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女人收藏战争

 二

 

有一句名言,不知谁说的,说战争让女人走开。

雪儿走开了,但没有走远,因为她还要收藏战争。

日本武士,从战场归来,将血肉模糊的首级带回家来,他叫来妻子,妻子接过来一个知名武士的首级,就给首级化妆,打扮得漂漂亮亮……

试想一下,由这位妻子生下的儿子,该是怎样的武士?梁实秋的《雅舍札记》里,有一首美国诗人那施(OgdenNash)写的打油诗《日本人》:

 

日本人有多么彬彬有礼;

他总是说,“请原谅,对不起。”

他爬进了邻居的花园,

他微笑着说,“我请你多包涵”;

他鞠躬,很友善的咧嘴一笑,

把他一群饥饿的家人招来了;

他咧嘴笑,然后友善的鞠躬;

“真抱歉,现在这是我的园庭。”

 

如果你想知道那位妻子的儿孙,那就请先读读这首诗,然后跟随雪儿去,去《大东亚的沉没》处,看雪儿给我们讲述的日本人的故事。

雪儿,没有高挂历史观的招牌来忽悠我们,她相信自己。

她有一种世界眼光,所以,她眼里的中国史,成了世界史。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可以说,一切历史都是世界史,缺了世界性的眼光,中国史的研究,就会沦落为世界史的“地方志”,社会学的“民俗村”,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列队拥趸者,当然,还可以关起门来搞“国学热”。

雪儿,不是来凑“国学热”的,尽管她研究的是中国的历史;也不是来参与所谓揭秘历史真相游戏的,尽管她有着更为出色的叙事能力。

雪儿的书,有它自己的使命,它可以屹立在学者的案头上,吹拂新鲜的气息,但它有更适合的去处,那就是在大众传媒上,为大众讲述历史。

雪儿站在世界史的高度上,向我们讲述了“高升号事件”,讲述了发生在东亚的近代“三国演义”。雪儿说,至少在甲午战争之前,清朝在东亚局势中还举足轻重,以至于西方列强在亚洲的殖民活动,多少还要考虑清朝的影响。

正是“高升号事件”打破了大东亚的原有格局,清朝从此出局,而日本却获得了进入西方列强行列的通行证,第一个为它放行的竟然是英国人。

在“高升号事件”中,英国的立场,本来与清朝站在一边,因为“高升”号是英国商船,挂了英国国旗,为清朝运送清军,被日本军舰击沉。

英国人从最初怒气冲冲,想要教训日本,到后来转向理解日本,要求清朝赔偿英国损失,这样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是清朝政府没有料到的。英国转变,当然有它自己的考虑,它觉得清朝政府靠不住。为什么这样说呢?

其一,清朝政府没有实力,维持不了大东亚的稳定格局。

其二,清朝政府不讲道理,完全不懂国际关系准则及礼仪。

其三,清朝政府喜欢用计,搞什么“以夷制夷”、“以夷攻夷”。

“高升号事件”发生后,清朝政府不是积极备战,以雪国耻,反而以为能借此机会将英国拖入战争,实现“以夷制夷”,并为此而沾沾自喜。

这样的表现确实无耻。总理衙门和李鸿章热衷于劝说英国对付日本,更为要命的是,他们竟一厢情愿的认为英国人已经被他们的说辞激怒了,肯定会赶这趟浑水。英国人评价李鸿章“很善于在日本人侮辱英国一事上做文章。”

书中提到总理衙门大臣庆亲王与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的两次谈话。

有一个在总理衙门的谈话记录中被忽略的细节,却在当时英国驻华公使欧格讷的报告中被强调:“我告诉亲王……如果允许我以个人的名义坦言,我要问一下,一旦真的爆发战争,假使中国决定迅速出击,他认为是否有对敌手实行沉重打击的力量。亲王犹豫了数分钟,在环视同僚一周后,咕哝了一声,对他们目前是否能同日本进行成功竞争,表示怀疑。”这种疑虑态度,对英国公使以及随之而来的英国决策带来重要影响,可总理衙门浑然不觉,还自以为得计。

相比之下,如美国历史学家特林·西格雷夫所言,“日本人对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极其认真;而中国,甚至不能协调自己的左右手来穿针引线。”

日军迅速出兵朝鲜,立刻就能集中优势兵力,显示了强大实力。而“清军看似庞大,并非一支纯粹的国防军,而是同时兼有警察、内卫部队和国防军三种职能。”当七拼八凑的士兵上船后,发现武器和饮食配给既不充分,也非常混乱。天津海关道盛宣怀给叶志超的信,谈到增援朝鲜牙山,朝廷几无兵可调。

