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乐府诗集唐郊祀歌辞》之二十二

自左到右:斝,鼎,罍。
《乐府诗集
唐郊祀歌辞》之二十二
唐释奠文宣王乐章
《唐书·乐志》曰:“皇太子亲释奠:迎神用《诚和》,亦曰《宣和》,
皇太子行用《承和》,登歌奠币用《肃和》,迎俎用《雍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凯安》,词同冬至圆丘,送神用《诚和》,词同迎神。”《通典》曰:“开元中又造三和乐:一曰《祴和》,三公升降及行则奏之;二曰《丰和》,享先农则奏之;三曰《宣和》,祭孔宣父、齐太公则奏之。”
沌意:释奠,古代在学校设置餐飨酒食以奠祭先圣先师的一种典礼。释奠礼,原为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属于“三礼”中的“君师”之礼。
周礼有释奠、释菜和释币等名目。释奠是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而没有尸;释菜是以菜蔬设祭,为始立学堂或学子入学的仪节;释币即有事之前的告祭,以币(或帛)奠享,不是常行固定的礼仪。释奠释菜礼,最初只是入学的一项仪式,先圣先师到底是哪些人,也没有具体的确指。至清代仍于每年四仲月举行。释奠是孔庙祭礼中规格最高的一种。曲阜孔庙举行释奠礼,除有皇帝亲临或御遣钦差外,例由衍圣公主祭孔子、四配,属官分祭十二哲、先贤、先儒、启圣祠、崇圣祠、寝殿、家庙等。文宣王:指孔子。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孔宣父,《曲阜县志》卷二二:“﹝唐贞观十一年﹞秋七月,尊孔子为宣父,诏兖州作阙里孔子庙。”看来孔子是唐朝时成圣的,有了孔庙。这里由父成王的过程十分清楚。齐太公:姜子牙。被封为武成王。祴gāi:古代乐章《九夏》之一,【康熙字典】祴夏,古樂章名。《周禮·春官》鐘師以鐘鼓奏九夏,有祴夏。《註》祴讀爲陔鼓之陔。客醉而出,奏陔夏。又《笙師》舂牘應雅,以敎祴樂。《註》祴夏之樂有牘應雅三器,皆舂於地以作聲,客醉而出奏之,以爲行步之節,明不失禮也。又通作陔。《儀禮·鄕飮酒禮》賓出奏陔。《註》陔,陔夏也。陔之言戒也。我所不明白祭奠先圣先师迎送的是哪家神灵?也许是孔子的灵吧?
【诚和】
圣道日用,神几不测。金石以陈,弦歌载陟。爰释其菜,匪馨于稷。来顾来享,是宗是极。
【自解】圣道日用:每日都用的圣道。几:苗头,预兆。金石:指钟磬一类乐器。弦歌:依琴瑟而咏歌。指礼乐教化。载陟:再次登台。释其菜:释菜之礼。匪馨于稷:不馨香于谷物。喜德不喜物之意。是宗是极:是宗师是顶级准则。极:顶端,极限,准则。
【承和】
万国以贞光上嗣,三善茂德表重轮。视膳寝门遵要道,高辟崇贤引正人。
【自解】上嗣:君主的嫡长子。后指太子。三善:应是指‘三礼’:天地,君师,人父之礼。【汉典】指臣事君,子事父,幼事长的三种道德规范。重轮:即重毂。古代皇帝乘坐的车。有两个车毂,取其平稳。喻指帝王。我以为喻帝王与太子。视膳:目视双亲用膳。古代臣下侍奉君主或子女侍奉双亲进餐的一种礼节。寝门:就寝于门口让父母睡在里面表示尊重。【汉典】古礼天子五门,诸侯三门,大夫二门。最内之门曰寝门,即路门。后泛指内室之门。要道:重要的道理。这里应指孝道。高辟:让君王居高也。【汉典】犹大开。崇贤:崇拜圣贤。引正人:引用正直之人。
沌意:这里阐述了太子的要道要务。尊敬天地君师人伦,严守孝道,尊王荐贤。
【肃和】
粤惟上圣,有纵自天。傍周万物,俯应千年。旧章允著,嘉贽孔虔。王化兹首,儒风是宣。
【自解】粤:古同“曰”、“聿”、“越”,文言助词,用于句首或句中。上圣:上天的圣人。指孔子。纵:從。【康熙字典】又省作從。《論語》從之純如也。纵:纵横。縱縱:急遽的样子。傍周:依傍周济?俯应:俯身应合。允著:允许显著?允:恩准也。嘉贽:嘉好的礼物。贽:古时初次求见人时所送的礼物,见面礼。【康熙字典】《左傳·莊二十四年》男贄,大者玉帛,小者禽鳥,以章物也。女贄,榛栗棗脩,以告虔也。《類篇》亦作質。王化兹首:王化为首。儒风是宣:宣传儒家的风化。
