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发现本草】《诗经》里的本草之卷耳


发现本草 第【27】期 苍耳

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一起发现本草的奥秘


最近小菲菲正在学《诗经》,为了引发她的兴趣,我放了吟唱《诗经》的录音给她听,她觉得很好听,也自已唱了起来,完全不依章法,每唱一遍调都不一样,她自己却非常享受,陶醉其中,美得不行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
嗟我怀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
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
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诗经.国风.卷耳


受到菲菲的感染,我也爱上了《诗经》,不过对于象我这般没有乐感和美感、毫无情趣的人,读着诗经,想到的却是草药

,是不是有点煞风景


据南京中医药大学所编著的《中药大辞典》记载,苍耳即诗经《卷耳》中所指的卷耳。它是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蒙古苍耳。《神农本草经》名“枲耳”、“胡枲”、“地葵”,《楚辞》中名“葹”,又名白胡荽(郑玄《毛诗传笺》)、常思(《别录》)、常思菜、羊负来(《本草经集注》)、进贤菜、喝起草、佛耳、野匣、猪耳、痴头婆、粘粘葵、假矮瓜、白猪母络、疔疮草、野落苏、狗耳朵草、苍子棵......

苍耳生于平原、丘陵、低山、荒野、路边、沟旁、田边、草地、村旁等处,全国各地均有分布,你若在野外偶遇了它,相信你会留下深刻印象的,因为它的果实(苍耳子)很可能会粘得你满身都是,若不小心粘在头发上,哈哈,那记忆将终身难忘哦

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蒙古苍耳


另外,在《湖南药物志》中也记载有一种名“卷耳”的药物,它是石竹科卷耳属植物球序卷耳的全草。在《中药大辞典》中名“婆婆指甲菜”,由于它味甘无毒,其嫩茎可作为菜肴食用,也有人怀疑《诗经》中的卷耳是指的它。

石竹科 卷耳属 球序卷耳


以下对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的药用价值作详细介绍


菊科 苍耳属 苍耳


据各家本草记载,苍耳的全草、苍耳花、苍耳子、苍耳根均供药用,而苍耳子最为常用。其中张山雷编著的《本草正义》对苍耳子的论述最为精彩,形象生动、很有意思,现摘录分享于此:

“苍耳子,温和疏达,流利关节,宣通脉络,遍及孔窍肌肤而不偏于燥烈,乃主治风寒湿三气痹著之最有力而驯良者。又独能上达巅顶,疏通脑户之风寒,为头风病之要药。而无辛香走窜、升泄过度、耗散正气之虑,以视细辛、羌活等味,功用近似,而儒将风流,迥与鬚髯翕张、戟手怒目者异其态度;即例以川芎、白芷等物之以气为胜者,犹难同日而语,但和缓有余,恐末易克日奏功耳。”

在张先生笔下,苍耳子俨然成了一位儒雅将军

,实在是可爱至极


 苍耳全草 

【药性】

苦、辛、微寒,小毒。归肺、脾、肝经。


【功能主治】

祛风散热,除湿解毒。主治感冒,头风,头晕,鼻渊,目赤,目翳,风湿痹痛,拘挛麻木,风癞,疔疮,疥癣,皮肤瘙痒,痔疮,痢疾。


【复方选录】

治牙齿风动痛:苍耳一握,以浆水煮,著盐含之。(《外台》)

治目上星翳:鲜苍耳草,捣料涂膏药上,贴太阳穴。

治癞:嫩苍耳、荷叶各等分。为末,每服二钱,温酒调下。(《袖珍方》)

治妇人风瘙隐疹,身痒不止:苍耳花、叶、子等分,捣细萝为末,每服,以豆淋酒调下二钱。(《圣惠方》)

治淋巴结核,无名肿毒苍耳全棵适量。切碎,用水煮,去渣,将水再熬,直至熬成黑膏。将膏涂布上,贴患处,每7日换1次。(《河南中草药手册》)

【临床报道】

治疗皮肤癌取嫩苍耳草茎叶适量,洗净切细,武火煎至浓,去滓,文火收膏,入适量研细之冰片调匀,消毒密贮。用时将药膏均匀涂于油纱布上,以覆盖溃疡面为度,1-2日换药1次,2个月为1个疗程。共冶疗38,结果23例治愈,15例好转。治愈病例随访1年无转移。


