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尸+从”非那“怂”
userphoto

2023.06.13 黑龙江

关注

来源:解放日报 作者:张文忠/夏军 日期:2023-06-13

■张文忠 夏军

“这人真是太怂了,简直是个大怂包。”且住,盯着这几个字看上几秒,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对劲?“没有吧。网络、报纸上都是这样写的呀。”

实际上,这里的两个“怂”字都用错了,应该写“(尸+从)”(sóng),即表示“软弱无能”的意思,含有讥讽的语气;“(尸+从)包”特指“软弱无能的人”。

那么,这个“(尸+从)”字是从哪里来的呢?一看字形,我们凭直觉可以大致猜到,这是一个以“尸”表意、以“从”表音的形声字。“尸”在这儿表示的不是“尸体”,而是指古代祭祀时代表示鬼神接受祭祀的活人,“尸位素餐”就与此有关。

大概是因为祭祀同死亡脱不了干系或者与特定人体部位有关吧,有些从“尸”的字就罩上了一层不洁、不雅的气氛,如屎、尿、屁等,继而还引申出有点“丧”的“(尸+从)包”。

“(尸+从)”字的面世不算久远,大概在明代才出现。而表示“软弱无能”的“(尸+从)”可能来源于某种方言,但现在大有星火燎原之势,火遍了网络,火遍了全国。

再来看“怂”字,这个字可就古老得多了。东汉《说文解字》中就有其身影:“怂,惊也。从心,从声。”它读sǒng,表示“惊惧”的意思,可能是今天“惊悚”的本字。“怂”字现在用得比较多的是“怂恿”之意。

那么,声调不同的“怂”字怎么会鸠占鹊巢,在网络甚至编校甚严的纸媒上霸占着“(尸+从)包”的大位呢?

事实上,“(尸+从)”字在20世纪80年代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生僻字。发布于1988年的《现代汉语常用字表》(收录3500字)和《现代汉语通用字表》(收录7000字),都不见它的踪影;就连距离现在最近的公布于2013年的《通用规范汉字表》(收录8105字),也没有它的一席之地。这就难怪了,通行的几种汉字输入法的字库中都没有将“(尸+从)”字纳入其中。

“(尸+从)”字“无字可打”的尴尬,逼得写手们、编辑们眉头一皱,用音近的“怂”字来救急。不是不想用同音字,而是“(尸+从)”字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sóng”音节中是独苗一个。同时,“怂”字从心,“软弱无能”也能反映在心理上,让用“怂”代“(尸+从)”的小白们更加心安理得了。

这样救急的权宜之计用多了,便似乎有了积非成是的势头。要想扭转这种将错就错、误导读者的局面,只有将这个使用频率越来越高的“(尸+从)”字从生僻字动态调整进通用字的“朋友圈”中,收入常用汉字输入法的字库中,让人有“(尸+从)”字可打,才能逐步正本清源,回归“真身”。

(作者分别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出版与传播系主任、上海市黄浦区教育学院期刊编辑部编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00个生僻字(50个超级复杂的汉字)
通用规范汉字中常见容易读错的多音字(第7辑) ●济
这三个汉字加起来共123个笔画,看看你认识吗?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环”字遇险记》2
中国最难认的24个汉字
做人不要太软弱无能,软弱过度会让人欺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