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乡村振兴 文旅助力——国欢黄霞村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是产业兴旺。而发展乡村旅游既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可以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同时有助于进一步推进环境建设、生态宜居、提升乡风文明、构建有效管理组织,是实现产业兴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最有效途径。


国欢镇黄霞村,紧邻涵江城区,辖区内有涵梧公路,公园西路,塘坡路等交错而过,交通极其便利。黄霞村黄巷,是著名的古文化村。

千年古文化村,留下许多文物古迹,这些文物古迹代表了这古村落的历史,是这座古村落昨日的灵魂,今日的瑰宝。它让后世人们触摸到时光的根系,闻到岁月的鼻息,让后人去打开千年历史长卷……

黄氏入莆始祖——黄岸

黄岸(674-756年)字宗极号魁杰,唐初隐士黄冲公子,是入闽始祖黄元方(字彦丰)(黄元方为八姓衣冠入闽之一,随晋元帝南渡,辗转入闽,居于福州候官黄巷(今东街口南侧黄巷) 嫡系十一世孙。黄帝一百零一世孙。唐圣历戌戊年以才德兼全科登进士,官历翰林史馆学士、徐州牧、升广西桂州剌史。自福唐候官(今福州东街口南后街)黄巷迁入莆阳县延寿里国欢院(今莆田市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定居莆田,黄岸为黄姓入莆始祖。莆田黄氏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重要历史人物,如唐代有“文章初祖”的黄滔,宋代有状元黄公度、丞相黄镛,明代有方志学家黄仲昭、良臣黄巩,清末有发动农民起义的黄濂、参加辛亥革命的黄纪星,近代有闽中游击队司令黄国璋、著名农学家黄震等。还有两位全国著名的得道高僧妙应祖师和本寂禅师。  


黄冈祠,靠近涵梧公路旁,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岸死后,朝廷赠金紫光禄大夫,封开国公,谥忠义,并命其墓葬于黄巷村,后代子孙繁衍,科甲联芳。黄冈祠就是黄岸的祠堂。祠堂的庭前有一口唐代古井, 据说是他的裔孙黄妙应开凿。黄岗祠近年由侨资和村人集资重修一新。红墙丹楹,斗拱飞甍,花岗石砌成的门楼,五间两进的厅堂,清静明洁。祠堂内广场摆放着古石人石马等,还搜集唐代以来的碑刻墓志铭等10多块,罗列于庭院之中。这些碑碣,主要的有:《重修黄岗墓碑记》碑、黄岸墓碑、黄璞墓碑、谕祭黄巩碑、黄师宪墓碑以及“读书林”碑等, 集黄氏古文化之大观。


黄冈碑廊


程德鲁《涵江现存碑刻初目》文:

黄冈祠收藏碑刻》

向上滑动阅览 “黄冈祠收藏碑刻

黄巷是古文化村,遗留不少历代碑刻,在黄巷黄冈祠经黄巷老体协会收集唐以来各种碑刻墓碑、墓志铭10多块,简介如下:

