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中医之肾与西医之肾

论中医之肾与西医之肾

肾脏是中医脏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现实中,人们往往混淆了中西医有关“肾”的概念,本文试图从中西医不同方面分析肾之功能,并以“大肾”、“小肾”区别之,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医“肾”的功能。

中医生理认识:

中医之“肾”是五脏之一,有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源、先天之精的说法,其主要功能为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和水液代谢。肾主骨生髓,外荣于发,开窍于耳和 二阴。在志为恐(惊),在液为唾,在五行为水,肾与膀胱为表里。肾中藏有元阴元阳,元阴属水,元阳属火,故肾 又称为“水火之脏 。”中医学认为其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素问·脉要精微论》曰:“腰者,肾之府 。”

1.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

肾对精气有闭藏的作用,精气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种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肾中精气的主要生理效应是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和逐步具备的生殖能力。《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 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七八 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身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明确指出了机体生、长、壮、老、已的 自然规律与肾中精气的盛衰密切相关。

2.肾主水

肾主水液,主要是指肾中精气的生化功能,对于体内津液的疏布和排泄,维持体内津液代谢的平衡,起着极为重要的调节作用。

3.肾主纳气

肾主纳气就是肾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作用,正是有肾纳气和肺吸气,这一进一出的相互协调,才能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类证治裁》曰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 ,肾气充盛,则 吸入之气可下纳于肾,呼吸均匀和调。

4.主骨生髓,通于脑

《素问·宣明五气篇》曰“肾主骨”,《素问·阴阳应 象大论》曰“肾生骨髓 。” 肾主藏精,而能生髓,髓居于 骨中,骨赖髓以充养。肾精充足,则骨髓的生化有源, 骨骼得到髓的充足滋养而坚固有力。“脑为髓之海”, 脑髓又赖于肾精的不断化生。

5.肾在志为恐,其华在发,开窍于耳及二阴

肾阴充足则头发滋润乌黑;还管着耳朵和大小便功能的正常发挥。中医的“肾”包括西医所说的生殖、呼吸、骨骼、造 血、内分泌等多个系统的功能,故以“大肾”命名之。

西医生理认识:

在西医中,肾脏是泌尿系统的组成器官之一,是人体的主要排泄器官,对于保证机体内环境稳定,使新陈代谢得以正常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尿的生成

血液流经肾脏,其中除细胞与大分子蛋白外的大部分血浆成分,通过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基底膜及足细胞裂孔膜构成的滤过膜滤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在流经不同节段肾小管的过程中,通过尿液的浓缩和稀释,最终形成终尿,汇入肾盂,排出体外。

2.排泄代谢产物

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多种废物,绝大部分代谢废物包括尿素氮、肌酐、尿酸等,通过血液进入肾脏,经肾小球滤过或肾小管分泌,随尿液排出体外。

3.维持体液、电解质平衡及体液酸碱平衡

血液中的水和电解质通过肾小球滤入原尿;原尿中的水和电解质在流经不同节段肾小管时以不同的比例被重吸收,同时部分电解质将被分泌入管腔。通过肾脏的尿浓缩与稀释过程,维持机体水、电解质以及酸碱的平衡,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4.内分泌功能

①分泌肾素、前列腺素、激肽,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激肽-缓激肽-前列腺素系统来调 节血压。②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刺激骨髓造血。③活化D3,调节钙磷代谢。④为许多内分泌激素如胰岛素、胃肠激素等降解场所。当肾功能不全时这些激素T1/2明显延长,从而引起代谢紊乱。⑤肾外激素如甲状旁腺素、降钙素等的靶器官。可影响及调节肾脏功能。

   不难看出西医肾脏较中医肾脏的功能范围大大缩小,我们以“小肾”命名之,以作区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养生科普』中医讲“肾为生命之根”
人体“九大”系统之三——泌尿系统(女性肾虚)
中医对肾功能的认识
从中医肾之功能谈肾阳(命门)的实质探讨
认识天癸
中医“肾象”来治西医“杂病”,没想到竟有这些套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