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惊蛰 | 春雷一响 惊动万物


“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 虫惊而出走矣。”



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昆虫。“蛰”是藏的意思。《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


我国古代将惊蛰分为三候:“一候桃始华;二候仓庚(黄鹂)鸣;三候鹰化为鸠。”



描述已是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黄莺鸣叫、燕飞来的时节。按照一般气侯规律,惊蛰前后各地天气已开始转暖,雨水渐多,大部分 地区都已进入了春耕。惊醒了蛰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的时候,此时过冬的虫卵也要开始卵化。由此可见惊蛰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一个节气。


民间习俗

祭雷神

惊蛰的节气神乃雷神

传统

节日


雷神作为九天之神,地位崇高。各地客家均有俗谚云:“天上雷公,地下舅公。”此语一方面指出了舅父在家族中突出地位,另一方面也暗示雷公是天庭 中继天公之后的重要神祗。在台湾,惊蛰的节气神是“雷公”。相传“雷公”是一只大鸟,而且随时随地拿着一支铁锤,就是他用铁锤打出隆隆的雷声,唤醒大地万物,人们才知 道春天已经来临了。

祭白虎

化解是非

传统

节日


中国的民间传说白虎是口舌、是非之神,每年都会在这天出来觅食,开口噬人,犯之则在这年之内,常遭邪恶小人对你兴波作浪, 阻挠你的前程发展,引致百般不顺。大家为了自保,便在惊蛰那天祭白虎。所谓祭白虎,是指拜祭用纸绘制的白老虎,纸老虎一般为黄色黑斑纹,口角画有一对獠牙。拜祭时,需以肥猪血喂之,使其吃饱后不再出口伤人,继而以生猪肉抹在纸老虎的嘴上,使之充满油水,不能张口说人是非。

“打小人”

驱赶霉运

传统

节日


惊蛰象征二月份的开始,会平地一声雷,唤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虫鼠蚁,家中的爬虫走蚁又会应声而起,四处觅食。所以古时惊蛰当日,人们会手持清香、艾草,熏家中四角,以香味驱赶蛇、虫、蚊、鼠和霉味,久而久之,渐渐演变成不顺心者拍打对头人和驱赶霉运的习惯,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吃梨

寓意离家创业

传统

节日


在'草木纵横舒'的惊蛰时节,晋地乍暖还寒,天气干燥,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梨,味甘汁多,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功效,此时于人们如自然甘露,去火怡神。

节气养生


饮食篇:清淡为主,护肝健脾


惊蛰之后,天气明显变暖,饮食应清温平淡,并应顺肝之性,助益脾气,令五脏和平。


惊蛰节气养生的重点在于护肝健脾,清淡的饮食有助于人体的新陈代谢,能起到护肝健脾的作用。


起居篇:早睡早起,避免 “春困”


惊蛰后天气逐渐转暖,但冷空气活动仍较频繁,有时还会出现“倒春寒“现象。因此,惊蛰时人们还不可急于换上春装,更应时刻关注天气预报,注意根据天气冷暖变化及时增减衣服。


人们时常会感到困倦无力、昏昏欲睡,“春困”现象。为了避免此情况的发生,惊蜇时人们应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慢步缓行可以使精神愉悦、身体健康。


运动篇:缓慢运动,不宜过激


惊蛰过后,身体各脏器的功能都还未恢复到最佳状态,特别是关节和肌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舒展,因此此时不宜进行激烈的运动,应选择走路、慢跑、太极拳等比较和缓的运动方式。


有一点需要注意,在运动前应先热身,毕竟人体才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活力还相对不足,因此需要循序渐进,一般达到微汗就可以。高强度的运动只会让身体产生损耗,反而对健康是一种阻碍。


另外,春季散步亦可以消除疲劳、益于健康。散步时可配合擦双手、揉摩胸腹、捶打腰背、拍打全身等动作,有利于人体疏通气血,生发阳气。

饮食推荐

润肺去燥 养肝脏


惊蛰节气吃梨,寓意跟害虫分离,也在气候多变的春日,让疾病离身体远一点。



惊蛰时节,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外感咳嗽。生梨性寒味甘,有润肺止咳、滋阴清热的功效。

止咳化痰

清热降火

传统

节日

在营养学界,梨有个很响亮的名头——天然矿泉水。它具有生津止渴、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养血生肌、润肺去燥等功能,最适宜…


治春季季节病

降低血压、清热镇静

传统

节日


高血压患者,如果有头晕目眩、心悸耳鸣者,经常吃梨,可减轻症状并能有效地治疗“春季季节病”。患肝炎的病人,经常喝些梨汁大有益处。

促消化,补水分

促进食欲,帮助消化

传统

节日


梨能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和解热作用,可用于高热时补充水分和营养。梨中的果胶含量很高,有助于消化、通利大便。

可解酒护肝


清凉润胃还解酒

传统

节日


梨虽然甜,但热量却很低,极适合爱吃甜又怕胖的人食用。吃个梨能清凉润胃,特别对于喝酒人士而言,极为好的解酒功效。

润燥消风

每天吃梨可缓解干燥

传统

节日

梨具有润燥消风的功效,在春季气候干燥时,人们常感到皮肤瘙痒、口鼻干燥,有时干咳少痰,每天吃一两个梨可缓解干燥,保护咽喉。

惊蛰艾灸



节气灸扶助正气


中医艾灸养生最重视节气灸,顺应天时。节气或四时的更替交接之时,也是对人体影响最大,疾病的转换与演变表现最突出的时期。此时艾灸可扶助正气,激发机体潜在的顺应及应变能力,有助于防病和保健。

扶正祛邪,防皮肤病


野草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医认为,瘙痒之症属风,春风一吹,各种皮肤病如雨后春笋般的冒头,如:湿疹、荨麻疹、带状疱、春季疹瘙痒症等等。


而艾草是祛痒高手,凡是皮肤病都可用艾灸。


艾灸不仅可以取到消炎、杀菌消毒的作用,并且艾灸热力深透局部,可促进局部气血运行,抑制渗出,提高免疫,达到扶正祛邪之目的,对于大多数皮肤病有非常好的预防和治疗的作用。


艾灸治疗皮肤病

首要取穴就是阿是穴(病患部位),哪里痒就灸哪里,哪里皮肤有问题灸哪里,并且是要以阿是穴为主,其他穴位为辅,坚持艾灸的话,一般是都会有可观的效果


其它取穴:止痒穴(曲池穴上2寸)、曲池、合谷、三阴交。


疏导肝气,防情绪失控


在春季,尤其是惊蛰时令前后,人的情绪容易失控,这是因为肝气的疏泄与情志的调节常常互想影响,主要在于两方面:


1、肝火旺盛:肝气太盛,容易妄动肝火,容易暴怒,而一旦肝火上头,易引发头晕、目眩、中风。


可艾灸下焦的穴位引火下行:期门、太冲、涌泉。


2、肝郁气滞:气候变换之时,内分泌易失调,再加上此时肝气正旺盛,如果得不到有效的疏导,肝气就会郁结。而肝气不舒,情志不调,容易引起情绪压抑、抑郁症。


可艾灸肝经上的穴位给予疏导:肝俞、中脘、气海、足三里、行间、太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惊蛰|倒春寒,万物复苏,元阳之气要补足~
清明节艾灸|清明节艾灸养生的重要穴位解析!
清明阳气升,一年不生病
惊蛰 | 万物复苏,养阳祛疫正当时
美在春天— 清明【节气】……
张悟本 惊蛰 节气 养生食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