1、《重修黄巷祠墓碑记》碑,清光绪十一年立,小篆书额,碑文楷书,高2米,宽0.70米。黄中赞撰

2、黄岸墓碑,楷书,横书:“入莆始祖”,竖书“唐进士桂州刺史封开国公溢忠义黄公墓”21字,高1.40米,宽0.45米。

3、黄璞墓碑,楷书,竖书:“唐校书郎雾居黄公墓,9字,高0.97米,宽0.39米。

4、谕祭黄巩碑,明嘉靖四年立,楷书,高1.60米,宽0.68米。

5、黄师宪墓碑,高1.03米,宽0.47米,楷书,53字。明黄巩书

6、“黄孟岩墓志铭”明林兆坷撰,高0.45米,宽0.27厘米,小楷,顶部有云纹和小篆“皇明”两字。

7、《通礼》碑,明代黄巩书,通礼”两字篆文,上下款楷书,上款:“大明正德十二年”,下款:“兵部郎中巩立”。碑长0.70米,高0.30米

8、《大理家庙》碑,明詹宽书,“大理家庙”四字行书横写,上款:“嘉靖八年秋九月吉日立”,下款:“广东道监察御史詹宽书”。长0.93米,高0.26米。

9、《梅翁山》碣,明正德丙子年立,碑文楷书,高0.64米,宽0.40米。

10、黄师宪、黄文嘉父子墓碑,明嘉靖九年立,詹宽书,书。碑高1.35米,宽0.55米。

11、《明致顺德县尉事耕滨林公暨配黄氏合葬墓志铭》,明嘉靖二十一年刻铭,小篆书额,小楷铭文。高0.62米,宽0.61米。

12、《读书林》碑,明代周瑛书,“读书林”三字楷体横书,落款:“翠渠”两字行书。长0.85米,高0.31。

13、《唐桂州刺史封开国公谥忠义黄公祠堂记》碑,南宋庆元二年(丙辰1196)立碑,朱熹书,楷体,已断裂,左部残缺,现存碑高0.40米,宽0.88米。此碑是珍贵的朱熹笔迹(现存在市博物馆内)


黄岸墓

黄岸墓,位于涵江区国欢镇黄巷山国欢寺边。其墓地下建筑保存完好,地面建筑曾被破坏,现已修复,原墓碑完整。现已被列为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


名僧妙应祖师、本寂禅师与国欢寺

黄巷《黄氏族谱》载,黄岸五世孙昌岌的长子文矩(820—898年),字崇法。他幼时负笈于儒门。出家后 “落发不披袈裟, 不受戒具”, 是莆田囊山、国欢寺、石室岩、紫霄岩的开山祖师。他于唐大中六年(852年)居石室岩。中和元年(881年)居“囊山高岩之下,跌坐不食,行则二虎随之。往来于城乡之间,其居曰 “伏虎岩”,人称他为“黄佛”、“伏虎祖师”。宋初赐谥妙应禅师。公元898年圆寂, 墓塔在囊山寺。妙应禅师 “性通九流之门”,精于医术,善于用气功治病,“济困扶危, 造福万民”,世人德之。涵江孝义社曾建 “妙应堂” 以奉祀之。其附近的 “三门井” 边,曾有地名 “虎栏里”。据说是妙应祖师 “关虎” 的地方。

囊山慈寿禅寺妙应祖师金身像

黄冈祠内妙应祖师预言挂图


昌岌的次子崇精(840—901年),又名耽章;出家法名本寂。他自幼同哥哥学儒,19岁到福州出家,曾在家乡建上生寺、蒙山寺。咸通间,他云游唐都长安,后在江西曹山显迹,称曹山本寂,名贯丛林,是中国佛教禅宗中的 “曹洞宗” 创始人之一。公元901年圆寂,葬于曹山。“敕谥元灯大师”,世称本寂禅师。“曹洞宗”在国内及日本都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在日本有教徒数十万人,对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上起了巨大的作用。

本寂禅师画像


他俩兄弟于其双亲死后,舍旧宅建庵奉佛。初名延福院,为囊山慈寿寺的属院。后梁开平元年(907年)奏请赐额,适闽王王审知以孙王昶出生,因名国欢寺

国欢寺

国欢寺坐落在松林掩映的国欢坡上,主殿重檐歇山式,抬梁结构,金柱高大,飞檐斗拱,古朴典雅。现有建筑系明代万历四十年(1612)黄起龙重建,曾奏请朝廷颁赐藏经。清康熙八年(1669)又重修。其建筑群基本保存完整。寺中现存碑刻,如:《重建国欢寺》碑及《重修国欢古伽蓝并三门记》碑等,都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国欢寺内还保留有江春霖、张琴、林森等柱联题刻。

国欢寺的现有建筑群系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建的,曾请朝廷赐藏经。清代康熙八年(166年)又重修,保存至今尚完整。近年由侨僧鸠资进行全面维修,古色古香。

国欢寺被列为莆田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重修国欢古伽蓝并三门记》碑《重建国欢寺》碑


国欢寺清御史江春霖题联


唐代名儒黄璞

黄璞,字德温,黄岸六世孙。居黄巷村,大顺二年(891年)进士,官尚衣监主簿,乾宁初(894年)以崇文阁秘书郎致仕。黄璞有子八人:次子仁渥官教读太子正字;三子仁滔官御史中丞,四子仁藻官著作郎;七子仁渭官著作佐郎,与父同任馆职,世称 “一门五学士”。

