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济源的长城资料
北齐南线长城
北齐南线长城共由两部分组成,一段长城始建于河清二年(563年)。《北齐书》曰:“河清二年三月乙丑,诏司空斛律光督五营军士,筑戍于轵关……”。[42]同书又载:“河清二年四月,(斛律)光率步骑二万,筑勋掌城于轵关西,仍筑长城二百里,置十三戍。”[43]轵关,为太行八陉最南面的第一陉,位于今河南省济源县西北与山西阳城县交界。勋掌城故址,在今济源县西北,亦近山西省界。[44] 这段长城大致为东西走向,逶迤于今河南济源市与山西泽州县交界的太行山区[45] ,每隔15里左右立一戍堡。经过实地调查发现了北齐的轵关长城遗址,现存长城遗址起自泽州县晋庙铺镇斑鸠岭村南约1千米处,东北行约3千米止,越山谷又于背泉村西约100米处石崖上起,向东经背泉村、大口村,行约5千米止于满安岭断崖上,大体呈东西走向,全长约9千米。墙体两侧均以石灰岩块石砌成,中间用碎石填充。斑鸠岭段在抗日战争时改筑工事,上部已毁。背泉、大口村段保存尚好,基宽约4米,顶宽约2米,残高约3米。[46]这段长城位于北齐都城和陪都的南侧,显然不是用来防御北方之敌的,由于长城所在的轵关陉为河南进入山西的交通孔道,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这段长城的修建是用来抵御北周军队的进攻。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时期修筑的轵关长城并非创筑,在北齐建国之初就已修筑,“……文宣嗣事,镇河阳,破西将杨檦等。时帝以怀州刺史平鉴等所筑城深入敌境,欲弃之,乐以轵关要害,必须防固,乃更修理,增置兵将,而还镇河阳,拜司空。齐受禅,乐进玺绶。进封河东郡王,迁司徒。周文东至崤、陕,遣其行台侯莫陈崇自齐子岭趣轵关,仪同杨檦从鼓钟道出建州,陷孤公戍。诏乐总大众御之。……”[47] 同书还载:“……鉴奏请于州西故轵道筑城以防遏西寇,朝廷从之。……”[48] 。《北史》亦云:“文襄辅政,封西平县伯,迁怀州刺史。鉴奏请于州西故轵关道筑城,以防西军,从之”[49] 由此,这道轵关长城在北齐初年就已建设,当时用于防御西魏的进攻,后西魏为北周所灭,故北齐的后继者们又重修、加固用以防御北周。
另一段长城建于皇建年间(560~561),即“皇建中,诏于洛州西界掘长堑三百里,置城戍以防间谍”[50]。“长堑”乃长城的特殊形态, 也是带状防御工程。“洛州,治洛阳,北齐时,洛阳以西已为周有……由此可见,北齐、北周界域即在洛阳之西也”[51] 由此可知王峻督建的三百里长堑, 大致呈南北走向, 纵贯于洛州(治今河南洛阳市东、汉魏洛阳城遗址)西境,文献记录阙如, 俟今后通过实地考察和考古调查来确定位置。让我们期待新的发现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怀柔发现1300米明前残长城 填补古长城空白
《水经.湛水注》考略
伍子胥的江阴猜想(5)
“良马”温造及其家世
黄河漕运历史重地—河清柏崖仓
在洛阳执政的帝王大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