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穰苴
司马穰苴,生卒年不详,春秋末期齐国人。原来姓田,名穰苴,曾领兵战胜晋、燕,被齐景公封为掌管军事的大司马,后人尊称为司马穰苴。司马穰苴是我国早期的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是田完的后代。司马穰苴所在的齐国,是太公吕尚的封国,后来又灭掉了莱国,土地扩至千里,公元前685年至643年齐桓公在位时,国力强盛,曾经第一个成为中原霸主。齐桓公死后,齐国内部矛盾加剧,国力稍减,失去了霸主地位。
基本信息
个人概况
  • 姓名:

  • 田穰苴

  • 别名:

  • 司马穰苴

  • 国籍:

  • 齐国

个人背景
军事家
其他信息
  • 评价:

  • 文能附人武能驱敌

  • 官位:

  • 大司马

  • 其他成就:

  • 击退晋、燕联军

  • 其他作品:

  • 《司马兵法》

目录
  • 1 人物简介

  • 2 相关经历

  • 3 用兵学家

  • 4 军事理论

  • 5 其他资料

展开
  • 1 人物简介

  • 2 相关经历

  • 3 用兵学家

  • 4 军事理论

  • 5 其他资料

  • 5.1 《孙子兵法》与《司马法》

  • 5.2 《司马法》

  • 5.3 《司马穰苴兵法》

  • 5.4 田穰苴墓

+1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百度贴吧 人人 豆瓣

1 人物简介

田穰苴中文名:司马穰苴

别名:田穰苴

性别:男

国籍:中国

职业:军事 军事家

代表作品:《司马法》

2 相关经历

齐景公时(公元前547—前490年),晋国于公元前531年派军侵入齐国的阿(今山东省西部东阿县)、甄(今山东省甄城县的济阴)地区,燕国军队也同时乘隙攻入齐国河上(故黄河南岸地区)之地,齐国守军屡屡败退。军事上的失利,使齐景公深为忧虑。为了扭转败局,急需选拔和任用智勇双全的将领。当时担任相国的晏婴,向齐景公推荐了司马穰苴。晏婴说:“穰苴系田氏远族子孙,其人很有才能,长于谋划,且熟知兵法,文能服众,武能威敌,如以他为将,必能改变目前的形势。”齐景公听了晏婴的介绍,立即召见司马穰苴,请他谈了有关治军、用兵的方略和法则。

司马穰苴在军事上的杰出见解,赢得了齐景公的赞赏,遂拜他为大将,命他率军抵御晋国和燕国的军队,穰苴说:“我的身份一贯卑贱,你把我从乡里中提拔起来,位在大夫们之上,士卒还不拥护,百姓还不信任,人微权轻。我想请你选派一个亲近的大臣,又在全国享有威信的人做我的监军,这样才好!”景公允许了,就派自己的亲信大夫庄贾去担任监军。司马穰苴整军之后,齐军面貌立刻改观,成了纪律严明,军容整肃,令行禁止,悉听约束的能战之师。然后,他立即率师出发,奔赴前线。在军旅中,他对士卒们的休息、宿营、掘井、修灶、饮食、疾病、医药,都亲自过问和安抚,把供给将军的全部费用和粮食,都用以搞赏士卒,自己与士卒吃一样的伙食。对体弱士卒特别亲近。很快就取得了将士们的信任。三天后部署调整军队时,病兵都要求同行,士卒都争着奋勇参战。晋军得知这个消息,就撤兵走了。

燕军得知这个消息,也回渡黄河而取消了攻齐计划。司马穰苴率齐军乘势追击,歼灭部分敌军,全部收复了已失去的齐国城邑和土地。然后率兵回来。未到国都就解散军队,废除军令,誓盟之后进入城邑。

齐景公和诸大夫都到城郊迎接,举行慰劳部队的仪式后回到住所。随后接见穰苴,提升为掌管全国军事的大司马。田氏家族在齐国也日益受到尊敬。以后,齐国大夫鲍氏、高子、国子之辈陷害穰苴,在齐景公那里进谗言,景公罢了穰苴的官,穰苴离职后一心撰写兵书战策。不久病发而死。田乞、田豹等由此怨恨高子、国子等。其后田常杀了简公,尽灭高子、国子的家族。

