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少腹胀、大便稀溏、心悸失眠,这是心脾两虚了,3个办法帮你忙

今天有人在后台留言告诉我,说自己吃一点东西就觉得饱了,肚子还老是觉得胀。拉肚子就跟拧开水龙头一样,莫名其妙的心惊胆战,也一直睡不好。

也就是说,这位患者的症状可以总结为食少腹胀,拉肚子、大便稀溏、心悸失眠。结合这些症状基本就可以判别为心脾两虚之症了。

心脾两虚之症的表现

由于心主血,脾主运化、所以心脾两虚也可以拆分为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

也就是说心脾两虚,是指心血不足和脾气虚弱共存的证候。这种情况多由病久失调,或劳倦思虑,或慢性出血而致。

临床上的主要表现也是在心血不足及脾气虚弱两个方面。如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面色萎黄,脘腹胀满,饮食减少,大便失调,神倦乏力及月经过多,经水淋漓不尽,便血、皮下出血及各种出血现象,舌质淡嫩,苔白,脉细弱。

心血不足,则心失所养,心神不宁,头目失养,肌肤失荣;脾气虚弱,运化失健,故脘腹胀满,饮食减少,大便失调,神倦乏力。

脾虚不能统血,可见各种出血现象,常见者如月经过多、便血、皮下出血;气血不足,也可表现为经少、闭经。

心脾两虚的调理思路

心主血脉、主神志,脾主运化、主统血,因此,心与脾之间的生理联系主要体现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两个方面。脾气足则血有化源,心所主之血自能充盈,神志活动才能正常;心主血脉与脾主统血相互协调,若因某种原因影响心脾两脏的生理功能。则会形成心脾两虚证。

所以总的来说,调理思路围绕补益心脾,益气生血来展开。

调理方法

1、若两证并从可用归脾丸加减调理

归脾丸,具有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的功效。

主要用于心脾两虚,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昏头晕、肢倦乏力,食欲不振。

方中黄苠、党参补脾益气,使气旺血生 。白术、炙甘草补脾益气,诸药相配,以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

注意事项:有痰湿、瘀血、外邪者,或热邪内伏、阴虚脉数者忌用。忌生冷食物;忌思虑过度及过劳。

2、若以气虚为主,则病变多偏于脾虚,治宜补益脾气,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调理

参苓白术散,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要用于饮食不化,胸脘痞闷,肠鸣泄泻,四肢无力,形体消瘦,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腻,脉虚缓等脾虚夹湿之证。

注意事项:肛门有下坠感者忌服,儿童也不太适用。

3、若以血虚为主,病变多偏于心虚,治宜补养心血,方选养心汤加减调理

养心汤为安神剂,具有补益气血、养心安神的功效。

主要用于气血不足,心神不宁证。症见神思恍惚,心悸易惊,失眠健忘,舌淡脉细。

方中黄芪、人参为君,补脾益气。当归补血养心,与黄芪、人参配伍,以培气血不足。茯神、茯苓养心安神,以治神志不宁。

注意事项:此方联合配伍比较多,需要注意。

写在最后

我上边说的基本就是很多心脾两虚之人所遇到的情况,也总结了3种调理思路。

总是有人问我,那个方药加减是怎么意思,其实就是说,每个人的情况是不一样的,不能按照一个方子用到底,这个时候就要根据情况进行加减调理了。

还是那句老话,先辩证,再调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治“心脾两虚”的代表方!
为什么会脾虚,脾气虚的人都会有哪些表现?
漫谈补中益气丸
脾虚的人服用什么中成药比较好?
“脾胃虚”常用中成药1、【补益资生丸】—...
黄芪、人参都补气,临床该如何区别运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