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神农、仲景所用芍药

写在前面,仲景中药之用当回归神农、回归原文,赤白芍之选当以理解性用为前提。

《神农本草经》芍药,味苦平。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对于伤寒论中芍药一药,到底为白芍、赤芍争论至今未有定论。现在临床多用白芍,认为其气味酸苦,敛阴。亦有较多学者认为汉代芍药为赤芍,多通过本经作用及炮制法,祝之友认为白芍为栽培经过炮制之品,经过蒸煮等加工,而赤芍则是野生未经炮制,直接生用,所以赤芍更符合当时用法。对此,许叔微在伤寒九十论中有经典案例。

马亨道,庚戌春,病发热、头疼、鼻鸣、恶心、自汗、恶风,宛然桂枝证也。时贼马破仪真三日矣,市无芍药,自指圃园,采芍药以利剂。一医曰:“此赤芍药耳,安可用也?”予曰:“此正当用。”再啜而微汗解。论曰:“仲景桂枝加减法,十有九证,但云芍药。《圣惠方》皆称赤芍药,《孙尚药方》皆曰白芍药。《圣惠方》,太宗朝翰林王怀隐编集,孙兆为国朝医师,不应如此背戾。然赤者利,白者补,予尝以此难名医,皆愕然失措。”谨案:《神农本草》称:“芍药主邪气腹痛,利小便,通顺血脉,利膀胱大小肠,时行寒热”,则全是赤芍药也;又桂枝第九证云:“微寒者去赤芍药”,盖惧芍药之寒也。惟芍药甘草汤一证云白芍药,谓其两胫拘急血寒也,故用白芍药以补,非此时也。《素问》云:“涩者阳气有余也,阳气有余,为身热无汗;阴气有余,为多汗身寒”。伤寒脉涩,身热无汗,盖邪中阴气,故阳有余,非麻黄不能发散;中风脉滑,多汗身寒,盖邪中阳,故阴有余,非赤芍药不能刮其阴邪,然则桂枝用芍药赤者明矣,当参百证歌。

现代也用部分医家在用桂枝汤时用赤芍,疗效也可以。这是有趣的地方,白芍有效,赤芍亦有效?愚认为仲景当时用药赤白芍不分,甚至可能混用,因为其作用相似。通过分析本经芍药作用,可总结为通降,入营血分为主,确实这方面赤芍更显优势。白芍的话,尝其味,苦为主,带微酸,苦味没有白芍强。所以白芍亦有这种通降的作用,尚有酸敛作用。

白芍的通降敛走的方向是向里、向下,作用于营血,即所谓的通营作用。《金匮要略》“营气不通,卫不独行,营卫俱微,三焦无所御”。李赛美曾治疗一痛经严重女孩,用芍药甘草汤,即可证白芍可走营血分。刘渡舟亦有医案认为重用白芍,使其能和脾阴,利血脉,又能柔肝缓急以止疼痛。其利血脉之功不能忽视。

林某某,男,52岁,1994年4月18日就诊。大便下利达一年之久,先后用多种抗菌素,收效不大。每日腹泻3~6次,呈水样便,并挟有少量脓血,伴有里急后重,腹部有压痛,以左下腹为甚,畏寒,发热(37.5℃左右)舌红,苔白,脉沉弦。粪便镜检有红、白细胞及少量吞噬细胞。西医诊为“慢性菌痢’’。辨证:脾脏气血凝滞,木郁土中所致。治法:调脾家阴阳,疏通气血,并于土中伐木。桂枝10克  白芍30克  生姜10克  大枣12枚  炙甘草10克。连服六剂,腹痛止,拘急解。转方用当归芍药散而愈。

桂枝加芍药汤、芍药甘草汤即是往下走明证。其通降之力稍偏祛实,所有有脉弱,其人续自便利,宜减之。

较之赤芍,白芍的优势在于酸味,其通降敛之性有助阴液的形成,即阴成形。但须配伍辛甘之品,如桂枝、白芍等,单用则不明显。且此酸甘合用有缓急之功,日人吉益东洞在《药征》书中即把芍药总结,主治结实而拘急也,旁治腹痛、头痛、身体不仁,疼痛、腹满、咳逆、下利、肿脓。

还有一点营卫气血同行,芍药虽降营血,即降气血也,所以太阳病出现胸满时去之。

总结,芍药通降敛营血,合甘化营血,赤白相似。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脚抽筋,仲景名方——芍药甘草汤,效用如神
学习沈绍功教授临床经验95味妙药笔记 32.芍药区别投用
一味白芍,养肝益气;几类配伍,补血美白!
学习仲景用芍药的临床体会
养脉,就是养命!仲景养脉第一方,专治寒痛冷痛,请学习
芍药证或赤芍证或白芍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