3 用兵学家

田穰苴真正使司马穰苴进入一流兵学家行列的,并不是他执法如山、立斩违犯军纪的监军大臣庄贾的壮举,也不是他用兵如神,迫使来犯敌师望风而逃的手笔,单凭这些,并不具备在“武成王”庙做陪祭的资格。司马穰苴之所以英名彰显,傲领风骚,根本原因在于他整理总结了古司马兵法,即所谓“自古王者皆有司马法,穰苴能申明之”(《史记·太史公自序》),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起自己新的兵学体系,“号曰《司马穰苴兵法》”。这部兵法,代有传播,到了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更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颁行于当时的武学,成为将校必读之书。

如果说,《孙子兵法》所体现的是“狭义的军事艺术”,即论述的重心是用兵之法;那么司马穰苴的《司马法》所反映的就是“广义的军事艺术”,即讨论的命题涉及到军事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军赋制度、军队编制、军事装备保障、指挥联络方式、阵法与垒法、军队礼仪与奖惩措施等等,带有明显的条令条例与操典的性质,为军队建设与战争实施的规则。二者可以形成互补,无《孙子兵法》的精妙用兵艺术,打仗便失去了种种悬念,层层变数;无《司马法》的规整用兵法则,打仗便没有了一定之规和最后底线,也就不能“以礼为固,以仁为胜”。从这个意义上说,司马穰苴的兵学理论与孙子的兵学思想相比,是毫不逊色、各有千秋的。这正是司马迁之所以欣赏《司马法》,称道其书“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的缘由。

司马穰苴的兵学体系博大精深,而有关治军的理论阐述,则是其整个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特色是提出了治军的规律,这就是强调“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司马法·天子之义》)。其根本宗旨,是要区分治军与治国的不同,要清醒地认识到两者虽都沾着一个“治”字,但彼此的差异性却是客观存在,千万不可任意混淆趋同。在司马穰苴的眼中,国家、朝廷的那一套礼仪规章万万不能搬用于军队。同样的道理,军队的法令条例也不能移作治国的工具。两者各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国言文而语温,在朝恭以逊……在军抗而立,在行遂以果,介者不释,兵车不式”(同上)。如果哪位统治者心血来潮,混同两者的区别,必定会既在治国上捅漏子,又在治军上摔跟头,“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同上)。也就是说,如果把军队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国家、朝廷,民众就会变得暴戾刚狠,温情脉脉的礼让风气就会废弛;反之,倘若将国家、朝廷的礼仪规章贯彻于军队,军人就会变成一群温驯的绵羊,尚武勇迈的精神就会被削弱乃至消失。应该说,司马穰苴的这一观点完全符合军队建设与管理的规律与特点,因此受到后人的高度重视。西汉时期的名将周亚夫整肃军容,严明军纪,以致细柳营军门挡住汉文帝的车驾,就是借鉴“国容不入军”的思想、并运用于治军实践的显著事例。

“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语言虽然朴素平白,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司马穰苴道出的不仅是治军的基本要领,更是朴素辩证法的精髓。用今天的哲学语言来表述,便是不同质的矛盾必须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任何方法,任何手段,是否真正管用,关键在于它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具有适用性。历史上,违背司马穰苴区分“国容”与“军容”的忠告,不分场合,不分条件,不分对象,用一个模式对待和处理复杂的事物,结果导致破绽百出,甚至全盘皆输的,可谓司空见惯,不胜枚举。如当年诸葛亮起用马谡心切,拔苗助长,将本是优秀参谋之材的马谡摆放到北伐前敌总指挥的位置上,混淆了参襄军务与独当一面的本质区别。结果呢,“置将不慎,一败涂地”,首次北伐中途夭折暂且不说,也害得本来可以成为优秀辅弼之才的马谡身败名裂,抱憾终天。

由此可见,避免一锅煮,防止简单化,说来容易做来难。司马穰苴能够清醒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提出“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这样高明的原则,多少表明他是真正参悟到用兵治军的奥妙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司马穰苴才受到后人的普遍尊重,而他的区别矛盾、不同对待的思想方法,也始终为人们提供着智慧的启迪和文化的借鉴。

