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祖斌:不看趋势就是股市中的独眼龙


    大概在半年前,花荣的微博里提到一个现象,他认识的不少在股市中长期做短线交易的永动机,最近一两年却开始转向价值投资;而另一部分长期的价值投资者,最近一两年却开始转向趋势投资,他不太理解这一现象。

有趣的是,本人恰恰在最近一两年,开始重视股市或是个股的趋势。

美国股市最近100年左右的时间里,平均的年涨幅大概是10%,显著高于美国GDP的涨幅,是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的2倍。邓普顿、巴菲特、索罗斯、米勒、聂夫等人,不管他们是否出身于美国,但成就他们的名声和财富地位的,是美国股市的良好投资环境。而中国股市的投资环境,恰恰是非常恶劣的。所以,如果在美国股市的投资者在投资上允许有10个小毛病的话,中国股市的投资者必然将投资产上的坏习惯,降低到5个以下,大的投资陋习,必然一个也没有。股市中价值投资是基础,只要坚持了价值投资,基本上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但如果忽略趋势的力量,在一两年的时间里浮亏50%非常正常。

 

最近又把彼得.林奇的两本著作翻了一遍。我发现此人的书虽然看了有一二十次了,但每次都有新的收获,自己犯的不少错误,往往都在书中早就给予了警告。最近一两年犯的一个大错,居然我还在书中用红笔将林奇的经验之谈勾出,怎奈鬼故事看多了,林奇的告诫没有牢记心头。

 

初出茅庐的投资人喜欢预测未来,其实不管人们的智商是否达到了200,在股市中基本上没有持续准确预测的先例。在非常明显的转势信号出现时,能理智地做出反应,已经很不错了。有多少人在均线全面破位的时候在2008年大幅降低仓位?起码公募基金很少有人这么做。这真是一个利令智昏的魔境。投资经验不多的投资人,理智的做法是干脆不要幻想基本上不可能做到的事(预测股市涨跌),而是遵循胜率在60%甚至更高的投资方法或是策略,不断地积小赚为大赚。顺势而为就是股市中正确的基本策略之一,违反这一策略,仿佛没有驾照不懂交通规则却在高速公路上与人飙车的二楞子一样。

 

价值投资是好的,但并不是完美的股市赚钱办法,而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如果价值投资结合顺势而为,就能大大提高在中国股市中常年赚钱,回避大风险的概率。千万不要中了价值投资的毒。价值投资的理念也有毒吗?当然有,价值投资非常容易产生画虎不成反类其犬的结果。尤其中国流行的价值投资的理论和方法,往往是以讹传讹。

 

以巴菲特为例,很多市场上流传的巴菲特的语录,其实很容易害人。巴菲特说,如果不想持有一只股票10年,那就10分钟都不要持有。多少人把这句话当作心理安慰一路持有中石油和中国远洋?真是这样吗?根据巴菲特公司的财报,很容易就能发现,老巴最近40年左右的时间里,多数股票3-5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抛出了结了。巴菲特持有的可口可乐,在1990年前后股价达到历史高位后,10多年的时间里表现很差,显著跑输美国股指。

不要以为巴菲特不把股市的趋势当回事,巴菲特可能远比普通的中国散户更注意个股的趋势。以可口可乐为例,在1980年代巴菲特大举买入时,股价在较短的时间里涨了近50%。为什么不早半年买入?一只股票的建仓成本降低三分之一意味着什么?另外,多数人心里以为巴菲特只会抄底而不会追高买入。但据公开数据显示,老巴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其实是净卖出,而不是净买入。恐怕多数人都只知道老巴抄底高盛和通用电气吧?一个典型的追高买入的例子,就是老巴大概去年时,在IBM股价创历史新高的时候,首次买进IBM

 

在《股票作手回忆录》中,有一句比较有意思的话,就是不要管形成股市趋势的是什么因素,关键是股市的趋势已经形成,一般的力量根本不能改变这种趋势。而个股的涨跌趋势更复杂,但最关键的是顺势而为。个股的涨跌基本上说不清。以苏宁电器为例,我记得在2006-2007年的大牛市中,苏宁的自然人股东之一在苏宁股价大涨后抛出了不少股票。但苏宁不仅在2007年进一步大涨特涨,而且在2010年再次突破了2007年大牛市的高点。任何一个人都无法知道单只股票所有交易人心里是怎么想的,他们的想法又处于变化之中,即使对公司的基本面非常清楚,但不同的投资人对相同的基本面的理解可能完全不同。于是个股的股价涨跌到离谱的地步是非常普遍的现象。

