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食物五气原来是这样影响人体健康的!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意思就是水属阴,火属阳;气属阳,味属阴。这个好理解,就食物的气味而言,气是无形的,寒热温凉四种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味是有形的,可以通过嘴、舌头尝出来。

中医把药物分为四气五味,四气又叫四性,就是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四气再加上平性就是“五气”-“五性”,五味就是酸苦甘辛咸。接下来说了四个“归”:“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归”有回归、滋生的意思,饮食五味回归于形体、滋养形体,形体回归于气、滋生气,气回归于精、滋生精,精又回归于气化。

这几句历来有所争议,有人说“形归气”的“气”为人体之气,而“气归精”的“气”是食物之气。这样解释太复杂、太牵强了,你看这四句用的是顶针的修辞方式,就是前一句结尾的词语用做下一句的起头,语气连贯,一气呵成,意思也紧紧相连,不可能同一个词意思不相同。

这四句中其实有五个关键词是“味、形、气、精、化”,分别指食物药物的味道、形状、能量、精华、转化,它们依次作用于人体,使人体发生相应的变化。

接下来说“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 从“精”开始说起,“精食气,形食味”,这两句的“食”是饲养、供养的意思,精供养了气,形体供养了味道。

后两句“化生精,气生形”,化育生成精,气生成形体。和前面联系起来,会发现这是一个循环的圆圈,“气归精,精食气”相当于说气生成精、精生成气;“味归形,形食味”相当于说味生形、形生味,“形归气,气生形”则显然是说形生气、气生形,最后“精归化,化生精”则是说精生化,化生精。也就是说它们是互相转化的,是阴阳关系,阳化阴,阴可化阳。再看后面,黄帝接着说:

“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如果饮食不节,五味就会伤害形体,食药之气偏胜也会伤害到精。精可以化为气,气可以伤害五味。这是指饮食五味不恰当,食物、药物之气不仅会伤害身体,而且也会反过来伤害食物、药物的味道。

“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

味属于阴所以从下窍排出,气属于阳从上窍发泄。味道属于阴,其中味道浓厚的是阴中之阴;味道淡薄的是阴中之阳。气属于阳,其中气厚的属于阳中之阳,气薄的属于阳中之阴。

“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味厚的有下泄的作用,味薄的有疏通作用;比如大黄味厚,是苦寒的,所以有下泄作用;茯苓是味薄的,是甘、淡、性平,所以有通利小便的作用。

气薄的药物是阳中之阴,有向外发散的作用,比如麻黄微苦,温性的,可以发汗解表;气厚的药物是阳中之阳有助阳发热的作用,比如附子、肉桂都是气厚大热的药,可以使人发热。这里将药物和食物先分出气和味,然后气和味又各自分出厚和薄,好比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出四象。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

这里的“壮火”“少火”是指药物食物的阳火的属性而言,壮火就是大热,少火就是温性,如果大热会使人的正气衰弱,比如附子、乌头都是热性的,用得太过反而会使人的正气消耗、衰退;如果温性则使人的正气强壮,如人参、当归都是温性的,可以滋养人体的正气。

这两句中的“之”是“则”的意思。“壮火食气,气食少火”,这两个“食”的意思是不同的,可以说恰好相反。前面“食”通腐蚀的“蚀”,是销蚀、消耗的意思,大热会消耗正气;后面是“食”通饲养的“饲”,是供养、滋养的意思,正气有赖于少火的滋养。

对这几句话,明代医学家吴崑解释:“火之壮者,壮已必衰;火之少者,少已必壮。壮、少、衰、盛,若循环焉。”他把火分为少壮盛衰四个阶段,其实也是所有事物发展的四个阶段,就一个人而言,少年慢慢成长为壮年,壮年阳气太盛则变衰老,这是大规律,无法抗拒。

“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气味之中,辛辣、甘甜具有发散功能的属于阳,酸、苦具有通泄功能的属于阴。在五味中辛辣食物发散属于阳,这个很好理解,甘甜食物怎么也发散属于阳呢?甘味食物和药物是入脾的,有滋补作用,脾居在中央,是从中央向四方发散,滋养其他四脏,进而滋养全身,这也是一种发散,所以也属于阳。酸味、苦味药物有催吐和泻下作用,“涌”本义是水从下往上冒出来,这里指催吐,把浓痰、积食、不消化的食物吐出来;“泄”把大便、小便排泄掉,这些都是有形的东西,所以是属于阴的。

这里只讲了四种味道,还有一种咸味呢?在另一篇《至真要大论》中讲了:“咸味涌泄为阴”,咸味和酸味、苦味一样也有催吐和泻下的作用,也是属于阴的。#中医来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4
阳为气,阴为味,精食气,形食味,味厚则泄,薄则通
《黄帝内经》—阴阳转化及应用、阐释、临证(6)王洪图
《黄帝内经》学习笔记13——阴阳应象大论
阳为气
黄帝内经中药物气味的阴阳分类及其特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