4 军事理论

司马穰苴的兵学体系博大精深,而有关治军的理论阐述,则是其整个学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特色是提出了治军的规律,这就是强调“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司马法·天子之义》)。其根本宗旨,是要区分治军与治国的不同,要清醒地认识到两者虽都沾着一个“治”字,但彼此的差异性却是客观存在,千万不可任意混淆趋同。在司马穰苴的眼中,国家、朝廷的那一套礼仪规章万万不能搬用于军队。同样的道理,军队的法令条例也不能移作治国的工具。两者各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在国言文而语温,在朝恭以逊……在军抗而立,在行遂以果,介者不释,兵车不式”(同上)。如果哪位统治者心血来潮,混同两者的区别,必定会既在治国上捅漏子,又在治军上摔跟头,“军容入国则民德废,国容入军则民德弱”(同上)。也就是说,如果把军队的管理方法应用于国家、朝廷,民众就会变得暴戾刚狠,温情脉脉的礼让风气就会废弛;反之,倘若将国家、朝廷的礼仪规章贯彻于军队,军人就会变成一群温驯的绵羊,尚武勇迈的精神就会被削弱乃至消失。

司马穰苴的这一观点完全符合军队建设与管理的规律与特点,因此受到后人的高度重视。西汉时期的名将周亚夫整肃军容,严明军纪,以致细柳营军门挡住汉文帝的车驾,就是借鉴“国容不入军”的思想、并运用于治军实践的显著事例。 “国容不入军,军容不入国”,语言虽然朴素平白,但其中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司马穰苴道出的不仅是治军的基本要领,更是朴素辩证法的精髓。用今天的哲学语言来表述,便是不同质的矛盾必须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任何方法,任何手段,是否真正管用,关键在于它是否具有针对性,是否具有适用性。历史上,违背司马穰苴区分“国容”与“军容”的忠告,不分场合,不分条件,不分对象,用一个模式对待和处理复杂的事物,结果导致破绽百出,甚至全盘皆输的,可谓司空见惯,不胜枚举。如当年诸葛亮起用马谡心切,拔苗助长,将本是优秀参谋之材的马谡摆放到北伐前敌总指挥的位置上,混淆了参襄军务与独当一面的本质区别。结果呢,“置将不慎,一败涂地”,首次北伐中途夭折暂且不说,也害得本来可以成为优秀辅弼之才的马谡身败名裂,抱憾终天。

5 其他资料

5.1 《孙子兵法》与《司马法》

如果说,《孙子兵法》所体现的是“狭义的军事艺术”,即论述的重心是用兵之法;那么司马穰苴的《司马法》所反映的就是“广义的军事艺术”,即讨论的命题涉及到军事学的各个方面,包括军赋制度、军队编制、军事装备保障、指挥联络方式、阵法与垒法、军队礼仪与奖惩措施等等,带有明显的条令条例与操典的性质,为军队建设与战争实施的规则。二者可以形成互补,无《孙子兵法》的精妙用兵艺术,打仗便失去了种种悬念,层层变数;无《司马法》的规整用兵法则,打仗便没有了一定之规和最后底线,也就不能“以礼为固,以仁为胜”。从这个意义上说,司马穰苴的兵学理论与孙子的兵学思想相比,是毫不逊色、各有千秋的。这正是司马迁之所以欣赏《司马法》,称道其书“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史记·司马穰苴列传》)的缘由。

5.2 《司马法》

《司马法》论述的范围极为广泛,基本涉及了军事的各个方面;保存了古代用兵与治兵的原则,包括夏商周三代的出师礼仪、兵器、徽章、赏罚、警戒等方面的重要史料。此外,还有很丰富的哲理思想,很重视战争中精神、物质力量之间的转化和轻与重辨证关系的统一。对于人的因素、士气的作用非常重视书中论述了统率军队和指挥作战的经验,以及指挥员应具备的条件。同时也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某些军事制度和战争观点。它是我国古代战争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也是早期兵法理论的继承和总结,历来为兵家所重视。

