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际太极杂志]太极推手大师——刘继发

本文原于2012年4月发表于国际太极杂志<TAI CHI CHUAN>,作者麦克.艾克顿,是英国吴式太极拳与气功协会的高级讲师与创始人,协会荣誉主席李立群。由刘师傅的学生进行翻译和整理。

This artical was published on the international magzine TAI CHI CHUAN, Spring of 2012, by Micheal Acton, recent 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master Liu's students. Micheal is the senior instructor and Founder of Wu Shi Taijiquan And Qi Gong Assoc UK. Honorary Chairman: Dr Li Li Qun.

www.wutaijiandqigong.co.uk

For English Readers, please find the link to origin article at the buttom





在最近一次去上海的旅行中,我第一次见到了刘继发师傅。当时我是去见我高龄且已退休的太极拳和气功师傅,李立群大师。刘师傅和李师傅都是马岳梁宗师的徒弟,并且都在上海“鉴泉太极拳社”有德高望重的地位。刘师傅一直对上海的吴式太极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而且他还被公认为吴式太极推手的专家。推手,是一种超越了太极拳其他领域的联系,将太极拳定义为了一种武术。

在一个寒冷的12月早晨,我在多年来跟从李师傅学拳的公园遇见了刘师傅。刘师傅和他的学生以及李师傅的学生来到了公园。他是一个热情、友善的人。在正式介绍之后,我们开始聊天。他跟我解释了他和李师傅、马师傅之间的关系,而且告诉我他已经知道我的背景及对吴式太极和气功执着的修炼。他让我打快拳给他看。我就打了慢拳和快拳。他很高兴,还竖起了大拇指。我们继续推手,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他试探了我的技巧并向我展现了他非凡的推手技巧。



刘继发师傅在公园练习


他的推手难以置信地轻柔、反应迅速,而且他的粘连,跟随技巧都是顶尖的;加上他非一般的擒拿技巧,跟他推手是一项让人敬畏的挑战。作为他的对手,敢说他的技术水平、精准度和灵敏度都让人称奇。虽然我已经完全失势,他还善意地为我保留颜面(因为当时周围有不少人驻足观看)。尽管如此,他对我的推手还感到满意。和别人推手,尤其是和已经达到了这样高水平和境界的人推手,总是让人感觉如沐春风。经过多年的观察,在真正的大师身上,都透着这种安逸、平和,尤其如马岳梁宗师、我的师傅李立群和现在的刘继发师傅,连他们的攻防转换都透着深深的宁静,而这宁静造就了高水准的推手。他们的听劲、懂劲的能力,控制各个关节、脊椎和“中心”的能力都极其高超、轻柔、微妙,直到最后一刻才让人发现。通常他们都显得不费吹灰之力,且能四两拨千斤。

在笑声和欢乐中,我们在公园里结束了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我才慢慢领略到开心大笑是刘师傅最可爱的特点。他将此归功于多年的太极练习和因“以拳会友”而相识的朋友们。他还说快乐和笑声是滋养我们的生命能量(养生观)和保持年轻的关键因素。刘师傅邀我称其为兄弟,太极拳的师兄,因为我是李师傅的徒弟,所以同刘师傅一样是上海吴式太极拳的第五代传人。不过刘师傅解释说,他的师傅裴祖荫师傅本来是吴鉴泉的学生,后来被叫拜马师傅为师,因此刘师傅也由第四代传人变为第五代传人。

刘师傅告诉我他跟李师傅也非常熟稔,常在一起练拳。李师傅跟裴师傅很熟。因为他们之间关系很好,而李师傅又不能再教我,刘师傅说他很乐意在我以后的太极拳发展上帮助我。显然,这是一个让我无法拒绝的邀请。最后,我们和刘师傅的徒弟、李师傅的徒弟吃晚饭,还一起去了吴鉴泉宗师、吴英华宗师和马岳梁宗师墓前拜见以表我们对前辈大师的尊敬来作为行程的结束。那天绝对是我的幸运日!