沌意:用‘旧章允著‘一词来形容孔子似乎再贴切不过,孔子是宣扬克己复礼的。
【雍和】
堂献瑶篚,庭敷璆县。礼备其容,乐和其变。肃肃亲享,雍雍执奠。明礼惟馨,蘋蘩可荐。
【自解】瑶篚:饰以美玉的筐子。用盛祭奉之物。敷:陈列。璆qiú县:玉磬的乐位。县:【康熙字典】《周禮·春官·小胥》正樂縣之位。《儀禮·燕禮》樂人縣。【汉典】璆,古同“球”,美玉,亦指玉磬。礼备其容:礼节完备其仪容。乐和其变:礼乐和着其变数。六变八变,古礼乐始成。肃肃:庄严肃穆貌。亲享:亲自奉上餐享。雍雍执奠:雍容自信地执掌祭奠。明礼:明洁之礼。蘋蘩:苹和蘩。两种可供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
沌意:这里苹和蘩有一次和牲俎一起出现。看来水草是用来中和油脂的。古人聪明,周朝时就开始用水草和油脂混搭,使牛肉不腥不腻。
【舒和】
隼集龟开昭圣列,龙蹲凤跱肃神仪。尊儒敬业宏图阐,纬武经文盛德施。
【自解】隼:隼鸟。鹰。龟开:应是指龟壳裂开。隼集龟开应是吉兆。跱zhì:站立,耸立。纬武经文:经纬文武,经纬:经络,经营。
《唐享孔子庙乐章》
《唐书·乐志》曰:“太乐旧有享孔子庙迎送神辞二章,不详所起。”
【迎神】
通吴表圣,问老探真。三千弟子,五百贤人。亿龄规法,万载祠禋。洁诚以祭,奏乐迎神。
【自解】通吴:通达吴地。表达圣意。【汉典】赞美圣人。问老:问询老子。探真:探索真道。探求玄理。亿龄:亿年。规法:规摹效法。祠禋:祠祀禋祀。
【送神】
醴溢犠象,羞陈俎豆。鲁壁类闻,泗川如覯。里校覃福,胄筵承祐。雅乐清音,送神其奏。
【自解】醴溢:甜酒充溢。犠象:牺牲成象。牺牲成了映象。羞:肴。俎豆:牲几和高脚盘。鲁壁:《〈书〉序》:“鲁共王好治宫室,坏孔子旧宅,以广其居,於壁中得先人所藏古文虞、夏、商、周之书及传、《论语》、《孝经》,皆科斗文字。”后以“鲁壁”指孔子故宅藏有古文经传的墙壁。借指古代文化典籍。类闻:类似闻说。泗川:泗水。在山东济宁。有圣公山,孔子及其弟子曾在此讲学。如覯:如同遇到。覯:遇见。里校:应该是‘阙里的孔校’。
覃福:深广之福。胄筵:孔子后代的筵席。胄:帝王或贵族的子孙。承祐:承当福祐。
唐释奠武成王乐章(于邵)
唐释奠武成王,旧以文宣王乐章用之。德宗正元中,诏于邵补造。
沌意:西周开国谋臣姜尚姜子牙,至唐肃宗(711—762)时,被封为武成王。唐德宗(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朝第九位皇帝。想必也应有文舞武舞。为何没有文出武入之乐?许还是用文庙之乐吧?
【迎神】
卜畋不从,兆发非熊。乃倾荒政,爰佐一戎。盛烈载垂,命祀维崇。日练上戊,宿严閟宫。迎奏嘉至,感而遂通。
【自解】卜畋:占卜畋猎。不从:指占卜不吉。非熊:《六韬·文师》载:文王将往渭水边打猎,行前占卜,卜辞曰:“田於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彲,非虎非羆,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昌。”后果见太公坐渭水边垂钓,与之语而大悦,遂同车而归,拜为师。古熊罴连称,后遂以“非熊”为姜太公代称。倾:倾心。竭尽。荒政:赈济饥荒的政令或措施。政事荒疏。一戎:一戎衣。谓一穿上戎装。或云,“衣”当作“殷”,谓一用兵而胜殷。《书·武成》:“一戎衣,天下大定。”孔传:“衣,服也;一著戎服而灭紂。”《礼记·中庸》:“武王纘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郑玄注:“戎,兵也。衣读如殷,声之误也,齐言殷声如衣……壹戎殷者,壹用兵伐殷也。”孔颖达疏:“郑必以衣为殷者,以十一年观兵于孟津,十三年灭紂,是再著戎服,不得称一戎衣,故以衣为殷。”后泛称用兵作战为“一戎衣”。盛烈:盛大烈功。盛大武功。【汉典】盛大的功业。载垂:载册垂史。命祀:谓遵天子之命所进行的祭祀。维崇:唯有崇拜。练:选择。上戊:农历每月上旬之戊日。《宋史·礼志一》:“春秋二仲,上丁释奠文宣王,上戊释奠武成王。”宿严:住宿在庄严的。閟宫:神庙。《诗·鲁颂·閟宫》:“閟宫有侐,实实枚枚。”毛传:“閟,闭也。先妣姜嫄之庙在周,常闭而无事,孟仲子曰:是禖宫也。”郑玄笺:“閟,神也。姜嫄神所依,故庙曰神宫。”嘉至:汉代迎神的乐曲。《汉书·礼乐志》:“高祖时,叔孙通因秦乐人制宗庙乐。大祝迎神于庙门,奏《嘉至》,犹古降神之乐也。”
