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郑州是不是火车拉来的城市?NO!



有人喜欢说:郑州,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


我说:郑州,不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而是一座在近代被火车汽笛声唤醒的城市!


因为,郑州早在3600年前,就是商汤所建立的商代第一个都城——亳。


又有人常言:郑州,以前就是郑县。


孰不知,“郑州”这一称呼,始于公元6世纪的隋朝。郑州在改称“郑县”,因1913年全国统一废州置县,历时不过短短33年光景。(详见本号历史文章:谁再叫俺郑县,给你点历史看看


1904年的光绪三十年,清廷在此建立的卢汉铁路中段甲等业务站,也始称“郑州站”。




郑子蒙|文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郑说”


尽管不认同“郑州是一座火车拉来的城市”这一提法,但我毫不否认,铁路对郑州近现代的城市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更何况,身为郑州人的我,从小就是个铁路迷。


记忆中最早看火车,是在解放路西头的道口。大概三四岁的样子,爷爷骑着凤凰牌自行车,带我到铁路道口,看着郑州站附近南来北往的客运列车。


喜欢听浑厚的汽笛声,听车轮和铁轨连接处发出的咣当声:呜~~咣机~咣当~咣机~咣当……


也喜欢看蒸汽机车和内燃机车冒出的黑烟,看车窗内旅客的形形色色,看每一节车厢上的运行区段指示牌。


更喜欢听爷爷讲,指示牌上始发和终到站所在城市的故事。(因为业务关系,爷爷出差到过除了西藏和港澳台的国内每一个省份)


后来再大些,父母经常骑车带我去国棉厂的亲戚家。那时还没有立交桥,从解放路到西郊去,要绕行二道街和北闸口,穿过好几个平交的铁路道口。


第一个道口过的是客车,后面道口是货车。我常让家人在道口多等几次放杆、抬杆,只为能多看几趟经过的火车。


还有亲戚住在苗圃的铁路局家属区,每年都期待春节的时候到他做客,不是为了大鱼大肉,而是能爬上附近的铁轨上去看火车。


调皮的孩子们,还拿些钉子、瓶盖和小石子,放在铁轨上等火车碾压。更出格的,是捡起路基上的石头,向货车车顶扔去,有时甚至砸到尾部的守车上,引来运转车长一阵骂声,小伙伴们则放声大笑着,四散逃去……


货车守车


长大了,市区的平交道口大都变成了立交桥,铁路沿线也都被栅栏围上,再也难以翻跃到铁轨上去。更难有闲暇时间,去铁路旁重拾这种古老的兴趣。


每次出游,都不放弃看火车的机会


近日,高楼迷网友郑—宁的一篇帖子,让我在他的镜头下,又过了把看火车的瘾。一番畅聊,转来共享:



列车驶出郑州站,这个位置,大概就是我小时候看火车的道口所在地。



如今,这里已架起了立交桥,附近也高楼林立。


郑州还保留有年代久远的桥梁和隧洞。






列车向北,则沿京广线一路经过大石桥、郑北大桥、彩虹桥等桥梁,驶向黄河。








看火车,不应错过道岔:看车体在这里变道,扭动身姿。






看机车,各种造型、动力的火车头,让你感觉到威风和力量。







看货车,不同的车皮,拉着不同的货物,驶向不同的目的地。








看客车,各色的车体,载着各色人等,奔向各个城市。





黄河南岸的老站和新站:





黄河上的老桥和新桥







正如这趟疾驰在黄河桥上的动车,郑州也在飞速前进。


尽管郑局武段、郑局西段的光辉,很难再现。但我依然期待,“郑米”的成型能再次让这座城市再次腾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云南一货车和火车抢道被撞翻 100多只猪仔死亡
铁环传信
散文朗诵《绿皮火车》
宋东亮丨陇海铁路,连着梦和远方
【了不起我的国259】外国专家乘坐中国高铁 发现秘密后目瞪口呆
我最欣赏的一幅画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