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周一药】 第132期 • 清湿热毒,通谷道之茵陈蒿

Nov 27


每周一药

欢迎大家来到每周一药第132期,今天图图将带大家了解清湿热毒,通谷道之茵陈蒿

茵陈蒿

【别 名】滨蒿、茵陈、绵茵陈、绒蒿、臭篙、婆婆蒿、西茵陈。

【来 源】为菊科植物茵陈蒿 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 .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

草本。幼嫩枝被灰白色柔毛,老枝近无毛。叶密集,茎下部叶有长柄,叶片长圆形,长1.5~5 cm ,二回至三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披针形或线形,先端尖,常被绢毛;茎中部叶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线形或毛管状;茎上部叶无柄,3裂或不裂,裂片短,毛管状。头状花序极多数;

总苞卵形或近球形,总苞片3~5层,每层3片,覆瓦状排列,外层者短小,内层者较大,边缘宽膜质;花杂性,均为简状花;外层为雌花,能育,内层为两性花3~9,先端稍膨大,5裂,裂片三角形,下部收缩,倒卵状,子房退化,不育。瘦果稍大,长圆形或倒卵形,具纵条纹。

01

【分 布】主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西主要分布于防城港。

02

【采集加工】栽后第二年春季即可采收嫩梢,习称绵茵陈,夏割的地上部分称“茵陈蒿”。

03

【药材性状】

茎呈圆柱形,多分枝;淡紫色或紫色,被短柔毛;断面类白色。叶多脱落;下部叶二回至三回羽状深裂,裂片条形,两面被白色柔毛;茎生叶一回至二回羽状全裂,基部抱茎,裂片细丝状。头状花序卵形,有短梗;总苞片多,3~4层,外层雌花常6~10,内层两性花常3~9。瘦果长圆形,黄棕色。气芳香,味微苦。

【性 味】苦、辣,寒。

【功效主治】清湿热毒,通谷道。用于治疗能蚌(黄疸),肉扭(淋证),能晗能累(湿疹),湿疮瘙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 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

【应用举例】

(1)治发黄,脉沉细迟,肢体逆冷,腰以上自汗:茵陈蒿60g,栀子1个,分作8片,干姜(炮制)、炙甘草各30g,研为粗末,水煎,分4次服。

(2)治患者身如金色,不多语言,四肢无力,好眠卧,口吐黏液:茵陈蒿、白藓皮各30g,加水200 mL 煎至120 mL,去渣,饭前温服,每日3次。

(3)治风瘙瘾疹,偏身皆痒,搔之成疮:茵陈蒿(生用)、苦参各150g,研细末,加水10L,煮至2L,趁温热,棉布蘸取涂抹患处,连用5~7日。

·小测试 ·

01

茵陈蒿的性味是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苦,辣,寒。

02

茵陈蒿主要分布在哪些地方?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主产于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西。主要分布于防城港。

03

茵陈蒿治风瘙瘾疹,偏身皆痒,搔之成疮的应用是什么?

点击空白处查看答案

茵陈蒿(生用)、苦参各150g,研细末,加水10L,煮至2L,趁温热,棉布蘸取涂抹患处,连用5~7日。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了,同学们是不是对茵陈蒿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我们下期再见吧!
图图有话说

<END>

编    辑 | 郑佳丽

校    对 | 张雅鑫

主    编 | 李佳惠

总    编 | 杨智森

(参考书目:选自温海成 、韦威主编

《壮药学基础》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身边的中药——菊科植物(三)
秃疮花
春天的小野花
茵陈
【潮汕草药】真珠花菜
广东刘寄奴(白苞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