刘继发师傅与麦克.艾克顿拜祭马岳梁宗师与吴英华宗师




今年八月我带我两个高级班的学生再次来到中国拜访刘师傅。他热情地招呼我们,而且还慷慨地倾囊相授。一天上午,练习之后我们聊了好久。我想进一步了解他的第一位师傅,裴祖荫,和他自己学太极拳的经历。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吴氏太极拳马岳梁宗师与吴英华宗师及其入室弟子。 (由左及右,由后至前)李立群师傅在第二排第二位,裴祖荫师傅在第二排第四位,刘继发师傅在第一排第二位。


他告诉我,他第一次遇见裴祖荫师傅(1917-1986)是在1964年在他家附近的公园里。他们发现彼此其实住得非常近。裴师傅那时是马岳梁师傅的徒弟。当时,刘师傅做各种运动,包括西方的拳击和练了两年的杨氏太极拳。裴师傅叫刘师傅学吴式太极拳,于是刘师傅开始每天在公园跟裴师傅学习基础功夫。这是传统的方法,也是测试耐性和诚心的办法。刘师傅认为裴师傅在吴式太极的历史上是最有意思又有些独特的人物,因为裴先生在吴鉴泉门下学过四年,是当时吴鉴泉在三十年代的上海开设太极拳社招收的第一批学生中最年轻的一个。那二十几个学生都来自当时上海的富裕阶层,裴先生是其中之一。在拜马岳梁为师之前,裴先生还跟吴鉴泉的长子吴公仪先生学过拳,裴先生称其为“大哥”,关系如同手足、刘师傅告诉我,裴先生吸收了三位宗师的教益,这使他深谙太极微旨,技艺炉火纯青,在上海吴式太极的历史中有独特的地位。



裴祖荫师傅进行教学


刘师傅告诉我吴鉴泉教授过三种拳架。第一种是“方架”,他教了他的儿子。裴先生也学过这个拳架并且教给刘师傅的也是这个拳架。第二种拳架是“圆架”。最后是“快拳”,刘师傅说是杨露禅传给吴全佑,吴全佑再传给吴鉴泉,吴鉴泉再传给他的两个儿子吴公仪、吴公藻,女儿吴英华和他的入室弟子马岳梁。这是原始的拳架,只秘传给家人及亲密的弟子。马师傅后来因快拳闻名,他表演和教授快拳。在中国快拳一直密不外传,直到1986年第一次公开展示。刘师傅还告诉我吴公仪到香港之后教授了几位徒弟快拳,不过他更注重教“方架”。如今在海外,“方架”被当做吴式家族的拳架在吴光宇(Eddie Wu)领导下的国际范围的吴式太极拳社教授。在国内,“圆架”的慢拳作为吴式太极拳的表达形式更受青睐,而吴英华宗师的拳架至今仍被认为吴式太极拳测试的标准。快拳在海外的吴式家族失传了,据我了解,在现代的吴式太极拳的方架中,快拳无法识别或承认。刘师傅告诉我,方架是设计来锻炼“刚劲”,而圆架是设计来发展“柔劲”。刘师傅演练了他从裴师傅那里学的方架拳架,虽然我对此拳架很熟悉,但是其中还是有我从未见过的非凡的精细和内功。这套拳架在中国国内已不多见,刘师傅可能是真正了解其用法和特点的几位大师之一。刘师傅认为吴公仪宗师可能在香港将动作更加标准化了,以方便数量众多的学生教学,然而这样或许改变了拳架的“味道”和一些原本的特性和技术。

当我问刘师傅关于裴师傅的教学方法时,他告诉我裴老是位非常随和的老师,他教拳不急不躁,总是在确定每一个动作都被充分理解并熟练之后才会接着教下一个动作。裴师傅对每一个动作都做到详尽解释,并展示其运用和变化。三年后,刘师傅已达到不错的水平,裴师傅不但喜欢刘师傅还肯定了他的天赋。他让刘师傅做老师开始教拳。裴师傅于1986年去世,刘师傅就跟随马岳梁和吴英华两位宗师继续学习太极。刘师傅对他的第一位师傅裴祖荫表达了他深深的感激和崇敬之心。



裴祖荫师傅与他学生们,刘继发师傅是最中间的那位




显然,刘师傅从与裴师傅的深交中受益匪浅,并且受惠于裴师傅从三位前辈吴鉴泉、吴公仪和马岳梁大师获得的知识。除了马岳梁宗师和吴英华宗师,这给裴师傅在跨越吴式太极拳的现代演变中独特的经历。

