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了解菊花,野菊花,黄菊花,白菊花,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




       简单了解一下中药性味归经、功效和食疗:菊花、野菊花、黄菊花、白菊花、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



本文主要内容:


大话菊花


一、菊花、野菊花的性味归经、功效。

二、菊花、野菊花有何不同。

        菊花、野菊花、黄菊花、白菊花、亳(bo)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

三、相关名方简介、经典摘录,供参考。

四、介绍民间食疗简方供参考;提供《中医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特征表》,供参考。




大话菊花


        按:要写菊花,三天三夜也写不完。由于前面已经写了怀牛膝、怀地黄,四大怀药已经写了俩,往下一直想找时间写完怀菊花、怀山药。

       南方的夏天来得好猛,一下子到36度了。炎炎夏日,据载广东人最喜欢喝菊花茶了,呵呵,俺心里一乐,正是写菊花的时候了。




南山包粄,一口咬下去是这个样子。


南山包粄,一口咬下去是这个样子。




菊花,药用的还是观赏的?


        话说有一天我回了一趟老家,吃上了家乡的南山包粄”------俺父亲在世时非常喜欢吃的一种传统小吃。

     在安静的小镇一角,吃一种久违的小吃,内牛满面。

     当时感觉也真棒,想象以后退休了,多回自己的家乡南山镇,过一过田园生活,重点是,还可以随时吃上南山包粄

     然后,竟然联想起那两句著名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 其五》

      呵呵,BTW,此南山非彼南山。

     诗人所写的是庐山。诗评家们点评陶渊明这两句诗:人闲逸而自在,山静穆而高远。

     据载与陶渊明同时代的“上大夫慕其高风亮节,亦多种菊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记得当时我心里冒出一个略显俗气的问题:


     诗人采撷(xie)菊花,是用来赠送神仙伴侣呢、还是用来入药

            

        其实我觉得可能是因为《饮酒.其五》太著名了,以至于诗人的另两首诗(呵呵何止两首)我一直没有去阅读,后来才知道有这样的描述


   “秋菊有佳色,裛(yi,沾)露掇其英。”(陶渊明《饮酒其七》

   “酒能祛百虑,为制颓龄。”(陶渊明《九日闲居》


     诗人采菊,是用来吃的,多吃可以延年益寿。


        再往前数百年看看屈原的诗句,看得出来,秋菊也是用来吃的。战国末期楚国诗人屈原(约公元前340或339年~公元前278年)的《离骚》:


       “朝饮木兰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古人干嘛老爱吃菊花呢?


     陶渊明的说法是多吃菊花可以延年益寿。


     菊花药用历史很长早的记载是汉代神农本草经》:


       '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 '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


       比陶渊明稍迟的陶弘景(公元456—536年,著名的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人称“山中宰相”。著有《本草经注》)有记载:


       '白菊:主风眩。'

 

        可见,菊花用于入药、用于(保健)饮食,可谓历史悠久了。

        既然是花卉,菊花肯定也同时有其观赏的属性,古人常有九九重阳把酒赏菊的说法

        而且,经过不断的人工栽培嫁接繁殖,菊花品种繁多,有了观赏菊花和药用菊花的不同。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人工栽培菊花,使成为专门的观赏菊花,俺一直无法找到依据。

        据载到了唐朝(618-907年)菊花的栽培已经很普遍,采用嫁接法繁殖菊花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观赏品种


瑶台玉凤( 观赏菊花,白色品种


        作为观赏的菊花在唐朝从中国传至日本。

        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及全球。


       观赏菊花:


礼花( 观赏菊花,药用菊花不同, 观赏菊花不能入药


黄半球( 观赏菊花,药用菊花不同, 观赏菊花不能入药


金皇后( 观赏菊花,药用菊花不同, 观赏菊花不能入药


古龙须( 观赏菊花,药用菊花不同, 观赏菊花不能入药


粉旭桃( 观赏菊花,药用菊花不同, 观赏菊花不能入药


白毛狮子( 观赏菊花,药用菊花不同, 观赏菊花不能入药


白毛菊( 观赏菊花,药用菊花不同, 观赏菊花不能入药



图片出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疑问,请@我,谢谢。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片尾曲


菊花几时开?

