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西药联用的安全警戒思考

中西药联用临床优势


中医辨证,西医辨病,各有短长,而病证结合对于发挥中西医诊治疾病的集合优势,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感染引起的发热为例,西医先查找致病菌,再有针对性地给予杀灭或抑制致病菌的抗生素,消除致病源,但细菌易产生变异和耐药,使抗菌药物的疗效逐渐降低;中医辨证给予清热解毒中药,清热解毒中药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机体免疫系统也常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虽然起效较慢,抗菌强度不如西药,但能协助西药抗感染,兼以退热,既可发挥中西双重药效,也可缩短病程。


近几十年来,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和中西药学的融合,很多学者大胆地提出了用中西双重理论构成的方剂——中西药复方制剂,一方面能提高西药使用的针对性和发现其潜在作用;另一方面,中药遏止西药的毒副作用,同时发挥协同作用,提高疗效。



中西药合并用药策略


一、认识中西医理论体系的区别与联系

中医与西医的理论体系不同,对疾病发生发展、药物作用机制认识不同,因此,不宜单纯地用一方理论指导配伍用药,应将中医辨证施治与西医辨病治疗有机地结合起来。中西药联用治疗疾病根本目的在于取得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的疗效,需要在中西医双重理论指导下,合理联用中西药。


其一,辨病与辨证用药相结合。中医辨证,着眼于整体,用药侧重平衡阴阳,调理气血,调动机体抗病能力;西医以现代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为基础,注重病因、病理变化,用药针对性强。将两者结合起来,明确疾病及疾病在各阶段的本质表现,作为中西药联用的前提。


其二,在中西医各自理论指导下选用相应的中西药物。如肾病初期,中医辨证为肾阳虚水肿,用温阳利水方药;西医选用皮质激素,皮质激素为“纯阳”药物,使用之初,为防止阳盛耗阴,由肾阳虚转变为肾阴虚,故辅佐滋阴补肾药物(如六味地黄丸等);当皮质激素减少至维持量时,需在滋阴基础上加上助阳药(如仙茅、淫羊藿、肉苁蓉等),兴奋肾皮质功能,分泌皮质激素,减少外源激素撤退的不良反应,亦可辅助实施逐渐撤掉外源性激素的目的。


二、了解相互作用特点

药物的化学成分是药物起作用的物质基础。中西药联用时,有些成分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例如,含有机酸的中药(如山楂、山茱萸、五味子、乌梅等)与碱性西药(如碳酸氢钠、氨茶碱等)合用,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破坏原料药的有效成分而失效;含鞣质的中药(如地榆、诃子、五倍子等)与金属离子、生物碱盐、蛋白质等生成不溶性鞣酸盐沉淀,因而不宜与碳酸钙、氨基酸、黄连素等药物同用。因此,必须了解中西药物的化学成分,规避配伍禁忌。


中西药联用产生相互作用,会引起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发生变化,药效学上产生协同或拮抗作用,或增强毒性等。因此,应了解中西药物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充分利用有益的中西药联用(增效减毒、扩大使用范围),规避不良的合用结局(药理作用拮抗、毒性增强)。例如,含有机酸中药应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合用,因有机酸能酸化尿液,使磺胺的溶解性降低,导致尿中析出结晶,引起结晶尿或血尿;麻黄有升压作用,不宜与利血平等降压药合用,避免减低了西药的降压效果。


因此,中西药联用应以中西双重理论为指导,并在充分了解中西药的化学成分及相互作用机制的基础上联用,避免将中药、西药随意叠加,盲目合用。


三、避免配伍禁忌,慎定用药方案

由于中药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十分复杂,与西药合用时存在很多不安全因素,尤其是相互作用研究极少、临床联用经验不多的中西药,用时应慎之又慎,同时,要关注中西药配伍禁忌的研究进展,及时了解其研究成果,避免配伍禁忌。


针对具体疾病制定用药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中西药的主辅地位、给药剂型、剂量、给药途径等因素。


药物的主辅地位可以根据疾病特点和中西药各自的优势来确定,例如,治疗病毒性感冒,可选用既对“证”而又有良好抗病毒作用的中药为主治疗,辅以西药对“症”(如发热)处理。治疗恶性肿瘤,以西药化疗为主,辅以中药扶正祛邪,增强免疫。


药物的剂型、剂量、给药途径等也影响中西药联用,例如,煅炭类中药均有较强的吸附作用,当与抗生素同时服用时,可因其吸附而减少抗生素在肠道的吸收,降低抗生素的疗效,若抗生素改用肌注或静脉给药,则能减少吸附。因此,临床中西药联用时应从多角度考虑,慎定用药方案,才能发挥最大的疗效。


四、重视体质差异,个体化用药

个体化用药,就是药物治疗“因人而异”“量体裁衣”,在充分考虑每个病人的遗传因素(即药物代谢基因类型)、性别、年龄、体重、生理病理特征以及正在服用的其他药物等综合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安全、合理、有效、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


中西药联用时,既要考虑机体对特定药物的代谢能力不同,又要注意中西药物之间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代谢,从而直接影响到药物疗效、产生毒副作用。若药物在体内代谢较慢,代谢产物不易排出体外,容易积聚而引起药物性肝炎,严重者则引起药物中毒;若药物在体内代谢过快,就会导致常规剂量疗效降低或者无效,延误病情。


例如,中药酒剂中的乙醇便是肝药酶诱导剂,若与巴比妥、苯妥英钠、胰岛素、地西泮等联用会加速这些西药的代谢,使其半衰期缩短,疗效降低,但应尽量避免中药酒剂与上述药物联用,如确实需联用时,应隔开一段时间给药,并密切观察机体的反应,个体化调整药物剂量。


综上所述,中西药联用的治疗优势被临床广泛认同,但其安全问题却较为复杂,医药人员应重视中西药配伍使用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使中西药的配伍更加安全、合理、有效,以简单、有效、不良反应小为原则,能够口服治好,则尽量不用注射;能够单用中药或西药治好,不必用中西药联用。而对于中西药联用有明显治疗优势的疾病,则需采取正确的合用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成药知识| 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
中药与西药的合用(全文)
中西药复方制剂科学性研究
中药和西药混着吃有风险,合理用药关乎身体健康
一般的中西药配伍禁忌
用药禁忌:中成药和西药联合用药的配伍禁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