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盆稳定-内收肌


解剖:

长收肌最表浅,近端通过一个粗直的肌腱附着于耻骨结节和耻骨上支外面,纤维向下外后走行附着于股骨中段1/3的股骨粗线上,可与耻骨肌和股内侧肌相融合。

短收肌位于其前方的耻骨肌、长收肌和其后方的大收肌之间,近端附着于耻骨下支,远端附着于股骨粗线上部,内侧被股薄肌包绕,外侧有闭孔。由闭孔神经支配(L2-4)。

大收肌分为前上方水平走行的小收肌、中间呈扇形走行的大收肌和后方垂直走行的大收肌(坐骨髁部分)三部分。

小收肌内侧附着于耻骨下支,外侧附着于股骨小转子下方至股骨粗线上部,由闭孔神经支配。

中间部分内侧附着于位于坐骨结节和耻骨支之间的坐骨支,向外侧呈扇形附着于股骨粗线至收肌腱裂孔的位置。

下部分上端附着于坐骨结节,向下以一个厚腱附着于股骨内侧髁,由坐骨神经支配。(大收肌的前束具有屈髋作用,后束具有伸髋作用。)


表浅的股薄肌是人体第二长的肌肉,其跨越髋膝两个关节,其大部分位于其他大腿肌肉的前面,近端附着于耻骨支及耻骨体,远端附着于胫骨远端到胫骨内侧髁与半腱肌和缝匠肌共同形成鹅足腱。由闭孔神经(L2-3)支配。


功能:

长收肌、短收肌和小收肌协助大腿屈曲和内旋;后部分大收肌使大腿伸展;更多的发挥稳定作用。

步行期间,在摆动相早期(抬腿),大收肌将肢体带向中线;中晚期内收肌和股薄肌帮助增强并保持屈髋和肢体前伸;站立相最早期,股薄肌协助其他鹅足肌和内收肌控制膝关节的外翻角度以使重量转移到该脚;站立相早期,大收肌协助股后肌和臀大肌限制由体重引起的髋关节屈曲;站立相晚期,因为重量转移到另一只脚,长收肌和大收肌离心收缩,控制重心的转移并增加稳定性。

同侧的髋外展肌和内收肌是互相拮抗的,在骨盆侧倾时,既要处理低侧的外展肌,又要处理高侧的内收肌,效果会更持久、更稳定。

股薄肌是主要的大腿内收肌,其纤维跨越髋膝关节,使髋内收,在步行摆动中晚期与内收肌一起增强和保持屈髋使肢体前伸,在膝伸展时协助屈膝,在膝屈曲使协助内旋胫骨,在站立时控制膝关节外翻角度以使重量转移到另一只脚。

内收肌在髋关节的稳定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很多时候处理的方向是对的,处理的手法和程度不够也是达不到预期效果的。

大收肌中间部分与股二头肌短头纤维走向一致,并且在股骨背面粗线上有共同的附着点当这两块肌肉同时收缩时,共同作用其功能与长收肌相似。股二头肌短头在慢性膝关节屈曲或胫骨外旋时可能过度活跃,而大收肌则与骨盆前倾或不能正常屈髋有关,两者可以解释膕绳肌缩短、屈髋受限及髋膝整合受限等。

大收肌向上与闭孔内肌筋膜及盆底肌相连组成前深线的后下方轨道,其他内收肌则向上与髂腰肌相连组成前深线前方轨道(通过处理大收肌也可对骨盆内部起到治疗作用)。向下,前深线则走行在膝关节后方,位于后表线的深层,包括膕肌、神经血管束和膝关节囊后方的筋膜。


症状:

长收肌和短收肌损伤近端可致腹股沟和大腿上不的前内侧深部持续痛,远端集中在膝关节内侧上部(疼痛和僵硬)并向下延伸至胫骨,仅在剧烈运动或超负荷时最明显,会限制大腿外展。

大收肌损伤向上到腹股沟韧带下方,向下在大腿前内侧进膝关节处;也可导致弥散性盆腔内深处射击样或爆炸性疼痛,包括耻骨、阴道、直肠或膀胱,部分患者仅在性交时出现上述症状,夜间有在双腿夹枕头的强迫体位,会限制髋部伸展。

股薄肌损伤表现为大腿内侧表面有发热的像针扎似的刺痛,该疼痛可向上或向下游走,休息时持续存在,改变体位也不能缓解。

鉴别诊断:

长收肌所致双侧腹股沟疼痛可能与剧烈的骑马运动有关,应与耻骨肌、股内侧肌等所致疼痛相鉴别。股薄肌表现为集中在肌肉区域的弥撒性疼痛,缝匠肌则具有明显的条带样走向或颤动样发作。

应力性耻骨炎或骨折或内收肌附着点撕裂伤均可能与耻骨肌和长收肌有关,髋关节炎也会导致腹股沟区深处横向性疼痛,闭孔和生殖股神经卡压也会引起腹股沟区域大腿内侧至膝盖的疼痛和感觉异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肌肉起止点
大腿肌肉解剖
[转载]基础瑜伽解剖学(十一)
解剖学骨骼肌之——下肢肌:大腿肌
【微微讲堂】髋关节六个方向运动的肌肉解剖
“盆腔内深处”疼痛?大收肌可能是罪魁祸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