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用微课程教学法翻转课堂的老师看过来……
      今天早晨,老婆大人发了一个故事给我,读后感到:实验微课程教学法的老师们应该从中发掘出很有价值、但平常不为我们重视的东东来。
      故事是以微信中的图片形式出现的,无法链接,只好一张一张截图下来再传。好在surfacebook还很好操作,无需鼠标,动动手指也能搞定。下面,先把故事图片传给老师们分享:



























      这个故事非常有意思,推荐给大家一读。
      我想,教育人有教育人的读法。从这个故事中,不仅要读出浮在表面的中西方家长教育的差异,不仅要读出隐藏在民族心理深处的理性与感性的差异,对于教育人来说,也许,应该从小男孩解脱困境之后“兴奋大喊”“奔向草原”中读出成就感体验对孩子发展的重要意义。
      实验微课程教学法,要的就是重视学生学习成就感体验的态度。要知道,没有成就感的学习对孩子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孩子会对没有成就感的学习感兴趣,更别谈持续性的兴趣。即使成就很优秀的考入北大清华的学生,也不乏跳楼者。
      尤其参加3.28教学的教师,真的要好好重视通过搭建“脚手架”(scaffold)的方法,让孩子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就感。顺便说一下,不知哪位大陆学者故弄玄虚又十分糟糕地把Instructionalscaffolding翻译为“支架式教学”,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搞得大家一头雾水,实在猜不透那个“支架式教学”的宝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其实,就是搭建“脚手架”的方法。“脚手架”搭到多高,学生就能爬到多高。星海学校陆纪燕因此发出感言:
      你愿意让学生走多远,学生就能走多远。
      这话很有哲理,就是平平凡凡的中小学教师基于实践感悟到的深刻道理。
      其次,参加微课程教学法实验的教师应当努力做那故事中的家长,遇事要理性,发火是无能的表现,确实也无济于事,这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都有切身体会。所以,遇事想办法,是微课程教学法倡导的职业常态。久而久之,智慧便成“源头活水来”。所以,推荐大家读一读这个故事,让我们告别把责任推向学生素质的负面心理,做一个具有“正能量”(积极健康的心理)智慧的老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打造海韵育人新高地 ——青岛市黄岛区海之韵小学兴校探因纪略
系统设计:教学模型成为教学现实的桥梁——信息化教学应用模式研究报告(4)
略论《新维英语》故事教学模式探索 - 中小学教学资源网
搭建恰当的脚手架
从大脑研究和教学法原理看设计有效学习环境的10条核心原则
教学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