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久了医生,我想卸下伪装,和大家说点心里话!
1

多巴胺前段时间看见一位同行分享了一则故事:

说的是一位50岁的男性患者,突发心跳呼吸骤停。经过近半个小时的心肺复苏等抢救后,病人终于恢复了自主心跳。

但是,恢复了自主心跳并不代表就挽救了生命,也并非意味着已经起死回生,更加不是意味着已经治疗成功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长时间的心跳呼吸骤停给大脑等重要的脏器造成了难以逆转的伤害,就算是有着脑保护也不可避免,更何况是在抢救条件不足的户外。

后来这位50岁的患者只能维持着“植物人”的状态,事实也证明奇迹从来都是很少出现,现实却常常鞭笞着我们。

患者家中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为了维持着治疗,家属四处筹钱。

好不容易借的几万块钱,却并没有全部用在最需要最实际的地方。

让人恼火的是,这其中的一万块钱,被家属拿去找了某寺庙的大师开光做法。

据说如果将这种被大师开光做法的东西放在患者的衣服下,有帮助患者醒过来的功效。

可惜的是,患者永远不可能醒过来了。

事实上,作为一名急诊医生,我常常遇见类似的情况,长时间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经过艰苦卓绝的抢救后终于恢复了自主心跳。

但,这又怎么样呢?

除了自主心跳之外,患者整个机体都已经遭受到了长时间严重缺氧的不可逆损伤。

人,是由一个个器官组成的。

但,这绝不意味着诸多器官的累和便等同于人。

人,应该是一个整体,它的脏器和情感都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多巴胺相信人是有灵魂的,每一条生命都是值得尊重的。

很多这样被复苏成功的病人,都最终会在数小时或数天内死亡,或者脑死亡。

奇迹不是没有,只是绝少而已。

让我愤怒的是:这种所谓的大师,难道对自己的“法力”没有自知之明吗?当面对他人的救命钱之时,慈悲之心到哪里去了?

让我无力的是:我们的同胞,总是在为难之时选择轻易的相信那些口吐莲花,舞神弄鬼的“大师”。

有时候甚至是自己求着、强迫着要去上当被骗,似乎这样就可以心安理得,就可以看见希望。

一个人一生的悲哀与其说是上天的安排,不如说是命运的注定。

只不过,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种命运一直都是被我们超控在自己手中。

一个家庭的兴衰荣辱与其说是一部奋斗血泪史,不如说是文化、信仰、思维能力的长期体现。

只不过,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我们自己做出的每一个看似偶然的选择都只是这部奋斗血泪史的细节罢了。

在这片国土上,几千年以来,大师们总是在前赴后继着,因为在我们的文化基因里有适合他们生存的土壤。

一百多年前,站在风口浪尖的前辈们开始用文化的力量去唤醒沉睡中的人们。

一百多年后,沉睡中的人们依旧在沉睡。

而在我等身后,虽明明有一片片如雷鼾声,但我却感到了可怕的寂静。这种寂静让人感到彻骨的冰冷,让人几度彷徨乃至绝望!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著名的电影《寂静岭》?

试想一下:在迷雾之中,荒山之上,你在慌不择路跌跌撞撞的前行着,除了自己的呼吸之声,再也没有任何声音。

最恐怖的不是所有人都已经睡去,世界上没有了人声。

而是,唯独你已醒来,且清醒着。

最让医生感到难过的并不是技术上的不足,而是自己明明有能力去拯救病人,却被病人自己拒之门外。

所以,多巴胺觉得:有些话不得不说,甚至要卸下伪装,来一场直面心灵的对话!