       

        虽然观赏菊花与药用菊花用途不同,然而除了少数人工刻意栽培的品种以外,菊花的花期一般都是在秋天。 秋菊,顾名思义。


        一场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像是给菊花量身定做了一只标签。本来就持了秋气的菊花,立马不同于春天的二十四候花信风,全无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喜庆气氛,而是给我一种与花卉的观赏属性全然不同的感觉,静穆而肃杀。

        反正我看了这个电影以后,就不喝菊花茶了,呵呵。


《不第后赋菊》.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上述黄巢菊花诗,以押韵的原因(一说是急迫起事的心情),把九月九写成九月八。传统上,九九重阳是菊花节,登高赏菊把酒赏菊都是古人重阳佳节的一个主要节目:


《醉花阴》宋.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

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

玉枕纱厨,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

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药用菊花的功效

        菊花傲霜盛开,百花遇霜凋谢。药用菊花也因此有其特别之处。


       明代卢之颐言:菊花饱霜不陨,草中松柏也。苗春花秋,色黄气烈,秉秋金之制”、“菊得木体之柔,顺受金制,自然木平风息也。


        菊花在春天栽种,得木气;在肃杀的秋天绽放,秉持金气,所以,菊花兼有金木之气,归肺经肝经,既能散邪又能平肝。




     按:    何谓木气,何谓金气?


        古代把季节按春、夏、长夏、秋、冬划分,与五行对应就是春木、夏火、长夏土、秋金、冬水;(五季)


        古代把方位按东、南、中、西、北划分,与五行对应就是东木、南火、中土、西金、北水;(五方)


        古代把五脏肝、心、脾、肺、肾,与五行对应就是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五藏)


        更详细的内容可以参阅《任应秋运气学说六讲》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者(蚕豆病患者)用药禁忌目录》

阅读并请转发,让更多有需要的人受益,谢谢你。



言归正传


一、菊花、野菊花的性味归经、功效。


        分隔线内容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版

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简称《中国药典》)2015年版,药典包括凡例正文及附录,是药品研制、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督管理等均应遵循的法定依据。所有国家药品标准应当符合中国药典凡例及附录的相关要求。


分隔线




菊花


   本品为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干燥头状花序。9~11月花盛开时分批采收,阴干或焙干,或熏、蒸后晒干。药材按产地和加工方法不同,分为“亳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

   滁菊  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类白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淡褐色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贡菊  呈扁球形或不规则球形,直径1.5~2.5cm。舌状花白色或类白色,斜升,上部反折,边缘稍内卷而皱缩,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少,外露。    杭菊  呈碟形或扁球形,直径2.5~4cm,常数个相连成片。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平展或微折叠,彼此粘连,通常无腺点;管状花多数,外露。    怀菊  呈不规则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5~2.5cm。多数为舌状花,舌状花类白色或黄色,不规则扭曲,内卷,边缘皱缩,有时可见腺点;管状花大多隐藏。

【性味与归经】甘、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能与主治】散风清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头痛眩晕,目赤肿痛,眼目昏花,疮痈肿毒。 【用法与用量】5~10g。



野菊花

   本品为菊科植物野菊Ghrysanthemum indicum L.的干燥头状花序。秋、冬二季花初开放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

【性味与归经】苦、辛,微寒。归肝、心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泻火平肝。用于疔疮痈肿,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用法与用量】9~15g。外用适量,煎汤外洗或制膏外涂。




分隔线




二、菊花、野菊花、黄菊花、白菊花、亳(bo)菊、滁菊、贡菊、杭菊、怀菊有何不同?

     

1、产地、命名:


  菊花按产地分,比如主要有:


亳(bo)菊(产地安徽

滁菊产地安徽

贡菊产地黄山

杭菊产地浙江桐乡

怀菊产地河南焦作)


“亳(bo)菊”(产地安徽


亳(bo)菊(产地安徽


滁菊产地安徽


滁菊产地安徽


贡菊产地黄山


贡菊产地黄山


杭菊产地浙江桐乡



杭菊产地浙江桐乡


怀菊产地河南焦作)


怀菊产地河南焦作)



(图片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疑问请@我,谢谢)



       长江以南产区的杭白菊贡菊是以饮用为主。


       长江以北产区的滁菊、亳菊、济菊、祁菊、怀菊均以药用为主。


       在诸多产地所产的药用菊花中,被公认为道药材的为亳菊、滁菊、贡菊和杭菊

       据《中华大辞典》载:“白菊主产安徽亳县,称亳菊,品质最佳”;《中药志》称亳菊花、滁菊花在药菊中品质最佳;20世纪中药巨著《中华本草》,也称亳菊和滁菊品质最优


2、如何看待黄菊花、白菊花的功效不同?

