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使乡村“生态宜居”起来

如何使乡村“生态宜居”起来

         ——学习十九大报告心得体会之六

 

十九大报告第一次提出我国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它的20字总要求的第二条就是要建设生态宜居的乡村。我觉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会给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带来历史性的机遇和巨大潜力。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宜居乡村基本实现。文件指出: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那么,如何使乡村“生态宜居”起来呢?

首先,农村要严禁污染产业,发展绿色产业。一是为乡村设置禁区,阻止污染项目进入。今后乡村建设无论是农业、工业、服务业项目都要做到零污染,才能批准在乡村落户;特别要竖起一道“高压线”,防止各地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让城市污染企业向乡村转移。前些年,城市不能生产的化工企业就通过所谓的招商引资、梯度转移堂而皇之进入乡村。本来一个山青水秀的美丽乡村,突然引进了一座天天流着污水、夜夜放着臭气化工厂。打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像一个清秀俊美的处女被一个斜眼歪嘴的流氓无赖强奸了一样。真是造孽啊!二是农业产业要生态发展,走绿色、有机路子。最好不使用化肥,用农家肥、有机肥替代化肥。我当年在老家种田,由于化肥供应紧张,我们生产队买不到化肥就用猪屎牛屎和发动社员割青草柴苗作基肥,用人粪猪粪和打草皮积灰作追肥的。我认为,最好是走发展绿色循环经济之路——从种植产业到养殖产业到农村能源供应再到种植产业。种植业为养殖业提供绿色饲料,养殖业产生畜禽粪污和农作物秸秆经过沼气转化为农户能源之后的残渣,可以作为种植业的有机肥料,尽量少用化肥和农药。严禁捕捉青蛙和蛇类等庄稼天敌,利用生物链防治庄稼虫害;对农药生产要严格管理,推广使用有机农药病虫害绿色防控。大力发展家庭生态农场,用传统有机种植养殖技术与现代农业装备有机结合起来,采用近似原生态的种植、养殖方式,种植有机农作物,养殖有机禽畜。

第二,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每个地方特别是每个村庄都要把山、水、林、田、草作为一个生命环境共同体,通过治理恢复原始自然状态下的相互依赖、相互发展的生物循环生态体系,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要让全国乡村的每个村庄都成为环境美、生态好、文化浓、特色异的休闲养生之佳境。

第三,建立以政府为主,以市场化为辅的生态补偿机制。保护一方环境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维护一方生态是各级政府的神圣使命。政府要为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完善生态保护成效与资金分配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运用市场化机制对青山绿水实行补偿和赎买制度。健全地区间、流域上下游之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立生态产品购买、森林碳汇等市场化补偿制度。

 第四,增加农业生态产品和服务产品的供给。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手段,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提供更多更好的绿色生态产品和服务产品,促进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互动发展。积极开发生态有机与旅游观光相结合的美丽农业,休闲娱乐、养生养老、生态教育等旅游服务产业,创建一批特色独一无二的生态旅游示范村,打造绿色乡村生态旅游产业链。

第五,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为重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突出现象的治理。精心设计农户厕所和养殖畜禽尿粪处理,使之既干净卫生,又便于粪便收纳储存用于酿造沼气。同时,要保留维护原有的乡村自然风貌和传统的建筑风格,鼓励农民在房舍周边种植果树花卉。

第六,加强在乡村开展环保宜居宣传,让农民特别是基层干部提升环保生态意识。广大农村的基层领导和基层组织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解决农民温饱奔小康的同时,往往忽视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农民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受到的宣传教育的机会较少,缺乏环境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的理念,同时也缺乏监督环境污染的权利意识和责任意识。

        第七,建立对农村环境保护监督管理机制。目前,乡村环境保护基本上还是处于“三无状态”即无人监督、无人管理、无人执法的状态。我在老家看到,除了村里垃圾有人运走之外,村庄的环保问题从来都无人问津。好在老家是身处大山,不会有人去投资污染环境的项目,但国家批准的月潭水库的建设项目对整个库区环境生态破坏极大,将来一定会遭到上天惩罚的。那些拍脑袋的决策者、参与者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发了不义之财的包工头都不会有好下场的。

我以为,现在的乡镇一级政府不用收税、收公粮了,也无需抓计划生育了,应该转变职能,主要职责就是要管好乡村环境保护和精准扶贫了。对于扶贫,乡村组干部们都乐意去屁颠屁颠跑来跑去的要项目、要资金的,目的很明显,一是有利可图;二是可以精准地为家族、为亲友扶贫捞好处;三是即便的确真的为贫困户扶贫了,自己也落了个好名声,何乐而不为?但是,环境保护就没有干部愿意去管了,都怕得罪人了。所以,乡村出现了“垃圾遍地是,农膜满地飞,污水到处流,青蛙任人抓,动物被人捕,河鱼被人炸”的破坏环境乱像。

客观地说,由于农村地大面广,居住分散,环境污染与破坏环境行为经常发生,单靠县级的环保局几个人是根本管不了的;再加上地方政府的地方保护主义行为,环保职能部门在监管或执法时也是力不从心,有苦无处诉说的。目前在农村也缺乏公众参与环境监督管理的机制、途径与基础。所以,我认为以自然村为单位建立乡村环保监督机制,由群众推举本村的退休干部、退休教师、有威望的乡绅、在校学生等组成环境保护监督小组,发动全村公民参与环境保护,监督环境保护。

 总之,建设美丽宜居的乡村是造福于亿万农民,惠及于千万国民,福荫润泽于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的千秋功业。虽任重道远,困难重重,但我坚信:一个“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的中国一定会在地球的东方生长出来的!

 

                         默灵完稿于201835日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加强福建农村水质污染监管的建言
美国人怎样守护他们的家园
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加快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将构建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环境监测“一张网”
我区农业及农村环境保护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
关于我市农村环境污染整治的调查与思考
论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保护-论文-考试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