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奥黛丽 · 赫本:她远去带走一个时代,一转身便是一个世纪


 

奥黛丽 · 赫本,天使曾在人间

△奥黛丽·赫本(1929-1993)


那还是1993年,这个已经精疲力竭的女人躺在床上,瘦的只剩皮包着骨头,脆弱的似乎一碰即碎。

 

她的儿子伏在身边问她:“你害怕么?”

 

她轻轻摇了摇头,说:“我真的很开心。”

 


有什么可开心的呢?你马上就要离开这个人世了。她的回答却很简单——因为这次她确信了,她确信我们是爱她的。

 

“她快乐而满足地走了,我能看见她的微笑,我永远都记得。”后来她的儿子这样说。

 

然后这个被称作“误落凡间的天使”、“荧幕上最美丽的公主”,被誉为“20世纪最完美女性”——奥黛丽·赫本因癌症去世,享年64岁。

 


毫无疑问,奥黛丽·赫本的美丽与优雅折服了整个世界,人们毫不吝啬地将所有美好的赞誉都给了她。


乃至于后来又过了25年,这个世上出现了又消散了很多美丽的、耀眼的人,但奥黛丽·赫本这个名字,仍是许多人绕不过去的话题,仍是许多人争相模仿的对象。

 

但事实上,如果除去这个被世人贴上去的“完美”二字标签,除去美丽、优雅、高贵这几个翻来覆去已经被用烂了的词语,很少有人知道一个真实的奥黛丽·赫本究竟是什么样的。



△奥黛丽·赫本经典电影片段剪辑



 

著名导演比利·威尔德也曾说过一句话:“上帝亲吻了一个小女孩儿的脸颊,于是赫本诞生了”

 

但事实上,这个受到了如此多赞美与祝福,甚至被称作天使的人,其实一开始的人生是极其不幸的。

 

幼年时的赫本


“如果我们知道阿纳姆会被德国兵侵占5年之久,我们一定会饮弹自杀。当时,我们以为噩梦下周就会结束,也许六个月后,或者明年。我们就是这样一天天捱过来的。”

 

是生灵涂炭的战火啊,让她饱受恐惧与饥荒的折磨,也让她得到流离失所甚至支离破碎的童年。

 

电影《罗马假日》


1929年5月4日,奥黛丽·赫本出生在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个贵族后裔家庭,母亲为荷兰女男爵,父亲是银行家。


本该是灿烂荣华的一生,可战争爆发之后,包括她的舅舅在内的诸多亲人被纳粹残害,而父亲又因为法西斯主义倾向抛弃了赫本与她的母亲。

 

战乱时期,因为食物的极度匮乏,当时正处于发育阶段的赫本只能以郁金香球茎充饥,这使得她的健康情况迅速恶化,营养不良、贫血,13岁身高就已经有一米七的赫本长成了一个行走的骨架子,而这些病痛也伴随了她之后的一生。


后来很多人羡慕她纤细的身材,其实这只不过是战争给她留下的纪念品。

 

学习芭蕾时期的赫本


身体与精神遭受到全面的打击,可即便如此,赫本从没想过要放弃自己的梦想——芭蕾。

 

1939年,奥黛丽·赫本进入荷兰安恒音乐学院学习芭蕾舞。毫无疑问,赫本是坚毅且勇敢的,不仅是因为她在战火中还心怀梦想,而且还因为她甚至亲身上阵,为和平作出过贡献。


二战中后期,赫本通过芭蕾舞的表演为荷兰游击队秘密募捐。


同时由于年龄较小,她还利用孩童的身份多次为荷兰地下党传递情报。

 

电影《蒂芙尼的早餐》


 

后来战争终于结束,赫本本以为自己能心无旁骛地去追逐梦想了。


17岁时,赫本进入英国伦敦的玛莉·蓝伯特芭蕾舞学校学习,她勤勉好学,心怀极大的热情。


但有一天学院的老师,也是当时世界上最伟大的芭蕾舞演员玛莉·蓝伯特对她说,她已经错过了系统地练习舞蹈的最重要年龄,再加上她的身高已经超过芭蕾舞演员的总体标准,所以此后无论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达到首席舞者的高度了。