    

     菊花花瓣有黄的、白的,白的就称为白菊花,黄的就称为黄菊花


    有关黄菊花、白菊花的功效现在一般的说法是:


        黄菊花: 疏风热。(《中药学》分类,属于发散风热类中药)


        白菊花: 清肝、平肝、明目。(《中药学》分类,属于发散风热类中药)


        野菊花: 清热解毒,泻火平肝。(《中药学》分类,属于清热解毒类中药)


  有关黄菊花、白菊花的功效,古人这样看:


南北朝(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白菊:主风眩。'


     明朝贾九如《药品化义》如黄色者,其味苦重,清香气散,主清肺火。凡头风眩晕.鼻塞热壅,肌肤湿痹,四肢游风,肩背疼痛,皆繇肺气热,以此清顺肺金,且清金则肝木有制。又治暴赤眼肿、目痛泪出。是以清肺热须用黄甘菊。'


      古人中亦有不同观点,比如清代赵学敏的《本草纲目拾遗》,观点相反,认为用来清肝明目要用黄菊花,用于治疗肺热,疏散风热要用白菊花。('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本草纲目拾遗》


    《中药学》教科书一般有强调黄菊花、白菊花,然后说两者功效差别不是很大。临床上,有的医家处方时会写明比如“杭白菊”等等以示区别;有的医家处方时也就是写“菊花”两字。


煎煮方法


        注意事项: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临床上已有服用怀菊出现过敏的报道,因此饮本品时一旦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服。


    菊花、野菊花煎煮法参考中药的普通煎煮法,点击如下链接直接查看《如何合理地煮中药》文字版和视频版



怎样合理地煮中药?  (文字版)


《如何合理地煮中药》视频版(新版)



三、相关名方简介、医家医案,供参考。

【名方简介】


1、桑菊饮

        治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杏仁二钱,连翘一钱五分,薄荷八分,桑叶二钱五分,菊花一钱,苦桔梗二钱,甘草八分,苇根二钱。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三服。(《温病条辨》桑菊饮)



2、杞菊地黄丸


   菊花味甘,被认为它对肝肾有一点滋养作用,很微弱。用于肝虚目疾,最典型的就是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加枸杞子、菊花。

   请点击如下蓝字链接、参阅“名方简介”之杞菊地黄丸简介


了解枸杞子、枸杞叶、地骨皮


【经典摘录】


菊花的功效:


'主诸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利血气。'(《本经》


'疗腰痛去来陶陶,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别录》


'白菊:主风眩。'陶弘景


'能治热头风旋倒地,脑骨疼痛,身上诸风令消散。'《药性论》


'利血脉,治四肢游风,心烦,胸膈壅闷,并痈毒,头痛;作枕明目。'《日华子本草》


'养目血。'《珍珠囊》


'去翳膜,明目。'《用药心法》


'主肝气不足。'王好古


'专入阳分。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疔肿。','黄茶菊:明目祛风,搜肝气,治头晕目眩,益血润容,入血分;白茶菊:通肺气,止咳逆,清三焦郁火,疗肌热,入气分。'《纲目拾遗》

       


四、民间食疗简方。


民间食疗简方


         杨药师按:考虑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以下民间食疗简方,是否适合自己的体质类型,建议事先咨询医生或药师。

  【体质辨识】中医九种基本体质类型,你是哪一种?请参阅下表看看自己比较接近哪一种体质。了解自己的体质类型,可能有助于对中药注意事项比如禁忌、慎用等内容的理解。

中医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特征表





枸杞子菊花茶

枸杞子、菊花各10克,开水泡5分钟即可,当茶饮。

功效:益肝滋肾,息风明目。

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野菊花的功效与作用、禁忌和食用方法
野菊花有什么功效?
菊花野菊花功能和主治不同不可混用
菊花品种不同功效有异
虽然同为菊,未必都明目
哪种菊花对肝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