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草中国》| 聚焦道地药材,领悟“天人合一”的人生《境界》





无论是神秘的雪域高原,苍凉的戈壁沙漠,茂密的原始丛林,还是湿润的水乡菏泽,每一味本草都有适应其生长的最佳境域,中药谓之“道地”。人们把在特定境域出产、品质明显优于他处的药材,称为“道地药材”。《本草中国》第四集,将聚焦人参、甘草、白芍、地黄、化橘红、阿胶,六味道地药材的追寻、守护与地道炮制,展现中医药人在与本草的对话中,感悟自然伟大、衡量人生意义的过程。请看勤劳质朴的中国人,如何用敬畏与回馈延续本草之命,以爱与继承传递本草之情,凭执着与专注守护本草之魂,最终领悟天人合一,至臻至善的人生《境界》。

  境界第一重:心怀敬畏,平凡守望

  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并不是无止境的,人类唯有心存敬畏,取之有度,及时回馈,才可谈平衡与发展。东北有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其中最神秘最传奇的莫过于人参。人参,因根如人形得名,有“百草之王”的美称,那些百年老参、千年老参的传说,都是可以成精化人的灵物。而在长白山中采参人的生活,也满是神秘。

  


  库布齐沙漠,常年光照强烈,干旱少雨,昼夜温差极大,艰难的环境却激发了甘草更强大的生命力。甘草,以根入药,因味甜而得名,有着补脾益气,淸热解毒,祛痰止咳的功效。近1/2的止咳类中成药含有甘草,使用频率为诸药之首,素有“朝中国老,药中甘草”的美誉。66岁的门肯斯弟是这里为数不多的蒙古族牧民,每年九月他都会拿上采集证去挖甘草。采大留小,取之有度是蒙古人收草的规矩。生存环境的艰难,使得大部分人举家迁走,但门肯斯弟却不曾离开。他愿意守着羊群,守着甘草。用一生的光阴与一味本草相伴,平凡的守望,亦是一种境界。


  境界第二重:继承祖法,传递温情

  在最寻常的百姓家里,中药已融入了生活。人们用亲手炮制传递温情,表达牵挂。冬令进补是最传统的民间习俗。退休后就一门心思钻研中药的张小秀,决定在今年冬天亲手炮制地黄,为女儿调理身子。中药地黄,以河南焦作出产最为道地,是中药里“生熟异治”的典型。新鲜的地黄在产地焙干后称为生地黄,再经过蒸制,才能变为熟地黄。但古法制黄的过程却极为讲究,需“九蒸九晒”,耗时30余天。女儿明白,从地黄上笼蒸的那一刻起,接下去的一个月,母亲恐怕都没办法睡上一个整觉了。现代的地黄炮制,已改用密封罐蒸制,24小时即能成品。但仍有一位母亲,沿袭古法,以爱蒸制,不厌其烦。

  


  境界第三重:毫巅之间,臻于至善

  


  中国人以“本草”指代中药,但本草并非局限于草木,而是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的统称。阿胶,为驴皮煎煮、浓缩制成的固体胶,与人参、鹿茸并称“滋补三宝”,是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圣药。“阿胶,出东阿,故名阿胶”,但成就东阿成为道地产地的,却是阿井水。取至阴东阿水,炼纯黑乌驴皮,上等阿胶的精妙就在于,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秦玉峰,阿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正在山东东阿城内,见证着九朝贡胶的开炼仪式。16岁进入东阿阿胶厂,从学徒到掌门人,42年的光阴里,他放不下的,还是手艺活。九天九夜的熬制,历经九十九道工序,炼胶、晾胶、翻胶、擦胶……每一个细节里,都耗费着心神,残留着余温。

  诸药所生,皆有境界。草木有灵,人间有情,相逢则境界生。执着而专注的中国人,日复一日地播种希望,传递温情,精湛手艺,守望药魂。是他们,用平凡铸就不凡。天人合一,至臻至善,这就是本草中国的境界。


您的支持,是我们动力;

欢迎分享;

欢迎点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根尘不偶谈用药框架和药象体会
10克红参能救活呼吸衰竭病人 阿胶并非女性补品,男人也能吃
今天再来了解几个中医方剂,老祖宗的智慧就蕴藏在其中
【好命好運趴趴罩--26】風水學的真諦是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本草中国》:草木有灵——中医药版“舌尖上的中国”
甘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