2

前些天有家属问了我一个问题:说花了这么多钱,人最终却死了,早知道的话就不花了!。
听见这句话后,我的脑海中几乎在一瞬间想到了四句话:
一是,医院里哪有不死人的,疾病哪里会有真正治愈的?
二是,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果,如果真的有如果,也必定是带着扑面而来的血腥味的惨痛经验教训。
三是,如果你不花钱,如果你不搏一搏,又怎么能不追悔呢?所谓尽人事、听天命而已。
四是,归根到底还是我们对疾病没有准确正确的理解,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笔医疗费用是我们生活中的沉重的重担。
虽然我几乎在一瞬间就想到了这些,但是面对这样的疑问,我最终还是选择了沉默,没有去回答,更加没有去辩驳。
因为我知道自己面前的这位家属,只是对患者的去世有些心痛不舍,并非真的要掐着我的脖子逼问:“为什么我花了钱,人还是没有了!”
几天前我又接到一个问题,他说:“在医院里做了手术,术后不到十小时,病人就死了,医院该负责任吗?”。
可能是我身为医生的原因,看见这条微信后,我几乎下意识的便想回答:“如果不做手术,可能连最后十个小时都没有!”。
当然,这只是我的心理活动,在没有充分证据之前,我必须要慎重措词。
最后,我从第三方口中才得知事情的真相:死者是因为车祸而被送进医院的,而车祸导致了双下肢离断,颅脑损伤,血气胸,脾破裂.......
我常常会接到类似这样的提问,就像我每天都能听到那些虚假的承诺一样。
给我发短信的是一个不熟的熟人,我一样是一个芸芸众生中的普罗大众。
原本我并不打算回答这种叙事不完整的提问,但是我突然又想到了一个隐藏在提问者内心深处的疑问。
他为什么要这样提问呢?
他提问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在他的内心深处有没有想过要去医院闹一闹?
死者的死,对他来说究竟是一种痛,还是一种突如其来的契机?
曾经有人告诉我:“我看错你了,没想到你的内心竟然如此的阴暗!”。
我只是笑而不语,用明亮的眸子去看着她天真的表演。
也曾经有人怒气冲冲的说:“你就是这样的人,你就是会这么做!”。
我只是初听愤怒,再思之后稍有抑郁。
不是我内心阴暗,只是我不善于伪装罢了。
不是我生而小人,只不过我比你们早一点看透了这人性且不知避讳的说了出来而已。
说来,大家可能不信。
有些人还没有进入医院便已经将自己置于医务人员的对立面了,甚至要恶意来揣测自己又求的医务人员了。
护士会不会刁难我?
医生会不会坑我的钱?
他却不知,医生护士看重的只是:病人的病情怎么样?治疗效果怎么样?会不会误诊漏诊?
有些人因为一场疾病,而将生活中所有的不如意都怪罪在救助自己的医务人员身上。
一定是医生故意不给我好好治!
要不是医生护士,我也不会这么惨!
他却不知,医生护士曾为他的疾病拼尽全力。
《悟空传》中说:“我心中爱你的美,又怎么嘴上说四大皆空?
撕开你鲜亮的外衣,把你龌蹉而卑微的内心拿出来看一看吧,你敢吗?
你敢说自己就那么的光明正大?
你敢说自己就没有那么一丝龌蹉的念头?
只不过你不敢于承认,更加不敢说出罢了。
只不过多巴胺作为一名脾气急躁的急诊医生,总是觉得这些话要说出来罢了。