 


悲伤与遗憾过后,赫本听从玛莉的建议,开始接触一些模特与演出的工作。

 

我们当然知道她后来成功了,出演了许多好的作品,拿到了含金量非常大的奖项,塑造了名垂影视的角色。

 

电影《蒂芙尼的早餐》,1961年最卖座的影片之一,同时也是奥黛丽·赫本所有影片里上座率最高的一部。


但刚开始演艺之路的时候,赫本是极其不安的,因为自己不是专业的。每次拍戏时她总会神经质的反复对导演和制片人说:“我并不是个演员。你会后悔聘用我的。”

 

可已经进入了这条路,她只能学会面对,而为了克服这些不安,她只能更加勤奋努力地工作,更拼命地学习。


所以在拍片时,她总是工作时间最长的那一个,哪怕导演告诉她明天可以休息一天,她也会拒绝,然后第二天准时甚至提早回来工作。

 


好莱坞著名导演彼得·博格达诺维奇评价赫本时说: 

 

“在镜头之外,她双手颤抖,拼命抽烟,焦虑万分,对人和善,又脆弱无助。但是一旦开始拍摄,当她进入镜头之后,奇迹就发生了。


她精神焕发,神采飞扬,从她瘦弱的身躯中迸发出一种力量,就像一只铁蝴蝶。她的表演强劲有力,明朗清晰,举手投足之间都流露出一种专业素养,毫无雕砌之感,似乎表演的是她的第二天性。”


赫本对自己有相当清醒的认知:“从心理学角度说,我的坚定信念来自内心的不安和自卑感。既然我无法克服表演时的紧张,就只能脚踏实地、全神贯注,付出最大的努力。”

 



对待感情也是一样的不安,也是同样的勇敢。

 

“在恋爱和结婚的过程中,我一直有遭到离弃的担忧,这种担忧萦绕在我的每段爱情中。


人最怕失去的往往是最珍惜的东西,你害怕它会改变。就像为什么我们在穿过街道时左顾右盼,因为我们害怕被撞到,但是我们还是要穿越街道。”



赫本有过两段失败的婚姻。


第一段的丈夫是同为演员的梅尔·费勒,那时赫本已经是最早拿百万美元片酬的女演员之一,丈夫却只能一直被称为“奥黛丽·赫本的丈夫”,女强男弱的关系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矛盾,婚姻也仅仅维持了14年。而这段婚姻中赫本三次流产,才产得一子。

 

△1954年赫本与梅尔·费勒结婚,1960年,赫本生下了大儿子西恩


第二任丈夫是比赫本小了九岁的意大利心理医生——安德烈·多蒂。结婚后不久,赫本怀孕了。


但就在她因为身体原因必须卧床休养时,安德烈开始在外拈花惹草。生下孩子之后,赫本回到家中安心做起家庭主妇,但这也没能留住安德烈的心。


在一次确凿的婚外恋打击之后,她再次选择了独身。

 

那时她已经51岁了。

 

1969年1月,赫本与安德烈·多蒂完婚


虽经历了两段不幸的婚姻,但赫本并没对爱情失去信心,不久之后她又遇到了罗伯特·沃德斯,这一次他们并没有结婚,只是陪伴彼此走过了余下的人生。

 

可能是童年里战乱与父亲的抛弃让她极度渴望被爱,所以每段感情中她总是毫无保留地付出。


而每一次她都会被撞得头破血流,但即便如此她也从不曾怨恨,只是把痛苦的过往都攒成了勇气,总会像从没受过伤一样再次出发。 

 


 

赫本的一生并不长,不过是64年。而在她人生的后半程里,她放下了演艺事业,放下了深爱的儿子与家庭,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慈善事业中。

 

“世界存在之日起就有了不公平。但是,世界只有一个,人类联系地越紧密,我们的目标就越容易达到。毫无疑问,衣食不愁的人应该帮助贫困的人,这是每个人道德上的义务。” 



