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林语堂:漳州大山走出的一代文豪

   林语堂:漳州大山走出的一文豪
  一一兼论漳州林语堂父母亲合葬墓地风水

 赣州风水养生堂 曾祥裕
(QQ175613195,电话13766307454)
11.8曰赣州举办杨公风水古法学习班 




  在民国时期涌现出来的中国文学家 中,林语堂与鲁迅一样名传后世。我喜读林语堂的《吾国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等著作,从中感受到他文笔的温润细腻以及文风的幽默。我很赞同他读书的姿态:"世上无人人必读的书,只有在某时某地,某种环境,和生命中的某个时期必读的书。"
         我在漳州参观云水谣返回市区路中见到林语堂纪念馆,顿时触电样,心灵激活,疲倦消失,决定第二天无论如何也要去朝拜。
      2016年10月18曰,漳州天空阴沉沉,下起小雨。
       我驱车来到芗城区天宝镇林语堂纪念馆。
       “天蓝水碧,十里蕉香”,我从东门入园,拾阶而上,独行在林荫山路中,峰回路转,宁静空旷。
     走进林语堂文化园,不时可以看到一尊尊有关林语堂人生轨迹的群雕:我在雨中静立在名为《山乡孩子》雕塑前,遥想一个山乡孩子走出大山,赱向世界文坛,这是一条多么艰辛之路呀!但"书山有路勤为径",天道酬勤!
     出生在大山中的林语堂,童年生活在在被称为“中国坂仔香蕉之乡”的平和县一个比较贫穷的家庭里,但家乡的自然山水风光,给年幼的林语堂带来无穷的愉悦。家乡民风淳朴,焦林风光旖旎,这一切都给年幼的林语堂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林语堂自称为“山乡孩子”,可见他对家乡的眷恋。

      我这次走进漳州平和大山后,才真切感受着林语堂的家乡情结,陶醉在他描绘的、直叫他一生眷恋不能忘怀的青山绿水之美境中。

       他在散文《我的家乡》中深情抒怀:"
        我是漳州府平和县的人,是一个十足的乡下人。我的家是在崇山峻岭之中,四周都是高山。
        家乡的景色,是我在纽约的生活时所梦寐不忘的。生活在纽约的高楼大厦之间,听着车马喧嚣,恍然若有所失。我经常思念起自己儿时常去的河边,听河水流淌的声音,仰望高山,看山顶云彩的变幻。
       可能是老年人思想较近乎自然,而儿时家中自然的环境,也使我喜欢老年人。我觉得人是最难对付的,大家闹,大家气,争权夺利,难免要得精神衰弱病。儿时我常在高山上俯看山下的村庄,见人们像是蚂蚁一般的小,在山脚下那个方寸之地上移动着。后来,我每当看见人们奔忙、争夺时,我就觉得自己是在高山上看蚂蚁一样。
       一个人在儿童时代的环境和思想,和他的一生有很大的关系。我对于家乡的环境所赋予我的一切,我都感到很满意。"

      我在弯曲的木栈道上约赱了半个多小时,才从香蕉林转至林语堂纪念馆,其位于一座小山包上,远眺四周蕉林掩映,满目翠绿。

        这座依山矗立的建筑拓有5 层平台、81级石阶,层层推进,级级攀高,气派壮观。有资料介绍,5 层平台标志语堂人生的5 个阶段,81级石阶则与先生的享年(1895.10-1976.3)相符。
       纪念馆前,安放一尊林语堂先生的塑像,由中国著名雕塑家李维祀教授设计制作。林语堂的塑像展示在我的眼前。他手拿着惯用的烟斗,静静地坐着,脸上带着微笑,仿佛在对我说,“生命的目的是要真正享受人生。”  是呀,我们都是人生的过客,天地之间蜉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命长不过百岁而己。如何提升人生品质 ,不致于庸庸碌碌、窝窝囊囊草草了却这一生?
        每个人先后天生活环境不同,所受教育程度不同,个人开拓进取精神境界不同,事业发展平台不同,这些都决定各人命运不同。所谓"人上一百,形形色色"。
        我边走边想,来到林语堂纪念馆 ,其主体为二层环型建筑,正面古色古香,环型结构却近于西化,正如门口的对联所写“两脚踏东西文化”。馆内展示各种版本的林语堂著作200多部,不同时期照片100多幅,还有林语堂手迹、使用过的物品等。纪念馆从建筑设计、馆名题写,到塑像雕刻皆为中国一流专家所创作,展现极高的艺术水准,堪称“名人名馆”。

  我算得上林语堂作品的粉丝,今日有幸看了他的纪念馆,对他生平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林语堂,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硕士,莱比锡大学语言学博士。回国后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国际笔会副会长等职。
       林语堂于1940年和1950年先后两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曾创办《论语》《人世间》《宇宙风》等刊物。作品包括小说《京华烟云》《啼笑皆非》。散文和杂文文集《人生的盛宴》《生活的艺术》以及译著《东坡诗文选》《浮生六记》等。林语堂1966年定居台湾。1976年在香港逝世,享年80岁。

  林语堂博学多才,著作等身,“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在文学、历史、语言学和对外文化交流等众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曾任国际笔会副会长,其小说《京华烟云》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在文学界和学术界都拥有崇高地位,产生深远影响。

       林语堂是从漳州平和大山走向世界的文学大师,是漳州的骄傲,中国文坛的骄傲。   
         
  我参观林语堂纪念馆后,走向左侧一小门,步入一条鹅卵石小路,便可见到林语堂父母的永居地。这是一个朴实无华的墓地,掩映在芭蕉树下,杂草丛中,墓体长方形 ,墓盖为棱形,墓碑位于墓体后面,碑文红字。左侧墓体呈现一条竖直裂缝。我恭敬对墓主行鞠躬礼后,环顾四周,其处群山环抱之中,后山为北山,朝应峰呈金形,右水倒左,坐穴为子山午向兼癸丁。

      我认为,林语堂成功在于从小得益父母亲悉心培养,为他营造了良好读书环境,让他走出大山,一步步迈入更高层次的学术殿堂,学贯中西,成为留芳百世的文学大师。由此可见,影响人生成败的环境来自于自然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利器。 

相关链接:林语堂经典语录

  ·人生的大骗子不是两个,而是三个:名、利、权。

  ·人生在世,幼时以为什么都不懂,大学时以为什么都懂,毕业后才知道什么都不懂,中年又以为什么都懂,到晚年才觉悟一切都不懂。

  ·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人类之足引以自傲者总是极为稀少,而这个世界上所能予人生以满足者亦属罕有。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没有女子的世界,必定没有礼俗、宗教、传统及社会阶级。世上没的天性守礼的男子,也没的天性不守礼的女子。假定没有女人,我们必不会居住千篇一律的弄堂,而必住在三角门窗八角澡盆的房屋,而且也不知饭厅与卧室之区别,有何意义。男子喜欢在卧室吃饭,在饭厅安眠的。

  ·人生在宇宙中之渺小,表现得正像中国的山水画。在山水画里,山水的细微处不易看出,因为已消失在水天的空白中,这时两个微小的人物,坐在月光下闪亮的江流上的小舟里。由那一刹那起,读者就失落在那种气氛中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再有人问你平和哪里好玩,你就把这份平和旅游景点大全发给ta!
近幽者默:林语堂传
林语堂品白芽奇兰
中评镜头:林语堂漳州故居收录精彩人生 - 中评网
隆庆古村
平和记忆:林语堂父亲是我爷爷的恩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