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具有岭南客家特色的陆川“客家采茶戏”

陆川县位于广西东南部,北接岭南都会玉林,南以广东廉江、化州市为邻,是广西通往湛江市、海南省的重要门户之一,也是玉林融入北部湾和东盟的重要出口通道。这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地灵人杰。客家人自从唐宋以来,从福建、江西、广东等地迁来,成为广西客家人主要聚居地,全县人口107万,其中80%以上为客家人,他们在这片热土上繁衍生息,流下了辛勤的汗水,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也写下了不朽的历史华章。




陆川客家采茶戏是当地客家人最为重要的民间文化生活,无论是平时过年过节,观看采花戏表现是他们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与桂南采茶同一个体系,是陆川客家很有特色的地方小戏。据传陆川第一个采茶戏艺人叫林锦成,又名林十九,沙湖乡官山人,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看了容县一采茶戏班的演出后,自己组建了陆川第一个采茶戏班子。较多的史料证明,采茶戏先是明末从江西赣南或福建传入博白,再经由博白辐射到其他桂东南地区。陆川采茶戏虽然起步稍晚,但采茶戏活泼风趣,载歌载舞的表演深得陆川人民的喜爱,陆川客家采茶戏以其戏路宽广、情节生动活泼、表演诙谐幽默而脱颖而出。



(陆川县采茶剧团)


采茶戏于原来只是一种表现茶农劳作时边唱边舞的歌舞戏,后与本地客家民歌、小调、表演方式结合,形成一种独特的地方戏种。在唱腔上采茶戏以“咿嘟呀”为结尾衬词,所以人们又称采茶戏为“咿嘟呀”。桂采茶班的编制比较简单,一般乐队与演员共十来个人。乐队使用乐器主要有二胡、秦琴、笛子、唢呐和大锣大鼓打击乐,角色多以旦生丑为主。解放前的旦角全是男扮女装,直到解放后,才有真正的女角出现。花旦一般穿花布衣裳,头上包花巾,腰系彩带,一手拿花扇,一手拿花手帕,边唱边舞。男角手拿钱尺,腰系腰带,头戴荷兰帽,在表演中钱尺、花扇、手帕都有独特表现招式,也是衡量技艺高低的一个标志。


采茶戏开头是歌舞唱采茶,唱完采茶后,接着就是串古(演故事)。采茶歌是采取采茶调演唱,通过演唱一年十二月采茶的情况,再现了农村采茶的劳动场面和基本情况,表现了农村采茶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采茶舞属民间生产习俗舞蹈 ,以打钱尺、边唱边舞,均以“茶”为着眼点,表现一年十二个月茶农的劳作再现,其中包括整茶地、点茶仔、护茶秧、淋茶树、松茶土,采新茶等一系列很有客家生活气息的劳动场面。因此,该舞蹈又俗称为“十二月采茶”。 传统的采茶戏有:《亚兰卖猪》、《京都七变相》、《公爹送女》、《傻仔拜寿》、《张三过年》、《剃头二借妻》等。采茶的曲调共有好几十首,比较常用的有:参拜、十杯酒、卖杂货、五更调、水仙花、剪剪花、到春来、尼姑下山、跳花鼓、盲公调、撑船调等。解放后,县文艺工作者对采茶创编的歌舞《二叔婆串花灯》、《喜看家乡新面貌》、采茶戏《奋力同心》、《争店》、《调猪》等深受群众欢迎。


陆川县历史悠久,境内文化资源丰富,以客家文化为主流的民间文化,独树一帜,别具特色。除了客家采花戏外,还木偶戏、客家山歌、唱木鱼、钱鞭舞等,其中客家采花戏、花灯、唱木鱼入选“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陆川客家围屋)


文/黄震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会学术顾问兼代理秘书长 图/网络)


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会(微信号:szkjwhyjh):立足深圳,辐射海内外,弘扬客家文化与精神,积极研究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挖掘客家文化的精髓,发扬客家先辈的优良传统,开展客属文化的现代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客家大爱感动大师 励志谋生有故事(三) || 罗飞增
陆川打造岭南特色民俗文化旅游
陆川客家的源流
原创| 行走散文家罗飞增的心路历程「周里涛」
客家特色小吃
有客家人的地方,就有“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