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非专业组】刘国华——医者仁心

桑干河是流经了千年的内陆河,不大却很有名,因着此河,曾产生了一位文学大师丁玲,和她的长篇名著《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桑干河流经的涿鹿是中华民族的故乡。1911年,李春茂医生就出生在桑干河畔涿鹿县黄土坡村,一个与人为善、济世为民的中医世家里。


他曾是一位乡村教师,因不忍目睹乡人沉疴难医,毅然改学中医。


在24岁时,经涿鹿县公安局中医考试,以优异成绩取得了医师证书,同年到涿鹿同聚成中医店挂牌行医。


多年来,在“伤寒少阴病转阳脱诊疗”及“妇痨产合症”和“崩漏带下典型重症”的研究治疗方面颇有造诣。许多患者来时往往都是岌岌可危,经诊治又都转危为安,疗效显著。因而求医就诊者络绎不绝。当时县城几家药店争相请他去主方,最后被“同和公”药店尊为坐堂主方医生。每日上午在店门诊,下午仍坚持到邻近村镇出诊。


当时由于日寇侵略,民遭涂炭,患病猛增,且病情复杂。虽得病还不敢声张,唯恐日本人知道。当时李老出诊处境非常危险,但是眼看着乡亲遭受病痛,心如刀绞,于是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到各村出诊。在诊治中,果断采取调中和胃、佐益气扶正之品,经六合定中丸合参苓白术散化裁,疗效显著。


1938年春,气候反常,流感严重,多人症象都是头晕疼痛,四肢厥冷,吐泻交作,李老诊断为内停饮冷,外伤疫气,拟扶正驱邪,调和中气,投霍香正气汤,佐贯众、草果、苍术之类,积极进行早期治疗,服药后无一不愈。他用一颗医者仁心投身到救国救民当中。


医生的职责,就是治病救人,舍此而不应有他求。这是从行医第一天起就恪守的信条。他心里最放不下的是病人,只要有了病人,其他一切视而不见。


1941年秋末冬初,气候干燥,蔚县、涿鹿一带患咳嗽喘息者十有八九,当即用杏茶饮加生石膏、青黛之类配方,患者一般服一二剂即愈。作为医生,对患者备加同情,凡前来求医,有请必应,随叫随到。对贫困患者免收诊断治疗费,甚而还常用自己微薄的工资给一些患者垫付药费。


当地一带群众很是感动,联名赠送“圣手成春,起死回生”等荣匾。对这些名利之事,李老一向看得很轻,他常说,为医者要心有济世,志在救人,不可追名逐利。他常到桑干河南为人治病。当年桑干河没有桥,夏天扛着自行车过河,冬天推着车从河冰上走过。有一年冬天,他推车一下子掉进了冰窟窿里,居然从很深的水里、光溜溜的冰层底下爬了上来,浑身是水依然去给病人治病。寒冬腊月,李老浑身冻成了冰铠甲,直到走到病人家才换下衣服烤干。


每天他都是四五点钟起来给人看病,一开门院里就有四五个病人等着了。总是立即把他们让到屋里,坐到炕上让他们暖暖身子,还立即给他们端上茶水点心,然后才看病。询问人家何时来的,人家说是头天就来了,他说,那就快抓药,你们好早点回去,坝上好几百里路,不能老住店花钱。每天看那么多病人,很累,患者说了病,还说家事,得听。不能给病人添病,得让他说出来,说完。有一次,一个胃癌病人来看病,李老端上月饼和牛奶让他先吃一点,患者在家时什么也不能吃了,但这次他一下吃了两个月饼,李老望着病人开心地笑了。