3

医院是一个每天都会有人飞升的地方,是一个在岁月流逝中收集灵魂的场所。
每个人都终将成病患,也都终将面对苦难。
就像大家都会死,只是时间早晚不同一样。
事实上,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最后会因为各种原因而死亡。
每一个人都不例外,只不过因为感情的原因,我们不愿意去接受死亡。
昨天,我郑重的告诉妻子:如果我突然死了,你一定要做好两件事:一是把我能用的器官都捐献出去,这样不仅可以救别人,还能延续我的存在。二是要把我最后一支多巴胺的账号写下去,要继承我让更多人了解更多一点的遗愿”。
我的深沉自然没有换回来赞叹和感动,一番耳提命面和暴雨梨花除外。
妻子说:“不到最后的终点,我们绝不提前下车!”。
其实,我的妻子也是一名见惯了生死身穿白大衣的医者。
有时候她很冷漠,有时候却又很感性,因为她首先是一个普通的个体,其次才能是有着理想的医者。
医务人员尚且如此,那么普通的群众呢?
他们当然不会知道,现代医学只不过是一门依旧在不断完善的经验性科学罢了。
虽然,在某些领域人类已经深入达到纳米级别,无所不能,甚至早已经能够通过基因编辑而改造人类。
可惜的是,我们能够治愈的疾病依旧微乎其微。
悲哀的是,我们甚至还不能够正确的面对生与死。
面对绝大部分难以治愈的病魔,现代医学和医者能做的,也只能是常常去安慰。
谁的人生不是注定在苦难中前行,谁的身体不是注定在病痛中消亡?
也正因为此,神通广大的“大师们”才会在天南海北的每一个角落里生根发芽吧?
让我困惑的是,人心都是肉长的,那些骗子们是如何做到在夜深人静之时原谅自己的?
让我糊涂的是,人类社会总是复杂的,卑微的人性,拙劣的思维,似乎要将那些毫无意义示众的材料无穷无尽的周而复始的上演下去?
“我来医院就是为了治病,最后却死了,难道不是医院的问题?”这个问题有解吗?
“我花了这么多钱,最后你却告诉我人死了,难道我的钱都白花了?”这个问题能用三言两语回答吗?
“如果医院没有问题,人怎么会死?”这个问题的答案我也是极想知道的。
但是,教科书上却从来不告诉我这些答案。
天长日久,蹉跎了一些光阴之后,我才慢慢明白这种在纠结中痛苦挣扎,在希望中看见绝望的心情。
经历了诸多生死之后,我才真正的懂得:治病救人,从来都不是单纯医学的问题!

4

我有一位高中同学,可谓功成名就,如今在上海经营两家工厂。
钱,他自然不缺。
所以,他的父亲在确诊肺癌后,除了医保报销之外,前后共自费花费了60余万。
可惜的,他的父亲最终在三年前作古而去了。
“我花了这么多钱,人却死了!”他心中郁闷不平,于是在某次聚会后向我这个急诊医生吐露了心声。
没有共同经历的人,可能不会有相似的价值观。
我不知道他能否明白一个道理:“有些病,原本就是要夺命索魄的!”。
我知道这句话说的有些不近人情,可能会让有些人心中不悦。
但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有些病,就是要死人的!
我不信上帝,我也不相信命运,我相信的是概率。
因为概率告诉我:得了某些病,过早的出现在死亡终点上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
比如那些大多数在院外猝死,然后被送进医院的人,事实上在送进医院的那一刻便因为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抢救时机而变成了一具尸体。
放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残酷的现实是:院外猝死,被送进医院后,大多数时候心肺复苏都只是宣布死亡前的某种仪式。
有时候我甚至在想,此时这些气管插管、心肺复苏和大祭司装神弄鬼的舞蹈有何区别?
它们可能起到的作用,可能就是对家属的慰藉吧?
它们或许会起到的作用,便是对医者的保护吧?
家属也许会说:“我们来的时候好好的,怎么会没有了?”
这个时候医者就会告诉他们:“我们已经抢救了,我们已经尽力了!”
但是,我说的有错吗?
超过一半的人根本分不清昏迷和猝死的区别。
超过90%的人除了会掐人中,还会做什么?
有些人甚至除了110之外,根本不知道要拨打120,更加不用说持续有效的心肺复苏了。
曾经我遇见了一个腹痛1小时的男性患者,患者自认为是胆囊炎发作。
事实上,患者是腹主动脉夹层。
这样的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连抢救的时间都不会给你留下。
患者进入抢救室不到五分钟后便失去了意识,因为腹主动脉夹层破裂、休克、死亡。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说起来每一个都是血的经验。
在这些来势凶险的疾病面前,我们能做的可能只是尽人事,听天命。
所以,请你千万不要认为只要有钱,只要进了大医院就一定能治愈疾病或者保命。
“我花了这么多钱,人却死了!”虽然有些无奈残酷,却也是我们不得不接受的现实。
或许,这种坎坷就是所谓的人生吧!

