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药品质评价的一点思考

中药品质评价,简单来说无非四个字——真、伪、优、。搞了多年的中药,发觉二十年前关于中药品质评价普遍存在的问题,二十年后依然没有满意的解决方案。

    个人从事中药工作多年,上过学,做过实验,跑过市场,转过产地,时至今日,我们是否应该冷静的从根源上考虑,中药品质评价的目的是什么?古代和现代都是如何对中药进行品质评价的?今天品质评价方法的优劣是什么?路线是否存在跑偏?这些都需要我们冷静思考,然后再出发。

一、品质评价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看似多此一举,但个人认为这是品质评价工作的基本问题,只有正确回答了品质评价的目的,才谈得上继续讨论方法。

1、分清真伪优劣,为中医临床服务 

    中药材品质评价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临床疗效服务,这一点是中药材品质评价的基本目的和出发点。中药是中医临床的主要武器,中医大夫辩证准确,还需要疗效确切、质量稳定的中药做保障,否则一切都是空中楼阁。因此,无论是庙堂之上的药监人员,还是田间地头的栽培老农,无论科研殿堂的学术大咖,还是街边巷尾的药材商人,都有义务,也有责任从自己所从事的方向,去辨析清楚中药材真伪,掌握不同产地、不同品种药物的质量优劣,只有这样,中医才不会出现“病准方对药不灵”的情况。

 2、实现优质优价,保证药农药商利益

    中草药是药品,也是农产品,还是一种有特殊意义的商品。虽说中草药是一种农产品,但不是一般意义的农产品,它是可以治病救人的,因此根据中药材的质量优劣,其价格理应得到市场尊重,我认为,这也是我们进行中药材品质评价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

   受制于传统道德对中医药的约束,很多人认为中医大夫就该是简便廉,中医大夫就该悬壶济世,不收诊费,甚至倒贴给穷苦患者药费路费,中药就应该物美价廉。中医药人只要一谈到钱,就成了奸商。其实这种思维方式不仅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也坑害了中医药行业。任何行业的发展都是需要遵守现行法则的,任何违背法则的事情,最后都会被证明无法持续,更不可能谈到发展。中医药的简便廉,简便是说中医药所需场地不多,所需药物也不像西药那么丰富,甚至都不要药物;廉是相对于西医动辄几十万的手术费、耗材费而言的,并不是说中医治疗任何病都是便宜的,而且中医药的具体执行人——中医药工作者生活在这个物质社会,也是需要金钱来生存的,因此可以放任西医药动辄几万几十万的医药费,中医药就应该便宜,这种逻辑是错误的。

正是基于以上的错误思维逻辑,目前中药市场优质优价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以至于出现许多勾兑货。也就是本来是质量好的药材,因为市场上没有优质优价的衡量标准,质好价高市场不认可,商家被逼无奈,只能添加一些质次的廉价货进行勾兑,以降低价格。只有基于药材质量评价实现优质优价,才能最终让药品质量成为衡量中药材价格的标尺,才会让中药材市场上风清气正。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诊所、药店必修课】如何辨别中药材优劣---白术
中药优劣言QQ中
中药材如何实现优质优价?
不能让中医亡于中药,专家呼吁重视中药质量问题
全球最大中药材市场遇“真伪难辨”尴尬,人工智能鉴别师来破题
自古以来,中药材造假就一直没停止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