根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司马法》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的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共计155篇。汉朝以后,在长期流传过程中,该书多有散佚,至唐代编《隋书·经籍志》时录为3卷5篇,列入子部兵家类,称为《司马法》,即今本《司马法》3卷5篇的原型。此书受到历代兵家及统治者的高度重视。汉武帝曾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任,秩比博士。司马迁称该书"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如其文也。北宋元丰年间,《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作为考试武臣、选拔将领、钻研军事的必读之书。由于《司马法》年代久远,散失严重,所以对于该书的真伪、成书年代、作者等问题,历代学者均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明清以来,辩伪成风,《司马法》成了一部争议极大的兵书。有的认为《司马法》是一部伪书;有的学者认为史书中的《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司马法》、《军礼司马法》是几种不同的书;有的认为今本《司马法》可分为两部分,前两篇为古《司马法》,后三篇为《司马穰苴兵法》。目前,国内学者一般认为今本《司马法》不是伪书,历史上的《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军礼司马法》均包含于《司马法》之中。作者为司马穰苴及其追论者。尽管由于该书亡佚严重155篇仅存5篇,内容不全,但它仍具有很好的军事思想和很高的军事价值。

5.3 《司马穰苴兵法》

战争中存在着“轻”、“重”两个互相制约的、也就是对立统一的因素。他说:“凡战以轻行轻则危,以重行重则无功,以轻行重则败,以重行轻则战,故战,互为轻重。”因此,在他看来,掌握战争规律的关键在于处理好“轻”、“重”两者的关系,做到有主有次,主次分明,才能抓住重点,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其次,司马穰苴的军事思想中,有着机动灵活的战术意识。在练兵上,他主张“教惟豫,战惟节”。也就是说,平时训练要从严,战时用兵要从宽、要有节制。在军事指挥上,他认为应讲究策略,不能轻重不分,要“上烦轻,上暇重”。将领的指挥只具体也就是所谓“轻”,就容易陷于繁琐;只抽象地管管战略上的运筹也就是所谓“重”,则又易流于空泛,所以,只有“轻”、“重”有节,才能指挥有度,保证战争的胜利。

再次,司马穰苴的军事思想中,还有着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战术原则。他说:“攻战守,进退止,前后序,车徒困,是谓战参。”在他看来,进攻与防御应该相互补充,前进与后退应该各有限度,队伍排列行进应该保持前后秩序,车兵、步兵应该互相倚重。他将这种互相对立与渗透的军事方法,称为“战参”,加以突出强调。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军队行动有度、强弱互补,从而立于不败之地。总之,司马穰苴以其卓著的军事活动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占据有显要位置,而其《司马法》,也成了我国军事思想史上的宝贵遗产。

5.4 田穰苴墓

田穰苴墓,位于今天的齐都镇尹家村南250米处。墓高约10米,南北长25米,东西长约38米。因长年累月的风雨侵蚀,古墓的东、北两侧陡峭,而其他面坡度较缓和。“繁花簇拥丘高起,当年司马眠于此”,田穰苴墓已在此矗立二千余年了。后人在游览穰苴墓后,写下了这样凭吊的诗句:“勇冠三军比孙武,谋雄七国似范蠡。不畏强权惩庄贾,岂惧燕晋退寇敌。难料凯旋受谗死,世代仁人为君泣”。(《悼穰苴》)在这首诗歌中,人们抒发了对穰苴不畏强权,忠耿贤良的崇敬之情。

由于田穰苴功勋卓著,地位显赫又不善于逢迎,受到了许多当朝大臣的嫉妒,昏庸的齐景公黑白不分,是非不辨,将穰苴撤了职,把他逐出宫廷。穰苴郁郁不得志,最后终于“发疾而死”。穰苴死后,他的后人将他埋在了齐国这块他曾经纵马驰骋,用鲜血保卫过的土地上。穰苴墓深深掩埋着一代忠良,这块土地因曾有这样的贤良之才而自豪。先人不畏强权,报国爱民的行为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穰苴墓畔,回忆古人的悲壮业绩,怎不叫人陷入深思和怀念之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穰苴
与姜太公齐名的军事家——司马穰苴
司马穰苴兵法 揭秘孙武和司马穰苴间的关系
春秋战国著名谋略家——司马穰苴
此人与白起、诸葛亮并列,成为兵家“十哲”之一!
中国历史上十大军事家排行榜:孙武第二谁第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