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儿高热口疮治验得失

林某,1.5岁,男,2012年4月09日上午九时初诊。

高热(T39.5 ℃),恶寒,精神萎靡,烦躁易闹,咽喉肿痛,拒食流涎,面色潮红,小便黄短,大便溏薄,舌苔白腻,指纹浮紫。

查体:T:39.5℃ 、P146次/分、R 23次/分、BP未测。

精神萎靡,神志清楚,面色潮红,烦躁哭闹,咽红,双扁桃体Ⅱ度肿大,双扁桃体夹窝可见栗样斑点并可见2处溃疡面,约黄豆大,周围可见边缘整齐的红晕。

在市中医院血RT:

WBC 7.1X109/L 

Ymph1.8x109/L

Mid0.3x109/L

Gran5.0X109/L

RBC3.55x1012/L

淋巴细胞百分比25.1%

中间细胞百分比5.0%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69.9%

HCT27.4%

MCV77.3fL

PLT156x109/L。

2天前既往有上感史。

该医院的医师诊断为:

1.手足口病(?)

2.急性扁桃体咽炎。

由于患者系我的亲人,当时就没有在那治疗,就直接在我这了。考虑患儿年纪小,输液不便,我就想到了自己的专业-中医。

从患儿的症状及结合检查,我初步辩证为:风温初起,邪犯卫分证

法当辛凉解表、清热解毒,佐以利咽。

药用:生石膏15g、知母6g、金银花8g、连翘4g、淡竹叶6g、苦杏仁4g、青蒿6g、地骨皮6g、党参4g、薄荷4g(后下)、黄芩1.5g、生甘草2g。一剂。

加200ml井水武火急煎至100ml。每3小时冷服30ml,至晚九时许高热退至37.5℃,精神尚可,可以下地嬉闹,大便已行3次,粪质稀溏,嘱服小米粥加少许细盐频频温服。



二诊:已无发热(T37.0℃)精神较好,咽喉红肿已消大半,双扁桃体夹窝溃疡处已见缩小,周围红晕变淡,头部汗出较甚,考虑其汗出热邪便可有出路,未予给药,嘱其家长服小米粥自养之。



不料,第三日患儿又突发高热(39.8℃)、烦躁哭闹,精神萎顿,稍咳嗽,纳差拒食,尿少,大便稀薄,咽喉红肿,双扁桃体夹窝溃疡处较一诊时稍轻,周围红晕更显,舌苔白腻,舌根黄糙。

证属阳明气分热毒未清,气阴两伤。

予:生石膏25g、知母6g、金银花8g、连翘6g、淡竹叶6g、苦杏仁4g、青蒿6g、地骨皮6g、党参8g、麦冬4g、北沙参6g、蝉蜕6g、法夏4g、薄荷4g(后下)。

加井水150ml武火煎至90ml,频频温服,一剂后患儿精神渐复,发热退至37.5℃,尚可服一些流质食物,约在晚上11时许,患儿发热一退至正常(36.8℃),双扁桃体夹窝溃疡已渐渐愈合,周围红晕已退至正常肤色。



四诊:患儿精神活泼,诸证已无,咽喉处溃疡已愈合,原方加生淮山8g以养胃阴,继续服二剂,以期巩固疗效防其复燃。



按:这是我第二次接诊类似于手足口病的患儿,为什么说本病是疑似手足口病?患儿手足虽然未见疱疹,但从其发病的季节,及患儿有过上感史,口腔双颊处可见栗样斑点及溃疡,周围红晕,伴随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等症,却可考虑属本病的疑似病历。

第一例是较典型的手足口病患儿,其病程,症状,及各项检查都是符合本病的。几乎和教科书上相差无几,但由于当时自己没有什么经验,用西医的方法做了处理,但是效果也不是很好,未能治愈,转至上级医院做治疗。

此案虽未发展成本病,但亦不能排除,在治疗本病的时候,我也同样想到用西医的方法给予治疗,可是想到上次的失败经历,让我望而却步了,又由于患儿系自己的亲人,只能硬着头皮用自己学的几年中医来治疗。

在本案中,患儿高热,口疮,精神萎靡这三大症甚为棘手,首先高热是由于口疮引起,精神萎靡嗜睡则为口疮、高热、饮食不进拒食而起,三者互相影响,丝丝相扣。

正值春季,患儿由于感受风热外邪、上犯咽喉所致。随病机便开出以上诸方。

一诊我用了银翘散,白虎加人参汤化裁。

二诊用的是白虎加人参汤,竹叶石膏汤和银翘散加减。

三诊时,由于患儿伤阴过度,便加了北沙参、麦冬、地骨皮、青蒿等养阴之药,以滋化源;其中竹叶石膏汤乃家师用于高热,术后发热之常用方,其效甚好!



在这个医案中让我有了以下几点体会:

1、我在看病的过程中,虽然是中医的根底,但还是被西化了,很时候都被囿于其中,没有什么开拓性的思维,满脑子都是用消炎药来对付,还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真是可笑之极!

就像此病,我个人认为还是中医拿手!抗菌之力度远高于西药抗生素,抗病毒亦大于西药,但应注意在给小儿运用中药时,其清热解毒药的剂量应该把握好,是否会伤其正、伤其胃、伤气阴!若一味攻其热便会耗其本,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都说西医药副作用大,我现在认为,中医药如果没有更好的对病症进行辨证论治,害人亦不浅,甚至更甚于西药,我以为甚至可以改变患者本身的体质!以后当慎之,慎之!

2.关于石膏,在本病治疗过程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石膏的功用,我想此患儿的高热很难退却。在这个医案中我敢如此放胆的用石膏,全赖近贤张锡纯的用药经验。张氏善用石膏,谓其“凉而能散,有透表解肌之力,谓清阳明胃府实热之要药....即他脏俯有实热者用之亦效”,说“外感实热,直胜金丹”“温病之实热,非石膏莫解”,其用量,轻则一两,重则三两,以其“微寒质重,其性平和”

3.在用方上,我第一次用白虎人参汤,想不到效果如此满意。此经验也是效仿张氏的经验的。张氏善用人参白虎,认为不仅实热,脉虚当用,即脉虽有力而不洪滑者也当用,“不必其人身体或有所伤损”始用人参,又谓“白虎不仅清热,而又有凉润下达之力”,故“凡遇有可下之证而可缓下者,恒以白虎汤以承气或以白虎加人参代承气....恒可使大便化其燥结,无事用承气而自然通且下后无不解之虞也”

相关精彩文章回顾

一味竹叶的妙用

小儿腹痛怎么办?

名家验案:这些经方可治小儿遗尿!

小儿反复感冒的良方,唐氏“固表方”

小儿腹痛怎么办?

【小儿咳嗽专病篇】董廷瑶:运用止嗽散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天下父母心,青少年抑郁证之中医治疗!

医心为上,给母乳妈妈一个爱的拥抱!


要不,您也关注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扁桃体化脓高热10天,一剂而解
国医大师熊继柏:运用通腑治脏法治验三则
跟《经方实验录》学伤寒杂病论(8)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历代医家对该方的...
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临证70年经验录—习方心悟(59)
白虎汤医案,高热两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