而且日本人当机立断,向挂着英国国旗的高升号开炮,这一份勇气,也令英国人不敢小觑。对于这样有实力而又有勇气的国家,一般来说,只要没有国家利益上的根本冲突,与之为敌,不如与其交易。对于躲在英国国旗下寻求庇佑的清王朝,那样一副傲慢而又卑怯的样子,反倒使英国人越来越看不起。

只有清王朝相信,英国人会为了国家面子而非国家利益开战。李鸿章一而再的用面子观念忽悠英国人开战,仿佛“高升号事件”不是清王朝丢了面子,而是英国人丢了面子。也许李鸿章还真是这么认为的,对于他来说,死了不到一千人,只是一点损失,谈不上丢面子,被日本人侮辱国旗,才是丢了面子。

要国家面子,还是要国家利益,不同的选择,区分了华、夷,华是要面子的,而英国人是夷,要利益。英国在远东最大的利益,是遏制俄罗斯。

东亚国家,谁能遏制俄罗斯?英国人看好日本,转而扶持日本。

对于“高升号事件”的调查和取证,清朝政府几乎没有做过什么像样的工作,也不知道如何按照国际法的程序和要求进行调查和取证,而日本人从一开始就关注事件的每一个细节,试图从每一个具体的细节入手,改变整个事件的性质,日本驻英公使青木周藏一再强调,取证“必须制造日本行动的正当性”。

从整个事件的始末来看,日本人一直在向英国表达敬意和诚意,并不像李鸿章所认为的那样让英国丢尽了面子,李鸿章对于事件略知大概,对于具体过程则无知。日本人从击沉高升号那一刻开始,就着手抢救英国船员,并对获救者给予了很高的礼遇,在日本人美衣美食、送钱送物的无微不至的关怀下,英国船长和船员怀着感激的心情写出了事件的经过,这是最原始的证词,对日本也最有利。他们提供的证词表明,高升号早已被清军挟持,船长已不能自主,故离舰而去,日舰“浪速”号是在此情形下才开的炮,这样一说,性质就变了。

还有两位国际法的专家,他们都是英国人,可他们却为日本辩护,一举扭转了英国国民对日本的愤怒。他们为什么要替日本辩护?因为国际法。

日本人“脱亚入欧”,尊重国际法,而清王朝还在坐天下,自有一套王法,为了对付欧洲列强,虽然也使用过国际法,但从来没想过要遵守它,并用国际法来改变自己的国家,其立场,还是“师夷之长技以制夷”,毫无诚意。

在两位国际法专家的眼里,国际法毫无疑问是文明的标志,是区分文明国家和野蛮国家的试金石,日本“脱亚入欧”,加入了国际法体系,而清王朝还在天下观里“师夷之长技以制夷”,让你来仲裁,你说国际法要保护谁?

国际法当然也有价值取向的问题。再说,法庭上重证据,你拿不出多少具体的证据,老是强调“事实”如此是不行的,经验事实要通过取证,听证,辨证,才能转化为法律事实,并以法律的形式来确认,清朝政府不懂得从经验事实向法律事实转变这一过程的重要性,而日本人却在这一过程中做足了文章。

本来,日本早已做好了战争赔偿的准备,而且还多次向英国政府表示过愿意承担对高升号的赔偿,可仲裁结果一下来,反而要让清朝政府来赔偿。

英国人一手向清朝政府索赔,一手与日本签了《日英通商航海条约》。

条约签订后,英国外交大臣金伯利向青木周藏祝贺:这条约的性质,对日本来说,比打败清国大军还远为有利。很快,日清两国就正式宣战了。

日本人做好了舆论准备之后,一边向英国致以隆礼,“为了目的随时可以将脸面和尊严放下”,一边拉着英国人一起去拜会清朝官员,先向英国人友善地“鞠躬”,然后,指向中国东三省,对清朝官员说“真抱歉,现在这是我的园庭”。

这就是那位收藏了勇士首级的武士之妻的儿子、孙子、曾孙子……

雪儿,也收藏了许多战争文物,但她的目的,是“止戈为武”。

用爱来止戈,以和平为武!要让女人来收藏战争,不是美化战争,一如武士之妻所为,而是反省战争,对武器加以监护。要让我们的文明,不再为战争授勋,而是为女人的爱和美授勋,这样,人类文明,也许能再一次迈步前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场措手不及的战争是如何发生的?
由陆奥宗光的回忆录看甲午战争中日两国的全面差距
刘统新作,1945
【每天老照片】--9621--二战时,这四个欧洲国家未与日本交战,却获得了日本的战争赔款
大清帝国崩溃之始:“高升号事件”
李安民:日本在甲午海战中粗暴践踏国际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