黄璞故居,就是现在黄巷村的黄璞祠堂。祠堂建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2年),宗正统五年(1440)重修,宪宗成化年间重建。面阔五间,三进,占地面积超 1000平方米。故居历代均有重修,现存基本为明代建筑,清代重修。两边门门楣上各嵌一块石额,分别用楷书刻上“雾居”、“归隐”,字迹清秀,石色发黄,应是当年建房时的原物。

黄璞祠堂是莆田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黄璞是莆田乃至福建历史上第一位学者,他从小能静心、苦坐,像苦行僧一样读书,积累知识。'少时喜诗,著名于时',黄璞经过苦读,博通经史,他的诗在藩镇中流传,颇有名望。唐末,黄巢率义兵夜过黄璞家门时,知是大儒,命令军士把火把吹灭,静悄悄地走过去,没有惊动他。一个令整个盛唐都地动山摇的起义领袖,毕恭毕敬地为一个读书人熄灭火炬,可以想见黄璞的学识人品。

一门五学士(左)  读书林(右)


黄璞故居门口曾经是福州至兴化府的古驿道,长约一华里,清一色的青石板路面。那时古驿道两旁依稀可见唐砖宋瓦,明碣清匾,你仿佛穿过一千多年风风雨雨的时光隧道,经过一千多年饱经风霜的历史变迁。可惜这条古驿道十几年前被改为水泥路,成为一个无法弥补的遗憾。


黄冈群凤坊

黄冈群凤坊清嘉庆年间建造在黄巷古驿道旁的木质牌坊,记载了黄巷子孙及派衍各地的后裔自唐到清在朝廷的功名成就。莆阳黄氏后裔历代中进士的有199人。唐状元黄仁泽,宋状元黄公度,榜眼黄艾,进士、宰辅黄镛,明殿试天下第一黄麟,探花黄旸,进士、兵部尚书黄鸣俊。明代,莆田黄氏连出了十一个解元。

黄冈群凤坊有石刻联书:“大唐刺史留千载,皇宋胪传第一家”。


相府门第——新府

黄巷新府自然村,有个宋代所凿的宋井。井口以整块石凿孔而成,圆形,厚18厘米,底部相对地凿双小圆孔,透过18厘米厚的井围,井围高70厘米,内径1米多。村名来自 “敕建涵国公新府”,即黄岸的第十七代裔孙黄镛,黄镛(1230-1300年)字器之。宋景定三年(1262)进士,官至右丞相,参知政事、平章军国兼知枢密院事,加太傅,封涵国公。皇帝赐封返乡盖新府,新府自然村名因此而来。因生活用水所需,于是开凿此古井。


林氏云腾故居建筑群

云腾故居建筑群:位于黄霞村霞宵,为林姓族人,云腾故居建筑群是传统红砖厝,包括“三座厝”、祠堂里(祯庆祠)、后尾堂。总建筑面积约四亩。共有“八天井”“七厅堂”七十四开间;其中“三座厝”六天井、三厅堂、三十六开间;“祯庆祠”一天井,两厅堂,十四开间;“后尾堂”分南北厅,中天井两厅堂,二十四开间。本有族谱,在清光绪年间火灾中被毁。据族人相传,云腾之父约在康熙至雍正年间带着妻儿从“界外”流落至延寿里霞宵境安家。“三座厝”为云腾所建,始建于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






穿过热闹的霞宵市场,走进黄巷的刹那,闹与静的突然转换间,仿佛时光就已经穿越千年。漫步在黄巷老街中,也许我不识得唐砖宋瓦,明碣清匾,但是,遥想往昔,黄氏望族,科甲鼎盛,刺史里必然也是华冠玉带,车马往来,热闹非凡。

来吧,挑一个秋高气爽的午后,走进这处紧邻城区的黄巷老街,让心灵也来感受一次穿越千年的文化之旅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莆田这条巷子,走出十位状元、十位宰相!
(4)千年黄巷
黄氏入莆始祖黄岸(插书110世链接)
黄自元楷书《临皇甫君碑》
清黄自元楷书《焦相栋碑》
【】清黄自元楷书《焦相栋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