【禁忌】内服不宜过量,气虚血亏者慎服。

1.《千金方》”不可共猪肉食。“

2.《新修本草》”忌米泔。“

3.《纲目 》”最忌猪肉及风邪,犯之则遍身发出赤丹。“

4.《本草从新》:”散气耗血,虚人勿服。“

5.《得配本草》”忌马肉。“


菊科 苍耳属 苍耳


 苍耳子 

苍耳子为菊科苍耳属植物苍耳或蒙古苍耳带总苞的果实。

【药性】

苦、甘、辛,温,小毒。归肺、肝经。


【功用主治】

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痒。主治鼻渊,风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湿疹,疥癣。

1.《神农本草经》:”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久服益气,子目聪明,强志轻身。“

2.《本草拾遗》:“浸酒,去风补益。”

3.《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填髓暖腰脚,治瘰疬、疥癣及瘙痒。”

4.《本草蒙筌》:“止头痛,善通顶门,追风毒任在骨髓,杀疳虫。”

5.《医学入门》:”主五痔肿痛,及时疫风寒,头痛鼻涕不止。凉肝明目,治齿痛且动。“

6.《本草正》:“治鼻渊。”

7.《本草备要》:“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

【复方选录】

治诸风眩晕,或头脑攻痛:苍耳仁三两,天麻、白菊花各三钱。或丸或散,随病酌用。(《本草汇言》引杨氏方)

治目 暗、耳鸣:苍耳子半分。捣烂,以水二升,绞滤取汁,和粳米半两煮粥食之,或作散煎服。(《圣惠方》苍耳子粥)

治大腹水肿,小便不利:苍耳子灰、葶苈子末等分。每服二钱,水下,每日二服。(《千金方》)

治痔疮:取五月五日苍耳子阴干,捣末,水服方寸匕,日三,差乃止。(外台》引《必效方》)


【临床报道】

治疗慢性鼻炎:取苍耳子160g(打碎)和辛夷16g,加入温热的麻油1000ml中,浸泡24小时,文火煮沸至800ml左右,冷却后过滤,瓶装。每日滴鼻3-4次,治疗除鼻窦炎外的慢性鼻炎1576例,结果显效率为73.8%,有效率为86.9%,其中对干燥性和萎缩性鼻炎疗效较好,有效率分别为95.5%及88.9%。

治疗寻常疣、扁平疣:用苍耳子浸泡于75%酒精ml内7日。用棉球蘸药液抹患处,每日数次,共治疗104例,结果痊愈9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9.1%。1年来随访,2例复发,仍用本药治愈。


【禁忌】

本品有毒,剂量过大可致中毒,因此不宜过量服用。

1.《新修本草》:“忌食猪肉,虚人勿服。”

2.《本草从新》:“散气耗血,虚人勿服。”


菊科 苍耳属 苍耳的花

 苍耳花 

【功用主治】

《纲目》:“主治白癞顽痒。”

《南宁药物志》:“治白痢。”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捣敷。


菊科 苍耳属 苍耳的根


 苍耳根 

【药性】

微苦,平,小毒。


【功用主治】

清热解毒,利湿。主治疔疮,痈疽,丹毒,缠喉风,阑尾炎,宫颈炎,痢疾,肾炎水肿,乳糜尿,风湿痹痛。


【复方选录】

治缠喉痹风:苍耳根一把,老姜一块。同研烂滤汁,以温无灰白酒和汁服。(《经验良方》)

治失音:鲜苍耳根茎250g,加水1000ml,煎沸20分钟,加适量食盐调味。每日1剂,代茶频饮。(《广西中医药》)

治耳聋气闭:苍耳根15g,石菖蒲9g,细辛3g。煮猪耳食。(《湖南药物志》)


【禁忌】

《医林纂要》:“忌猪肉、糯米。”

《得配本草》:“忌马肉、米泔。”



温馨提示:中药用药需辨证,本文仅供参考学习之用,具体用药请咨询当地专业中医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每天认识一味中药——苍耳子
苍耳子
【药师说药】缠人王——苍耳子
苍耳子的功效与作用:散风除湿,通鼻窍
《诗经》里的植物辨识(四十二)卷耳和苍耳
苍耳子(牛虱子)【菊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