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叉神经痛的药物及外科治疗(2015年“共识”)

三叉神经痛的药物治疗

共识(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功能神经外科学组,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功能神经外科专家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5,53:657664.)对药物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给予充分的肯定,尤其是首次发作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共识推荐首选药物为卡马西平(A级证据,强烈推荐),其次是奥卡西平(B级证据,推荐),且指出卡马西平疗效可能优于奥卡西平,但后者安全性方面的顾虑更少;其他辅助治疗药物还包括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匹莫齐特等(C级证据)。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自然恢复几乎是不可能的,药物治疗可能部分缓解疼痛或出现完全缓解与复发交替,因此,鼓励患者根据发作频率调整药物剂量。如果药物治疗失败,应考虑外科治疗。

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

药物治疗失败的患者应尽早考虑外科治疗。共识推荐的外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Meckel囊球囊压迫术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治疗微血管减压术。晚近有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上述方法的临床疗效。共识对各种外科方法的适应证、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详细论述。

1.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和Meckel囊球囊压迫术(为B级证据)

(1)适应证:①年龄>70岁。②全身状况较差(合并心脏、肺、肝脏、肾脏或代谢性疾病等)而无法耐受手术。③微血管减压术无效或疼痛复发。④拒绝行开颅手术。⑤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⑥鼻咽癌相关三叉神经痛。

(2)疼痛缓解率:治疗后1、3和5年疼痛缓解率(疼痛程度减少≥50%)分别为68%~85%、54%~64%和50%。

(3)并发症:包括感觉缺失(50%)、感觉迟钝(6%)、痛性麻木(4% )、主诉各种不适感(12%)、角膜炎(4%),约50%的Meckel囊球囊压迫术患者出现短暂性咀嚼困难。

2.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治疗(为C级证据)

(1)适应证:①年龄>70岁。②全身状况较差(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疾病)而无法耐受手术。③害怕或拒绝开颅手术,担心出现手术并发症。④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发病灶已处理或原发肿瘤较小。⑤经其他外科方法治疗后无效或疼痛复发。

(2)疼痛缓解率:治疗后1和3年疼痛缓解率为69%和52%,共识中未给出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治疗三叉神经痛的5年缓解率,有文献报道,5年缓解率可达63.64%。

(3)并发症:包括麻木(9%~37%)、感觉缺失(6%~13%)。

3.微血管减压术(C级证据)

(1)适应证:①诊断明确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②药物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③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Meckel囊球囊压迫术、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治疗无效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④微血管减压术后复发的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⑤青少年期发病的典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2)疼痛缓解率:术后1、3和5年疼痛缓解率分别为80%、75%和73%。

(3)并发症:包括感觉减退(7%)、听力下降(10%)、无菌性脑膜炎(11%)、脑脊液漏(4%)、小脑缺血(4%)、小脑血肿(4%),病死率为0.2%。

微血管减压术的远期预后优于其他外科方法,但可能承担更严重的风险。从适应证方面看,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射频热凝术、Meckel囊球囊压迫术和立体定向伽马刀放射治疗更适用于高龄和全身状况较差的患者,而微血管减压术无明确的年龄限制,更适用于较年轻的患者。晚近亦有文献报道,微血管减压术是一种治疗老年难治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安全、有效方法。无论何种外科方法,治疗效果与术者操作技术密切相关。微血管减压术是目前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最佳、缓解持续时间最长的方法,但患者可能承担更严重的手术风险。

 

ref:刘清军.《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8, 18 (09):643-646.


王德福 整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叉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解读
疼起来比肿瘤更“折磨”人的疾病,该怎么治?
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如何治?协和医生为您支招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该怎么治疗?
三叉神经痛的外科治疗进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