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有餐厅半数顾客“自带酒水”

  业内人士说,目前较通行的做法是允许消费者自带酒水但收取一定服务费。/晨报记者 陈征

  毛蚶、三文鱼、鲜榨果汁、自酿米酒……品种丰富的各种食品全都被沪上消费者带进了饭店。沪上餐饮企业和餐饮烹饪行业协会透露,自从上月最高人民法院明确餐饮业“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属霸王条款,消费者可请求法院确认相关条款无效后,沪上不少饭店“自带酒水”的比例一下子从5%升至30%,甚至碰上消费者自带小菜的情况。

  在面对“禁止自带酒水”和“包房最低消费”这两个问题时,是应该坚持市场化的操作方法,由市场自己来调节,还是由饭店和消费者双方本着契约精神,饭店当杜绝霸王行径,消费者也不该过度解读相关法规。

  防客人带菜为规避风险

  “自从高院上个月‘发声’之后,很多会员单位向我们反应情况,我几乎天天接到电话。”

  昨天,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金培华介绍说,“有饭店反映,最近碰到有客人把毛蚶、三文鱼带进饭店吃。”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娟娟说,饭店方面透露,有一桌客人把自己家里烫好的毛蚶带进饭店吃。还有一次,几位客人进到包房,点了几个菜,冷菜刚上好,客人就从包里拿出超市里买的三文鱼,还有芥末等调料,一起摆上餐桌,旁若无人开吃起来。陈娟娟说,从食品安全的角度看,这种做法很不安全。

  协会人士表示,禁止消费者自带酒水,从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规避食品安全风险的角度考虑。据介绍,现在餐饮企业基本都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越来越重视食品追溯系统的建立,力求把食品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

  有饭店一半客人自带酒水

  目前,本市共有社会饭店5万多家,属于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会员的有将近5000家。据透露,在上月高院表态之前,本市餐饮业“自带酒水”的占比约为3%-5%;在高院表态之后,据业内估计,这个比例已大幅升至20%-30%。“我们原来规定自带酒水收取一定服务费。”苏浙汇一位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原来他们餐厅自带酒水的比例10%都不到,但自从上个月高院表态之后,他们不敢再收“开瓶费”,自带酒水的比例一下子蹿至50%,也就是说现在来店里吃饭的客人近一半都会自带酒水。

  这位负责人还说,在20世纪90年代,酒水的营业额可以占到饭店总营业额的18%左右,这个占比基本是餐饮业的行规。但是现在5%的占比都没有。

  业内人士介绍说,与2000年左右的200%-300%的酒水毛利相比,如今饭店的酒水毛利早已不同于往日,近几年差不多已降到60%。酒水毛利的下降受多重因素影响,现代人的健康诉求、生活习惯改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酒驾查得严、高档商务宴请减少,也是令酒水毛利下降的重要原因。

  饭店“不敢”收最低包间费

  此外,在高院的“表态”之下,一些饭店已“不敢”向顾客收取最低包间费。据了解,在陆家嘴国金中心有一家饭店,原本最低消费4000元的一个包间,现在只收取客人1000元。经营者透露,“我们每个月最低也要给服务员3600元工资”。

  市餐饮烹饪协会透露的一组数据显示,2013年,协会对本市各业态、各档次的餐饮企业进行抽样调查,从抽取的60家餐饮企业的数据来看,去年一年有一半是亏损的。而2012年,同样的调查显示,60家中15家是亏损的。再看2011年以前的数据,亏损的企业很少。从利润的数据来看,本市餐饮企业前几年平均利润达到15%,而2012年,平均利润仅5.7%;2013年,平均利润再度下滑至3.2%。

  业内人士分析称,餐饮企业成本的日渐上升,以及政府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的出台,加上整体经济形势的综合影响,是导致近两年餐饮企业压力上升的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月出现的这一场对自带酒水和包房最低消费的争论,无疑给餐饮业“雪上加霜”。

  消费者称饭店酒水太高

  消费者方小姐直言:许多饭店门口都能看到贴着“禁止自带酒水”的牌子,看上去就很不舒服,让人反感。事实上,已经有很多饭店在自带酒水这件事情上是可以商量的,既然如此,又何必弄个牌子,拒人于千里之外呢?