在我与刘师傅的谈话和练习中,他提到关于推手艺术的几个必需理解的关键性原则。他解释,第一,在学习和练习太极拳过程中,尤其是推手,道德品质和诚实正直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推手的练习,它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性格和不同对手的个性。推手,因此也可以是一个人了解自己的工具。刘师傅说,武术背后的道理对中国很重要。他说,如果没有正确的心态和正直的品行,一个人的太极拳很难有高水平。他的意思是,你必需有良好的意愿以达到“太极之道”,并且能够在日常的社会事务中、家庭中以及合作中表达出来,从而让你的太极兄弟姐妹受益。这种态度在学习和教授中都很有价值,而我发现在西方这种态度显然缺失了。

刘师傅解释说,推手中的每个时刻都不是争输赢的比赛,而是一个了解更深刻、更深远东西的机会。这方面的训练让太极拳在武术中有了独一无二的地位,因为它要求你修炼出一种特定的心态,这种心态才是成就这项艺术的关键。它在训练中被最简单表达为“静”。无论是作为养生的练习还是武术的练习,“静”都是太极训练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刘师傅说,为了真正的成长必须培养“静”。他特别强调动作是从静中来的,所以静是练拳和推手里决定性的因素。静可以让你听劲、懂劲。静可以让你克服要去对抗的这种阻碍——这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状态;静还可以让你“粘”住对手。这包含了太极拳决定性的原则:“不丢、不顶”。这是非常难做到的,因为当我们遇到力量和进攻性的意识时,我们习惯性且本能地回去用力、去抵抗。着需要特别的心态和性格,还有长久的时间投入和内省修行来达到,因为所需的技术有违直觉。刘师傅说,功夫成就了的标志不仅在于拳技里“静”的水平,还在于良好的品行。



刘继发师傅在向高级教练班教授太极要领


刘师傅演示了从太极原则中最阴的“静”中如何训练出阳。先柔后刚,阳从至阴中生。到一定阶段,武术的外在表现会自然而然迅速转换为各种技巧,甩、打和假动作等,但是这些都必须又回归于“静”。只有通过修炼第一阶段,第二阶段才能真正出现——这是能够在保持内在连接的同时从一种状态转化到另一种状态的能力(从阴到阳,再到阴)。这就是推手要训练的能力。它需要大量“智慧”的练习先来克服你的抵抗和心态,然后再学习如何“听”对手的劲、方向和意图,最后才学如何在保持内在平静的同时去懂劲并恰当反应。

大多数武术的训练策略是教授特定的动作以适应特定的进攻,然后通过重复的方式来训练一些招数。吴式太极拳专长于根据每个进攻自身的优点和特性来懂劲。它要求你先学会一系列防守原则,同时保持非常放松、中和、粘连并且跟随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通过挖掘了进攻的局限的防守反应。在此种情况下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变化,不限于某种固定模式。自然或本能出现的反应变得比较抽象,没那么按部就班了。这的确是高水平太极推手的一个特点。经典的比喻是如水一般轻柔流动,无形却又有无处不渗透的力量。这是采用简单又有吸引力的想法,不过它不容易达到,它在传统武术之外。然而它是深深扎根与所有的原则中,而懂得这些原则是推手练习的核心。



刘继发师傅演示丹田锁敌的技巧


刘师傅进一步阐述了以下主要原则:
“迈步如猫行,用劲如抽丝“;培育丹田是所有动作的关键;“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先到”;最后,“借力打力”。没有这些原则就没办法做到太极推手。刘师傅强调,开始训练要慢,让时间慢慢建立对这些重要原则作为战略的理解。





上海吴式太极推手的特点是五招左右的单手手式,十三招核心的双手手式和五招核心的步法。正是这些活跃动作的词汇或者体能知识被运用于培养防守的基本功。刘师傅能够展示十三式的运用,自然地演化成无数变化的甩、推和锁的技巧。他脚下功夫也很有创意和灵敏,他超出通常的横扫的方法展示了腿脚不仅可以有策略地行进,还可以用于打击和捕获的进攻以产生破坏性的影响。这是太极训练很少涉及的领域。

