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农问答|马铃薯病害频发怎么办?找准病因是关键


今年全国农技中心综合分析品种抗性、田间菌量和未来气候条件等影响因素,对南方春马铃薯晚疫病发生趋势进行了网络会商,预计今年南方春马铃薯晚疫病总体偏重发生,湖北西部、湖南西北部、重庆大部、四川西南部、云南北部和东北部局地有大流行的风险。 

今年受天气影响,春季马铃薯还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低温冻害,那么,马铃薯病害严重怎么办?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不同病害的应对方法。


01

晚疫病


1、症状识别

该病属真菌性病害,危害茎、叶和薯块,茎、叶受害部位产生褐色水渍状斑点,后扩展为黑色斑块。潮湿时,病斑周围有一圈白色霉状物,叶片背面很明显,薯块受害后,初期产生褐色或蓝色的病斑,以后扩大,表面逐渐凹陷,病部下层薯肉变为褐色。

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最经济有效的途径:如武薯8号、9、11号、陇薯3、5号等高抗晚疫病;选择无病种薯,杜绝侵染源;消灭中心病株,及时喷药防止。当发现中心病株时应及时消灭,并采用药剂防治,一般亩用58%的宝大森100g兑水3倍,采用喷雾器进行叶面喷雾,每隔7~10天喷次,连喷2~3次可达到理想防效。


02

早疫病

1、症状识别

主要危害叶片,薯块也能受害。该病的发生早于晚疫病,一般从下部老叶首先发病,开始在叶片上形成褐色的小点,后扩大成近圆形又具有同心轮纹的暗褐色病斑,故又称轮纹病斑,病斑与无病组织界限分明,严重时叶片干枯。薯块感病后,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略有下凹,薯肉变成褐色,干腐,下面有一层木栓化组织。

2、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增施肥料,加强田间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清除病残组织;与非茄科作物轮作;在发病初期喷58%宝大森或0.8~1%的波尔多液2~3次。


03

环腐病

1、症状识别

该病属细菌性病害,种薯带菌传染。病薯播种后,重者腐烂,不出苗,轻者虽然出苗,但节间缩短,植株矮小,从下部叶片边缘开始褪绿,逐渐向上枯黄,最后枯萎,但叶片不脱落。感病薯块用手挤压有黄色菌液流出,薯皮与薯肉分离,重者皮裂,薯肉腐烂变质,臭不可闻,感病轻的薯块切开后有明显的环状。

2、防治方法

从无病区调种,推广抗环腐病,并将切过病薯的,刀用75%的酒精或食盐水擦刀消毒后再切,以防传染;芽栽:剔除病芽和弱劣芽,选用无病壮芽。可达到提高种性和增产目的;建立无病留种田,提供纯度高、无病、退化轻的种薯。


04

病毒病

1、症状识别

普通花叶病,该病典型症状为叶片沿叶脉呈现深绿色与淡黄色相间的轻花叶斑驳,叶片稍有缩小,并发生一定程度的皱缩。花斑在遮荫下或阴天明显:在强阳光下表现或者隐蔽。

条斑花叶病或称重花叶病,感病株初期叶片呈现斑驳花叶或有枯斑,后期发展叶脉坏死,严重时沿叶柄蔓延至主茎上出现褐色条斑。叶片完全坏死并萎蔫,下部叶片呈垂叶坏死状,但不脱落。有些品种感病后,虽无坏死,但植株矮小,茎叶变脆,叶片呈现普通花叶病状,并聚生成丛。

条斑花叶芋普通花叶病毒复合侵染后,植株呈现皱缩花叶症状,叶片变小,顶叶严重皱缩,小叶尖及边缘向下弯曲植株显著矮小,呈绣球状,不开花,多早期枯死,块茎极小。

2、防治方法

选育抗病、耐病品种;根据传毒蚜发生规律使用杀虫剂乐果乳油800~10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控制蚜虫传毒。


05

黑胫病

1、症状识别

马铃薯黑胫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一旦发生会导致马铃薯的产量降低及质量的变劣。马铃薯苗期初发病时,田间马铃薯黑胫病的发展与流行与温湿度有密切关系,气温较高时发病重,湿度较大时传播较快,有利于细菌繁殖和危害。

2、防治方法

①田间发现中心病株后,及时处理,拔出病株从幼苗出土以后,注意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发现有病株时应及时拔掉,拔除病株的空穴应用生石灰消毒,将拔下的病株带出田间,深埋土中,以免再传染。

②发病初期用7.2农用链霉素按400陪夜全田喷雾,消菌保护健康植株。每7——10天喷一次,共喷2——3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铃薯晚疫病发生与防治
最新的土豆病害图谱都找齐了,一定要转发啊!
图文详解马铃薯晚疫病症状及药剂防治方案(最全面)
如何识别和防治马铃薯晚疫病
【警告】晚疫,晚疫,马铃薯晚疫病在个别地区已爆发!【蔬菜卫士报 731】
马铃薯的宅配技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