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辉远应用干姜的临床经验
明医公开课第234期
中医打造个人品牌的助推器

作者:高辉远
编辑:李邦源


干姜,性热,味辛苦,归脾、胃、心、肺经。

能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治疗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脉微欲绝,阳气欲脱等证;温肺化饮,治疗痰喘咳嗽等证。此为常法,不再赘述。

今将高辉远教授临床用法做一介绍。

1、温阳健脾,抑肝除黄

曾治疗一男性“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证见全身皮肤及巩膜深度黄染,尿如浓茶,大便溏薄,嗜睡,极度乏力,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腹部胀满,恶心欲吐,舌质黯、舌苔白腻而厚,脉细濡无力。从脉证看,此非阳黄,乃阴黄也。病人曾服用大量中西药利胆退黄,效果不佳。可能由于服苦寒药物过多,损伤中气、中阳,肝木乘脾土,急宜温阳健脾,抑肝除黄,理中汤加减主之。
 
干姜15g,吉林参10g,白术10g
炙甘草5g,川附子8g,白芍10g
茵陈15g

每日1剂,水煎服。

3日后,体温稍降,呕恶止,大便每日2—3次,根据病情在上方基础上加减,调治2个月,病人出院,回家调养。干姜如取其温中阳之功能则应加大用量。

2、温中健脾止血

曾治疗一“血小板无力症”女性患者,38岁,主诉20年来常七窍出血,皮肤有散在大小不等的瘀块,月经量也较多,体质虚弱,面色苍白,气短懒言,纳差,舌质淡,舌苔薄白,脉细弱无力。据其脉证属中医血证门的“大衄”,乃劳伤为病,脾失统摄所致。治宜温中健脾统血以治本,佐以止血养荣以治标,理中汤加味主之。
 
干姜炭12g,党参10g,白术10g
菟丝子10g,鸡血藤10g,阿胶珠10g
炒丹皮10g,生地炭15g,血余炭6g
醋香附10g

共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一诊后病人出血倾向有所控制,鼻衄减少,坚持每天服药,守方不变,历时半年,出血倾向得到完全控制。温中健脾止血应用干姜炭,剂量可稍增大。

3、温经化瘀

胆石症多为湿浊不化,肝胆湿热蕴结为病机所在。高教授认为在治疗此类疾病中应用一点温药,可助气化,散寒凝,鼓舞推动药力直达病所,干姜能温经化瘀,正可担当此任。如患者陈某,女性,55岁,因右胁部隐痛,加重3个月来诊,时有阵痛如针刺,伴有泛酸、恶心、纳呆、腹胀,大便不畅,时干时稀,舌苔薄黄,脉弦细。B超示:胆囊、胆管均积有泥沙阳结石,拟以清肝利胆、健脾和胃、温经化瘀为法。
 
党参、茯苓、白术、白芍、竹茹
川楝子、玄胡、当归、郁金各10g
陈皮、枳壳、柴胡各8g
海金沙、金钱草各15g
甘草5g,干姜8g

服7剂后,自觉症状减轻。

继服一个月,疼痛情况大为好转,B超示:胆管结石消失,胆囊结石少量,守方服2个月,症状消失,B超显示结石已消失。此用法干姜用量宜小,根据临床经验,干姜8g为妥,多则辛燥生热。

摘自《高辉远医话医案珍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方详解,君臣佐使
祝味菊用药经验 【中医临床经验版】祝味菊用药经验
逍遥丸、附子理中丸能同时服用吗?
加味乌梅丸慢性腹泻
仲景名方:温中补虚,清热燥湿,专治“溃疡性结肠炎”,快收藏
功能性子宫出血辨证论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