格的语文训练,尤其是熟读辞书字典打下的牢固基础有关。三岛出身官僚家庭,从小寄养在外祖母夏子家里。夏子是受过严格教养训练的幕末家道中落的上流武家闺秀,她把光耀门楣的期待全倾注在三岛身上,为此颇煞费苦心。幼年时代三岛在祖母膝下接受启蒙,作为一项必修功课就是让他雷打不动每天捧读辞书,熟练掌握优雅、纯正的日本国语,据说在他上中学时已经能把整部《国语辞典》全背下来。步入文坛之初,三岛不同凡响的文章表现能力大受川端康成青睐,得以脱颖而出。
在一般人常识中,辞书、字典就是需要时便于翻查的工具书,当代著名女演员兼名作家神津十月小时候也是这么想,直到有机会聆听三岛由纪夫的指点,深获启蒙,才认识到所谓“常识”的肤浅。十来岁时曾向三岛请教写作秘诀:“写出好文章有秘诀吗?”三岛说:“常读辞典”。神津不解:“字典不是用来查的吗?”
“不,必须捧起来读。等到需要时才去查不管用!”三岛不容置疑答道。
为什么是“读”而不仅是“查”,三岛没有说,但神津十月记住了这句话,直到其后走上专业写作之路后才心领神会。
常读辞书字典,就像钱钟书所说的,“可以多认几个生冷的字”,“多记几个字的用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丰富词汇量,这是作家写作修炼历程的童子功。有人对古今中外作家词汇量做了统计研究显示,作家的文学成就大小很大程度上与词汇量多寡存在着有趣的对应关系,据说古今世界文豪中,莎士比亚素以词汇量恣肆汪洋著称,其全集中的词汇量高达两万四千,高居榜首,狄更斯位居第二,也有近两万多,鲁迅将近两万……词汇量的拓展,非靠长期积累不办,这其中需要长期阅读和实践的积累,辞书字典是某一语言,某一门类学科、知识的集合,长期亲近浸染心领神会功到自然成。
同时,某一特定词汇,背后往往潜藏着这一知识的相关分野,拓展开来就是某一领域知识的集合。辞书字典的最大功用之一,还在于知识面、阅读视野的拓展。辞书,尤其是举一个时代之文化实力编修的大型辞书,不仅释义准确、可靠,更在内容上具有森罗万象的丰富性以及紧跟时代的及时性。辞书没有其他读物的炫目光华,但严谨、规范、科学。另一方面,某一门类的辞书又是古今文化的集大成者,浓缩人类文化的精华,兼以每隔一定时间定期修订增补的形式追踪时代发展的步伐,一定程度上保持了语汇和知识的新鲜度。日本经典辞书种类繁多,最常见的除了《广辞苑》外,日本大型权威辞书还有三省堂的《大辞林》(已出到第三版)、小学馆出版的《大辞泉》等,均在书店里处于最醒目的位置。各种权威辞书之间风格各有侧重,各具特色,满足不同读者层的需求。像《大辞林》主要注重“当下”,尤其是在时尚服装和料理词汇的汇聚和释义上,无人能及。语言用例多采用现代文学经典作品,对于媒体网络出现的有可能传播的新词汇也不放过,同时也兼收新出现的百科知识,与时俱进的姿态,使得三省堂版辞书有“和蔼可亲的万事通”之称;岩波书店版的《广辞苑》的特色在于偏重于日本传统语言、文化的解说,几乎包含了日本古今的一切,那种将日本风土文化和文学艺术等诸领域知识一网打尽收入囊中的气派,可以说是日本文化的百科全书,最受本邦学人、作家青睐。日本笔会会长、作家井上厦念念不忘这本辞书对开拓视界的恩德:“在(《广辞苑》)二千三百页中,我觉得自己的人生都已经涵盖在中了。不,不仅是我,应该说整个日本列岛,全体日本人的生涯都被囊括其中了。”
当今新进女作家三浦紫苑,孩提时喜欢到父亲书房里玩,瞪着好奇的眼睛把书斋里几部大字典翻得哗哗响,虽尚未识文断字,但结下了日后亲近辞书的因缘,长大后以收集、研究各种辞典为乐事。给她带来巨大声誉的小说《编舟记》,写的就是与出版社里辞书编辑部众生相:辞书编纂人的酸甜苦辣、担当和操守,也揭示其中感悟:人类知识、学问有如浩瀚的海洋,辞书就是泅渡汪洋的一叶扁舟;辞书里有真爱:无论世道如何变迁,在隔阂、冷漠和浮躁的人海里,可以凭借辞海,寻找最准确,最精炼、最有表现力的语言,超越鸿沟通向彼此心灵。因此,辞书,不是冷冰冰的语言、知识的简单堆积,而是一面千人,与活生生的人一样具有鲜明的个性和体温的存在,对社会对个体人生,兼有无上的价值,为此有人不惜付出一以贯之终生厮守的代价。此书道出了当下处于网络时代日本社会的某种境况,一出大畅其销,2012年夺得全日本书店销量桂冠奖,次年又被拍成影片拿回好几个国际电影大奖。三浦紫苑的小说和电影也在日本卷起一阵“读辞书热”,2013年由东京、大阪的大书店发起倡导“读辞书运动’,全国共有一千五百家书店积极响应参与,到去年已增加到一千九百多家。
网络触屏时代,在我国,纸质阅读似乎已经开始渐渐淡出我们的日常读览习惯,字典辞书之类的工具书也许已经成为明日黄花,成为书橱一角的摆设。常听语文教育家感叹:信息时代学生读写水准大幅度下滑,诸如别字连篇,生造乱用,把肉麻当经典,国家语文素质教育前景堪忧云云。
那么,就回到原点,引导学子从养成多用、多查、多亲近字典、辞书做起,未必不是一种可靠性操作。
(原载《教师博览》文摘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日本作家三岛由纪夫剖腹自杀19701125
 三岛由纪夫13:17  在日式澡堂里讲讲我最爱的超暴烈日本作家
表现欲强的作家
1970年11月25日,在日本文坛有着巨...
历史上的今天 | 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诞辰
20220114 终极之美,就是毁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