【奠币登歌】
管磬升,膻芗集。上公进,嘉币执。信以通,僾如及。恢帝功,锡后邑。四维张,百度立。绵亿载,邈难挹。
【自解】管磬:管乐和石磬。膻芗:膻味和香草之味。【汉典】同“
羶薌 ”。烧煮牛羊肉的气味。亦泛指牛羊肉。上公:周制,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八命,出封时,加一命,称为上公。公爵的尊称,亦泛指高官显爵。嘉币:祭祀所用的缯帛。信以通,僾如及:诚信以感通神灵。宛如神已及身。恢:扩大发扬。帝功:帝王的功业。锡:赐。后邑:王的城邑。四维:指四方。旧时以礼、义、廉、耻为治国之四纲,称为“四维”。
百度:百事;各种制度。亿载:亿年。邈:遥远。挹:舀,把液体盛出来。古同“抑”,抑制。
【迎俎酌献】
五齐洁,九牢硕。梡橛循,罍斝涤。进具物,扬鸿勣。和奏发,高灵寂。虔告终,繁祉锡。昭秩祀,永无易。
【自解】五齐:亦作“
五齏 ”。古代按酒的清浊,分为五等,合称“五齐”。后亦泛指酒。《周礼·天官·酒正》:“辨五齐之名:一曰泛齐,二曰醴齐,三曰盎齐,四曰緹齐,五曰沉齐。”九牢:古时,牛、羊、豕三牲为一牢;九牢,牛、羊、豕各九,为大礼所用。梡橛:亦作‘梡嶡’。礼器。上古祭祀用以陈放牲体。《礼记·明堂位》:“俎用梡嶡。”陆德明释文:“梡,苦管反,虞俎名。嶡,居卫反,又作‘橛’,音同,夏俎名。”循:循次摆放。罍斝léi
jiǎ:泛指酒器。罍:酒缸。斝:酒罐。青铜制的酒器,圆口,三足。进:进献。具物:用具物品。【汉典】谓所备祭品。指酒牲食具等祭物。鸿勣:宏大业绩功绩。和奏发,高灵寂:祭祀的合奏一旦发出,天上高处的神灵就感到寂寞。虔告:虔诚祷告。繁祉锡:赐予繁多福祉。秩祀:有秩序的祭祀。【汉典】依礼分等级举行之祭。无易:没有变易。没有变更。
沌意:梡橛:虞舜之俎。橛,夏禹之俎。俎,周朝摆放牲体的案几。可见上古时俎都是木制的,商周时有了青铜制俎。
【亚献终献】
贰觞以献,三变其终。顾此非馨,尚达斯衷。茅缩可致,神歆载融。始神翊周,拯溺除凶。时惟降祐,永绝兴戎。
【自解】贰觞:亦指再献之觞。亚献也。《汉书·礼乐志》:“神嘉虞,申贰觴。”
颜师古
注:“贰觴,犹重觴也。”三变:礼乐三变。礼仪过半也。顾此非馨,尚达斯衷:顾盼此不馨香之物,尚能表达这份衷心。茅缩:用茅草滤酒。也指古代祭祀的一种仪式。古代祭祀时将酒自茅束上浇下,糟留茅中,酒汁自茅束渗透下流,像神饮之。可致:可以招致。招徕。神歆载融:神灵欣喜承载融洽。始神:新开启的神祗。首创之神。如:秦始皇。指姜子牙刚刚成神的灵魂。翊周:辅佐周朝。拯溺:拯救溺水者。引申指解救危难。时惟降祐:时代惟是降福祐的时代。兴戎:兴兵也。战争也。
沌意:这倒像是亚献的歌词。终献是否应说三觞六变才对?不严谨。
【送神】
明祀方终,备乐斯阕。黝纁就瘗,豆笾告撤。肸蚃尚馀,光景云灭。返归虚极,神心则悦。
【自解】明祀方终:明洁的祭祀刚刚终了。备乐斯阕:完备的礼乐在此阕停。黝纁就瘗:黝黑的牲体和浅红色的绢帛已经瘗埋。豆笾告撤:祭祀和宴会时的高脚盘和盛果品等的竹器已告知撤下。肸蚃:我以为是感通之意。【汉典】亦作“肹蠁”。散布;弥漫。多指声响、气体的传播。肸:振响。蚃:土蛹,又名知声虫。古人以为知声虫可以感通,迷路者手握知声虫就会走出迷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乐府诗集(带注释版)卷七、卷八
《乐府诗集》《郊祀歌辞》南朝齐郊祀歌之三
古乐苑 卷一 ---- 卷二
全唐诗(扬州诗局本) (精校)卷二百五十二
国学原典·集部·全唐诗(上)·卷一十五
卷01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