1956年1月间,涿鹿县二区董家坊、保岱一带发生了炭疽病,传染快,面积大,数天时间蔓延三十余村,专区动员大批医务人员组织医疗队聚集疫区,开展调查医疗,控制隔离。他带着技术较强的三十余名中医医生,于1月3日抵达疫区做治疗工作。经中央几位专家确诊为肺炭疽、皮肤炭疽,按中医文献记载,该病为疔毒走黄与皮肤疔疮,拟大剂清瘟败毒加犀角,重用生石膏之类,争取早期治疗,头一二剂效果显著,皮肤炭疽经梅花点舌丹,以三棱针刺破疮头放该药固之,上一两次即愈。当时,他精湛的医疗技术和高尚医德很受地区有关领导赞赏,同年调至张家口专署门诊部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活动。1949年任本县医联会主任期间,他用会费购置大量中医书籍,亲授中医理论基础,为本县培养了数十名中医人才。1959年调换工作后,在市卫生局中医学校和业余班任教,培养出大批中医人才。


 李老一向宽厚待人,严于律己,赢得了当地老百姓的爱戴,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医生。1961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曾当选为县人民代表、市先进工作者、省中医代表、市政协委员。其临床、流动、地头医疗,讲课、上山采药等事迹被河北省电视台播出,并载入张家口文史资料。他撰写的85例崩漏症验案论文曾获市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在近六十年的医学生涯中,他一贯坚持深钻中医理论,注意总结临床经验。曾任教市中医学校教研组长,市第一医院中医师、中医科主任;市中医院内一科主任、副院长;1981年经省卫生部门考核评定,晋升为副主任医师。


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曾把逃荒难而素不相识的席家父子留在家中达两个月之久,日本的敌机轰炸时,他撇下自己的两个女儿,却把席家9岁的儿子抢先背到地窖里;从贫苦农村来看病的人(肺病)没钱住店,就把病人留在家里,病人咳出的痰已发臭,还和病人住在一个房间,观察病情,细心诊治,亲自熬药,家人还为病人包饺子吃,直到病好;寒冷的冬天,坝上牧民为挂李老的号,天不亮4、5点就在市第一医院门外排起了长队,他们用烧烂纸果筐在外面取暖,他看着心疼,没有自行车,每天为了能早点给病人看上病,他总是起早贪黑,从西山坡家走到东山坡医院;李老心性纯真,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能用凤凰琴伴奏,看到一片云飘过,就能作首诗。他还经常给孩子们念报纸、讲故事,冬天,在结满霜花的窗玻璃上画个渔翁,讲“渔翁和小金鱼”的故事,告诫孩子们,一生都不要贪财,贪财是万恶之源。


他把毕生的心血和精力无私地献给了祖国的中医事业。他曾用小楷书法撰写了《论中医在医学上的重大作用》,以警示“文革”时对中医的忽视,只可惜后来此作遗失。


1988年他临终昏迷时,还对陪床的女儿大喊:“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赶快去给病人看病!”说完就去世了。他教儿女一生做好人,做好人不一定是做惊天动地的大事,更重要的是一点一滴去做好事。这样的道德和精神使他的几个子女后来都成为了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大儿子是针灸名师,二儿子在四医院任中医科主任,现在对不孕不育颇有研究和造诣,他们都传承着李老的美德!


我曾亲历李老的二儿子,给两位聋哑年轻夫妇号脉诊治过程,他用纸笔一点点问询病情,出诊方,直到他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颜。北京的小女儿给一位担架抬着进来的严重肾病患者在家中医救治2个月,小伙子最后“腾腾”走着出去……这样的道德和精神指向,使他的几个子女后来都成为了救死扶伤的医务工作者,传承着他的美德。


李老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为患者服务的一生,无论医技、医德都给我们后人作出了榜样。他为患者解除痛苦,带来欢乐,给无数家庭带来了幸福安康,是造福于民的好党员、好大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中医白天义诊不收分文,夜晚电话旁为患者解疑,真可谓医者仁心
宁可药生尘只要人寡疾:为何要保护医者仁心?
医者仁心
#中医 #肝病 #医者仁心
#心脏 #中医 #医者仁心
#耳鸣 #耳鸣脑鸣 #中医 #医者仁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