 

《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中》,作者举了一个例子,他在富达基金还未升职为基金经理时,发掘了一只好股票­——凯撒公司。这个公司拥有房地产、铝材、钢材、水泥、造船、广播电视、吉普车等多项业务。公司债务非常少,如果将公司全部买下再将资产全部卖掉,每股相当于40美元的价值。在林奇的推荐之下,富达基金在11美元时买了500万股,但股价却一路下跌到4美元,即实际价值的近10%。林奇不得不用详实的数据来证明它的价值。好在凯撒公司股价迅速反弹到30美元。可想而知,如果股价一直在4美元上下振荡,林奇的饭碗恐怕就不保了,更难以在未来掌管麦哲伦基金创造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业绩了。

 

对于不注意趋势的重大投资缺陷,最近三年的熊市中,我是感受颇深。说说我的三个教训:

1、银行股。银行股在市盈率15-20倍时,我就忍不住不断加仓。实际上去年末和最近的两次银行股行情前,银行股的市盈率降到了6倍左右,不少银行的股息率升到了5%。可见,在2009年高点起不断抄底银行股的人,恐怕就是股市中的独眼龙,只知道银行的价值,面对它估值下降的趋势时却瞎了眼。当然,银行股就是捡地可以捡的金子,这是毫无疑问的,最近两三年我也写了不少分析文章,我看好银行这个行业,而我曾经的领导极度看空银行,恐怕也是我被领导赶出某金融企业的原因之一。一切所谓银行利差高、银行不良资产要大幅上升、银行过度依赖信贷收入,其实全部都是半吊子人士在扯淡。我认为只要是识字的人,都能通过阅读充分了解这个行业。

不管银行的投资价值多么明显,但一厢情愿地买入而不考虑市场环境和估值不断下移的事实,显然是错误的。

当然,正因为我最近三年银行股仓位占到四成甚至更多,所以最近三年股市下跌1000点的过程中,我基本上没有发生亏损。我很欣慰。

2、苏宁电器。这只股票我是在2010年阅读了朋友发给我它的多年财务数据后,才发现这个企业的投资价值。以前只知道涨得太多了。很快就浮盈了50%。但很快家电下乡结束了,经济下滑后电商凭低成本对实体店的商业企业构成较大的冲击,加上京电不断地以经营亏损来烧钱扩大市场份额,苏宁股价持续下跌,而我在这个过程中,忽略了这个趋势。

在苏宁下跌的过程中,不少价值投资者通过分析它的财务数据,信誓旦旦地认为苏宁物有所值,应该加仓。以后需要注意的是,当曾经的白马股下跌的过程中,有价值投资者再这样分析的时候,往往就还不是底。

苏宁这只股票上我也比较幸运,突然之间市场开始看好苏宁,尽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了近一半,但股价最近翻了倍。我在8元左右减持三分之一,目前总体盈利在10%,也比较欣慰。也许我以后能在熊市中也不断赚钱,但我的总体想法就是在熊市中少亏或不亏,在牛市中大赚。在股市中追求完美也是要命的思维。

3、茅台。和苏宁差不多,忽略了这个行业需求下降供给增加的趋势。目前平均成本是189元左右(我都想不起来189是否已经扣除了最近的一次6元左右的股息了)。当然,这只股票属于肯定能赚大钱的品种,但忽略趋势导致建仓成本高了一些。

 

价值投资和顺势而为是投资人必须掌握的理念和策略。不注意股票的价值而进股市炒作,好比是不会游泳的人下河捕鱼,而价值投资产不注意股市的趋势好比是会游泳之人下河救人之前不脱衣服(不久前有一美女学生不脱衣下河救人结果不幸遇难)、不打电话叫救护车、不注意河中的水草和暗流。股票的价值回归和股票的涨跌趋势,都能赚钱或回避风险,二者不可偏废。以巴菲特为例,在其卖出中石油的H股之后,中石油H股又大涨了50%以上。实际上股市或股票的泡沫破灭之前的一个时期,是赚钱最快的时期,如果一个人“躲”过了最容易赚钱最快赚钱的时机,还怎么在股市中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投资需要大智慧
上证·巴菲特研究会
3000点上的安全词典:炒基金的22条军规
8大法则教你正确投资
价值投资者能实现500%的年化收益吗?
要致富,买股票(5)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