刘师傅除了精通于各种推手外,同时拥有独特的个人技巧。首先,他能够改变自己的形体以顺应对手的不同位置、力度和体型。我这样说,并不只是指避开或退步,他有一个独特的、我本身没见过的能力,就是能够把胸部两侧分别下沉,甚至是任意地使他们缩小或扩张。他可同时控制上半身下沉和下半身扩张,反之亦然。他把这些技巧应用在推手上,以改变形体和化劲。他还运用传统太极拳不常见的战略,把身体往后倾斜,尽管这仍然属于方架或兵器套路,只是与吴英华的圆架有所不同。他的“变形”能力让他使对手充气和消气,把对手弹开,或是先把对手引过来再被抛开。他还能透过他的手臂、关节甚至整个躯干做到这些。这神秘莫测的推手技巧已是很难见到了,但在中国,它是一种被高度推崇的技巧,而且根据我的了解,这也是太极拳里一种独特的技巧。刘师傅结束如何将开合与呼吸配合以达到这奇特的效果,我得说,是我们很少人能够做到的超级松软的身体。刘师傅说,呼吸,在练拳和推手中都非常重要。的确,控制呼吸和丹田对达到高水平的拳架和推手都很关键。刘师傅指出吸气和呼气是可以在松劲和发劲时互换的,这是和本能相反的技巧,除非你已经达到很高水平并且有师傅指导,否则我不建议大家自己做尝试。



刘继发师傅展示推手技巧


刘师傅的关节、肩膀和腰胯有过人的灵活性,可以独立的化力。这不是简单要求有序的松开关节和卸力的折叠能量,而是更复杂的控制着脊柱和关节,特别是腕、肘和肩以及整个上肩胛带,包括肩胛骨。事实上,吴式太极专注于通过松开关节来中和、吸附与借力技巧,这偶尔会引来批评(尤其是吴英华所演练的慢拳圆架)说转腰不够,指它有别于传统认为力从腿生,由腰胯劲来控制,并透过腰部旋转幅度中和或借力。吴式太极的“小圆圈”并不仅仅是小步子和较短的臂距,而是关节内的小圆圈中和能力。此外,一旦懂得将丹田作为重心协调力量,气沉丹田,甚至有时能“内转丹田”,即一种我只有在资深的大师身上见识过能将气向上升的独特技巧,转动丹田时甚至可以没有显著的骨盆旋转。腰胯必须保持松开和活动,尽管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稳定。有趣的是,在进阶高级的吴式推手,双推手基本的掤,捋,挤,按动作主要靠身体中正,保持肩膀正对对手。这里用于借力与化力的小圆圆和运动矢量方向就不是通常在太极和推手中见到的典型的水平、靠腰部和躯干转动的大圆圈了。

刘师傅擒拿或封锁关节方面的造诣深厚。他解释说,随手的手臂和身体上的不同位置或导致不同形式的封锁。这可以通过不断的实践、自我审视和改进,达到不止于听劲和懂劲技巧层面,而是转化成能力,套用理疗的用语,“触诊”关节或某块区域,创造“瓦解”或“封锁”,从而让你控制对手的关节甚至中心。柔软度和对解剖学的认识会对此有帮助。刘师傅能透过关节甚至肌肉群做到,这让他能够控制你的中心还能把你拉近或者推开。刘师傅学过针灸和推拿按摩,他知道这些都进一步提升了其推手和擒拿的技巧。



刘继发师傅在襄阳公园向年轻的学生详细讲解太极拳架要领


不是所有的大师都是好老师,即使是懂得传授其知识的师傅亦必须依靠学生自己愿意听、体验和学习。我很幸运地遇到了刘师傅,一位与我师傅李立群同样优秀,能够展现和清楚解释其技巧的好老师。刘老师的耐心和风度,会感染你来参与和学习;他的个性和知识,会让你对太极拳的技巧惊叹不已。刘师傅总是面带微笑和保持心情快乐,开放和慷慨的表达自己。对于太极作为武术那古老和源远流长的根源,刘师傅是一个重要连接。能够称他为我的师兄,是我的荣幸。我将很快回到中国以花更多时间与刘师傅一起切磋。正当我为了师傅的退休而变得眼前变得漆黑一片,在东方出现了另一道曙光引领我继续对太极的修炼。感谢您,大师兄刘继发。

悦太极悦健康

悦太极转载网络文章 欢迎发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话吴式太极明师刘继发先生及丹田劲演示
吴式太极拳名家刘继发老师讲解太极推手中丹田劲的运用
环水村太极刘任海
不是你练太极拳,而是太极拳练你
杨氏太极一百家(四):松沉第一崔毅士
太极凌晚桂 劲节卷寒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