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慕课生态发展2
 参与方:挑战与受益

  “MOOC模式强调知识生产胜于消费,产生的新知识有助于维持和发展MOOC的知识生态环境。”华南师范大学焦建利教授分析认为。

  平台、大学、教师作为内容生产和管理环节各司其职。在MOOC上,平台提供技术和规则,大学负责提供数量可观的资源,教师负责教课以及讨论与交流。

  那么,MOOC平台将如何审视自己的定位?如何将技术无缝镶嵌于整个学习过程中?高校又该担负起什么责任?如何在参与过程中提升大学本身的优质资源以及进一步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MOOC对授课者又会有哪些挑战?MOOC的学习者们又将如何更好地学习?

  平台方——要将学习者学有所得作为首要目标

  从平台方说,实施MOOC是一件充满挑战的事情。从基础设施到课程设计到考试发证,中间环环相扣,这样的工作量在数量不大的情况下与海量数量的情况下有着天壤之别。

  相关人士表示,即便做平台,也要将学习者学有所得作为首要目标,如何解决网络教育的互动性、解决个性化学习、自学习管理等,都应该是平台方的责任,否则对于口碑效应明显的教育培训行业而言,很难确保平台的可持续发展。

  从平台方来看,几个问题有待解决:1.如何保证大规模在线教育的网络质量。2.如何让技术充分发挥作用,在此基础上做好课程设计、习题问答等?正如前所说,MOOC中蕴含许多值得研究的技术问题,这些技术将帮助MOOC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3.如何收集海量的学习者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便于随时改善教学质量?4.如何设计一个良好的可操作的针对海量学习者的规则?在此方面,社会学中应对大规模群体的一些规则与方法可以被借鉴。“这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环节。”相关人士表示。

  大学——从MOOC中借鉴经验

  参与MOOC对大学是付出也是机遇。一方面激励大学生产更多优质资源,另一方面,大学有望通过MOOC实践来促使长期以来试图改变但一直收效甚微的教学模式变革。

  大学参与MOOC首要之事是拿出“最优质的资源”。孙茂松强调:“不是优质,是最优质。这样才可能形成一种辐射的效应。也就是说:名师。一定要好的教师来上课,同样的课,不同的老师上,效果完全不一样,特别是人文类学科的课程,教师的作用更重要。而通识教育的课,如果没有好的教师,我简直都建议不用开。”

  其次,学校应当设定规则让教师更好地参与MOOC。一方面,MOOC要面对数量庞大的学习群体以及数量庞大的课程问题。这也是之前对Coursera授课教师所做的调查中普遍反映的一个问题。教师们抱怨,本来大学里的事就不少,还要花大量时间处理邮件,有时候甚至被MOOC学习者漫天的邮件所覆盖而干扰到正常工作。时间宝贵而问题无穷,单单依靠授课教师来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不现实,大学有责任和义务设计一套规则,既让课程顺利进行,又可以不那么困扰到MOOC教师。目前这方面的主要解决之道是助教的加入。另一方面,大学也必须考虑对MOOC授课者进行鼓励以激励更多的教师参与其中。

  此外,大学应当积极探索在线学习、混合学习以及翻转教室等创新性教学模式,并在MOOC课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广泛总结,将其有机融合到大学自身的课堂教学和人才培养中。

  最后,大学将如何整合当前证书授予的架构?通过MOOC可以兑换学分吗?这些问题实际上仍存争议。如何看待证书的发放,目前仍悬而未决。但当MOOC课程进一步深入,这将是大学无法回避的问题。

  授业者——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

  对MOOC教师而言,首要挑战是提升教学能力。来自全球的海量学习者无形中给予了教师巨大的压力——必须要做出足够好的课程保证大部分学习者的好评。

  其次,教师必须走出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MOOC注重沟通、讨论,注重启发性思维的培养,这对习惯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教师来说挑战不小。MOOC的经历对教师也是全新的。MOOC可以跟踪学习者的互动学习,包括每个学生与教学资料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动。这些数据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得到,教师可以应用在传统的教学中。

  第三,更多精力的付出。一项调查表明,通常一位教师在教授MOOC之前花费的时间超过100小时,而在教室授课的话,他们仅花费几十个小时。一旦进入MOOC上课时间,可以想象得到的是,届时将会有大量的邮件发往教师的信箱,需要花费更多时间进行论坛回复以及从邮箱里寻找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回复。

  而对于学习者来说,在线课程并不容易。由于退出MOOC课程几乎没有损失,人类最基本的特性拖延症和惰性在这里就更明显了。要想在MOOC中取得成功,要跟惰性抗争,要有高度的自控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POC)的特点分析与发展建议——比较的视角
有关教学改革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如何进行MOOC教学设计?看MOOC最佳实践怎么做 | 在线教育
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以大学英语后续课程为例
MOOC课程学习体验及本土化启示
慕课(MOOC)思维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理念的启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