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原文:王清任膈下逐瘀汤
伤寒论·中英对照·每日一条
41.【263】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Shaoyang  disease is characterized by a bitter taste in mouth, a dry throat and  vertigo.
‍‍(注:以王里《重排重解伤寒论》排序,【】内为原序号)
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目
膈下逐瘀汤所治之症,开列于后。
积块
积聚一症,不必论古人立五积、六聚、七癥、八瘕之名,亦不议驳其错,驳之未免过烦。今请问在肚腹能结块者是何物?若在胃结者,必食也。在肠结者,燥粪也。积块日久,饮食仍然如故。自然不在肠胃之内,必在肠胃之外。肠胃之外,无论何处,皆有气血。气有气管,血有血管。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血受寒,则凝结成块,血受热,则煎熬成块,竖血管凝结,则成竖条,横血管凝结,则成横条,横竖血管皆凝结,必接连成片,片凝日久,厚而成块。既是血块,当发烧。要知血府血瘀必发烧。血府,血之根本,瘀则殒命。肚腹血瘀,不发烧。肚腹,血之梢末,虽瘀不致伤生。无论积聚成块,在左肋、右肋、脐左、脐右、脐上、脐下,或按之跳动,皆以此方治之,无不应手取效。病轻者少服,病重者多服,总是病去药止,不可多服。倘病人气弱,不任克消,原方加党参三五钱皆可,不必拘泥。
小儿痞块
小儿痞块,肚大青筋,始终总是血瘀为患,此方与前通窍活血汤、血府逐瘀汤,三方轮转服之,月余,未有不成功者。
痛不移处
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是血瘀,用此方治之极效。
卧则腹坠
病人夜卧,腹中似有物,左卧向左边坠,右卧向右边坠,此是内有血瘀,以此方为主,有杂症,兼以他药。
肾泻
五更天泄三两次,古人名曰肾泄。言是肾虚,用二神丸、四神丸等药,治之不效,常有三五年不患者。病不知源,是难事也。不知总提上有血,卧则将津门挡严,水不能由津门出,由幽门入小肠与粪合成一处,粪稀溏,故清晨泻三五次。用此方逐总提上之瘀血,血活津门无挡,水出泻止,三五付可痊愈。
久泻
泻肚日久,百方不效,是总提瘀血过多,亦用此方。
膈下逐瘀汤方
灵脂二钱,炒  当归三钱  川芎二钱  桃仁三钱,研泥  丹皮二钱  赤芍二钱  乌药三钱  元胡一钱  甘草三钱香附钱半  红花三钱  枳壳钱半  水煎服。
方歌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本文选自《医林改错》中国医药科技2011版p29-31)
王里注:
二神丸:补骨脂(炒香)四两,肉豆蔻(生)二两。
上为细末,加大肥枣四十九个,生姜四两,切片同煮,枣烂去姜,取枣剥去皮核,用肉研为膏,入药和杵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盐汤送下。
功用:温脾暖胃,进食固肠。
四神丸:肉豆蔻(煨)、补骨脂(盐炒)、五味子(醋制)、吴茱萸(制)、大枣(去核)
功用:温肾散寒,涩肠止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隔下逐瘀汤
隔下逐瘀汤所治症目
膈下逐瘀汤
(中医杂谈)膈下逐瘀汤是一个疗效极好的方子
『医林改错』《医林改错》全文15
肚腹积块,清晨久泻,肚腹疼痛,总不移动,小儿痞块,肚大青筋--隔下逐瘀汤主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