5

高中同学的这问题和不幸遭遇并没有让我过多的纠结,因为我深知他能够走出这段人生的困境。
但是,那个不熟的熟人则让我有些惴惴不安了。
隐约之中,我甚至能够看见医院门前的花圈、大厅里的烟雾缭绕,甚至能够看见他挥舞着的拳头。
这种特色,这些年来,我们见的还少吗?
其实,患者手术后发生死亡,是有很多原因的。
有的是因为患者本身病情所致,有的是因为手术后并发症所导致。有的是通过努力可以避免发生的,有的则是无法避免或者预期有很高几率发生的。
但是,不管怎么样,都不能武断的认为:患者死亡一定和手术有关,或者一定和手术没有关系。
所以,如果有纠纷需要解决:一定要第一时间通过正规法律途径来解决,比如进行尸体解剖等。
尸体解剖基本上都可以明确真正导致死亡的原因,然后根据这个结果,通过有关部门维权,明辨各方责任。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如果医方真的有责任,法律必定会给你一个公道,已经有这样的事实可佐证。
如果医方没有责任,法律自然也会将那些无端闹事者绳之于法。
有时候,我们会遇见一些人一些事,在你平凡的一生里可能永远也不会遇见,更加不会理解。
亲人死了,有的人会哭,有的人会笑。
“你死过老公吗?”
“我会告诉你我真真的希望他快点去死掉吗?”
“你得过绝症吗?”
“如果他快点死掉,我还能分点房子和钱呢!”
真正希望你能够早一点康复的,往往是素昧平生的医者。
而你的医生,正是站在床头为你合上眼睛的陌生人。

6

大多数人都是自私虚伪的,有时候甚至是无知无德的。
毫不遮掩的说,有时候我自己也是如此。
我从不避讳,那么你呢?
几千年以来我们都口口声声说自己尊重生命,但是事实上,我们从来没有尊重过生命。
从历史整体上来看,有哪一个朝代尊重过生命?
从个人来看,你尊老爱幼道德模范吗?
在医院里,有时候死者固然已经仙去,但最终却成了一些人谋财的工具。
我不知道这股歪风邪气是何时开始形成的:只要有人死亡,就必定大闹医院,就必定会得到巨额赔偿。
可能都是某些人惯出来的吧?
可能是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吧?
我想在你的身边一定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吧?
让人欣慰的是,最近几年有关部门已经开始重视暴力伤医问题和医闹问题,也接连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比如中央28部门联合出台的文件等等。
最后,啰嗦了这么多,我想对医者说:
医者如若不能心怀苍生,又怎能济世悬壶?
若要救人,必先救己!
若要为医,必先为人!
医学或许曾经治病无数,却不曾救过一人之“命”!
不要为劳碌而抱怨,不要为偷懒而耍滑。
每个人都终将为病患,每个人都终将面临苦难。
身穿这身白大衣,那这份工资,就应该熬这份夜,受这份累。
否则,何以面朝病患,何以度人救己?
最后,作为一个中年大叔和急诊医生,多巴胺想对所有人说:
我常常看见太阳,却看不见希望。
纵然在黑暗中看见希望,在希望中看见失望,即使在迷雾之中,荒山之上,我们虽然看不见前方,却又不得不前行。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更何况还有可能在中途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提前下车。
珍惜眼前,热爱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不要太低估现代医学,也不要太高估现代医学。
有时候不是医学技术救不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放弃了我们自己。
你敢撕开鲜亮的外衣,直面现实吗?
你敢脱去世俗外衣,不要那么虚伪吗?
多巴胺知道,总有人会不喜欢这些话,讨厌这些话,甚至要无情掉粉了。
但是,做一名急诊医生,多巴胺总觉得这些话不得不说,尤其是加黑的文字,无论你是否乐意听。

来源:最后一支多巴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_2016删除,引用不用做商业用途,向原作者致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排队这么久,算哪门子急诊?
看着那些正在死去的年轻人,急诊医生愤怒了
24岁青年腹痛,就医8小时后死亡
流感下的急诊周末
拒绝住院 辱骂医生的大老板猝死:老婆还年轻,女儿还小,钱还没花完......
为什么“感冒”也要做很多检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