话可不是随便说说,言出必行才是奥黛丽·赫本的作风。1988年她出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一直到1993年去世为止,她都马不停蹄地奔赴在救助孩子们的道路上。

 

她曾坐在货运飞机里的米袋上,辗转十几个小时飞到充斥着战火与传染病的埃塞俄比亚。


她亲吻拥抱那些受苦的孩子们,而面对这被天灾人祸打击的像人间炼狱一样的地方她始终怀有信心:

 

“和我同行的很多人告诉我灾难、死亡和绝望的范围之大、受害人数之多是让人咋舌的;同时我还看到援助工作的成绩,微薄的援助就可以救治病人、灌溉荒地、种植作物。我认识到,只要世界多奉献爱心,埃塞俄比亚的问题就可以解决。” 



1992年她最后一次出使任务是前往那个“被上帝遗忘之地”——索马里。那里战乱横生,灾祸遍地,儿童的死亡最让赫本忧心,看到大批因传染病和饥饿死去的儿童像畜生一样被装在卡上车运走,她不顾被传染的风险,爬上卡车查看。

 

她经历过战争,尝过那种食不果腹的滋味,也明白那种朝不保夕的恐惧感,所以她的救助更真实更迫切,像是在帮助曾经那个弱小无助的自己。

 

1992年,奥黛丽·赫本在索马里探望当地儿童


她说:

 

“你不能来到那个地方,说‘很高兴来到这里,我爱孩子。’这并不足够。你还应该了解巴格达的洪水造成七千人丧命。


为什么会有洪水?这里的人们都怎么了?为什么他们是当今世界最贫困的国家?他们是如何挣扎着生存的?他们有没有得到必要的帮助?具体的情况是什么?他们的困难是什么?


可其实,她在奔走于救助这些孩子的同时,自己也在忍受着身体上的疼痛。


她人生后半段的影像中呈现的多是一个骨瘦如柴的她抱着另一个骨瘦如柴的孩子。


1992年11月,赫本的腹腔内被检查出了癌细胞。此后经过了几个月的化疗和手术,依然没能阻止癌细胞扩散。

 


面对死亡,她足够镇定,因为经历了太多,见过了太多,所以在儿子问她还有没有什么遗憾时她只是说:

 

“没有,没有什么遗憾,我只是不明白为什么有那么多儿童在经受痛苦。”

 


母亲对慈善事业的关心也影响到了儿子们,所以即便是在赫本去世之后,她的两个儿子也接手了她的慈善事业,建立了“奥黛丽·赫本儿童基金会”。


2002年5月,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其纽约总部为一尊7英尺高的青铜雕像揭幕,雕像名字为奥黛丽精神。

 


 

因为童年时的战乱与父亲的离弃她受到了一生的创伤,乃至于后来的整个人生都焦虑的,不安的,极度渴望爱的。


之后的人生也并不是一帆风顺,两段失败的婚姻,三次流产,年过六十就身患绝症。

 

这便是真实的奥黛丽·赫本,她完美么?

 


当然不了,世上哪有完美的人,她自己也说:“人们把我奉为某种典范,我在他们眼中也许是甜美的,略带一些忧郁。但是,我终究是个平凡人。当我肚子饿了,也会骂上几句。” 

 

但比起众人口中毫无力量的“完美”二字,这个面对乖戾的命运给她一次又一次的重击与伤痛,却从不感到沮丧的人,这个热忱又勇敢,始终相信生活是艰难的但也是美好的人,这个爱自己的两个儿子也爱世上每一个孩子,爱花园,爱小狗,


搞怪时的赫本



爱家中充满生活气息的每一个盘子和碗的人,才更加可亲可敬。

 

天使从血与火中振翅,然后轻笑着抖落一身尘埃,我们看到她熠熠生辉的翅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956年,奥黛丽·赫本在排练芭蕾舞·····
珍藏|奥黛丽·赫本绝版《双姝艳》芭蕾舞片段!
奥黛丽赫本《双姝艳》绝美芭蕾舞
1952年穿足尖跳芭蕾舞的奥黛丽·赫本
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女神,那她的名字一定叫奥黛丽·赫本!
奥黛丽·赫本:永远的天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