  很多消费者也共同反映了一个感受:部分饭店的酒水定价太高。消费者王先生表示,如果饭店的酒水定价在消费者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那消费者又何必多此一举。

  采访中发现,在“自带酒水”这个问题上,一些消费者和饭店均赞成“双向选择”,即饭店可以选择是否禁止自带酒水,如果自带酒水收费也可自己定价,消费者同样可以选择是否在这家饭店就餐。

  业内人士介绍说,目前,在自带酒水问题上,允许消费者自带酒水且不收费、完全禁止自带酒水、以及允许自带酒水但收取一定服务费这3种做法都有,但最多的还是第3种,这是目前双方最易接受的一种做法。[记者手记]

  酒店和消费者应该找一个平衡点

  有饭店单方面禁止消费者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不明示告知,没有商量的余地,饭店的这种“霸王”做法为消费者所不齿。高院已经明确表态,如若遭遇这样的霸王条款,消费者可请求法院确认相关条款的无效。

  不过,过度解读法律条款的后果是,有顾客把家里烫好的毛蚶、酿制的老米酒、榨好的果汁、超市购买的三文鱼甚至芥末一起带进饭馆,摆上餐桌;听说还有个别消费者认准了这个节骨眼上饭店不敢轻举妄动,一边吃着自带的酒水、小菜,一边对服务员说“你来收费呀! ”

  对此,一些饭店表示“很受伤”。的确,就算不谈及食品安全的问题,顾客自己带来酒水、小菜,占用了饭店的台面,享受了饭店的环境和服务,最后弄脏的杯盘碗碟还要饭店的服务员来洗,又不允许饭店收取相应的服务费,这显然也是不合理的。

  显然,蛮横无理的收费与带着酒水小菜占座的行径都是不对的。我们还是应该找一个平衡点,来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双方是不是都拿出一点契约精神来,饭店注意明示和告知,在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方式和内容上,做到让消费者知晓,然后让消费者自行选择。而消费者也应该尊重“游戏规则”,避免过度解读法律条款。

  [新闻链接]

  酒水是“肥肉”利润或超50%

  晨报记者舒晓程报道 “餐厅的酒水定价太高”或许是许多消费者想要自带酒水的最直接理由。饭店酒水的暴利长久以来一直是行业的“潜规则”,有业内人士称,在纯利润不到10%的餐饮行业,销售酒水的利润超过50%。

  有媒体于2014年1月在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发现,销售高价酒水并禁止消费者自带酒水依旧是餐饮企业的常用做法。同样一瓶500ml的依云矿泉水,有饭店从10多元涨至60多元。就连一瓶在超市和便利店最高售价不超过5元的罐装加多宝,一些高档酒店的售价高达30多元,是市场价的6倍之多。

  2013年12月,《法制晚报》记者走访了北京近20家餐饮企业,发现即使是同一款酒,在不同餐厅的价格差距也非常大。以在超市售价为268元至288元的牛栏山珍品三十年53度二锅头(500ml)为例,餐厅的售价要比该酒在零售渠道的价格少则高出100元,多则高出一倍多,588元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

  此外,不同档位的餐厅酒水价格也明显分出层次。仍以牛栏山珍品三十年 53度二锅头(500ml)为例,该酒在高档商务餐厅的售价普遍超过500元,而在大众型连锁餐厅的售价普遍在400元左右。

  餐饮业内人士刘先生表示,高利润是餐饮企业不愿意放弃酒水这块“肥肉”的主要原因,“虽然酒水不是餐厅的主营业务,但在纯利润不到10%的餐饮行业,销售酒水的利润却超过50%。”“由于进货渠道不同,餐饮企业的酒水进货价格确实会比超市略高一点,但酒水在餐厅中的售价却远高于市场零售价。”刘先生告诉记者,除了在酒水方面赚消费者的钱,餐厅还赚酒水供应商的钱。“比如说竞争激烈、消费数量相对大的啤酒,想要‘垄断’一家餐厅,就必须给餐厅一些好处,小到冰柜、杯子、遮阳伞,大到返点、折扣等,一年算下来,一家中型的餐厅能从酒水商处获得约万元的‘好处费’。”

  据刘先生透露,一般来说,餐厅越高档,酒水销售量越大,利润就越高,“有些商务餐厅酒水的整体利润,甚至会高于菜品的整体利润。”

  [相关新闻]

  “禁带酒水”要明示告知

  晨报记者张昱欣报道 最高人民法院日前明确,餐饮行业中“禁止自带酒水”、“包间设置最低消费”属服务合同中的霸王条款,消费者可请求法院确认相关条款无效。市消保委秘书长陶爱莲指出,在“禁带酒水”、“包房最低消费”等问题上,酒店应当做到向消费者明示告知并进行协商,而新《消法》中也明确规定,酒店不能仅以店堂告示作为“挡箭牌”,否则将被视为无效。

  (原标题:上海有餐厅半数顾客“自带酒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北京餐饮行业 不可告人的10大潜规则
高院叫停餐饮店霸王条款 上海大批餐馆仍守霸王关
“最低消费”禁令为何执行难?
这些霸王条款为何难杜绝
应正确理解饭店与客人对等的权利与义务
酒楼餐饮设计应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