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华简》中的易学史

清华简《保训》

原文:

惟王五十年,不豫,王念日之多历,恐坠宝训,戊子,自靧水,己丑,昧[爽]……[王]若曰:“发,朕疾壹甚,恐不汝及训。昔前人传宝,必受之以詷,今朕疾允病,恐弗念终,汝以书受之。钦哉,勿淫!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历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违于庶万姓之多欲。厥有施于上下远迩,乃易位迩稽,测阴阳之物,咸顺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变名,身兹备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厥绪。呜呼!发,祗之哉!昔微假中于河,以复有易,有易服厥罪,微无害,乃归中于河。微志弗忘,传贻子孙,至于成唐,祗备不懈,用受大命。呜呼!发,敬哉!朕闻兹不旧,命未有所延。今汝祗备毋懈,其有所由矣。不及尔身受大命,敬哉,勿淫!日不足,惟宿不详。”

白话:

惟王五十年,文王的病情不见好转,王考虑到生病耽误的日子已经很多了,如果疾病再不见好转,会耽误有关《保训》的事情。

戊子日,王自洗其面。己丑日,天刚蒙蒙亮时……(文王)说道:“发(指周武王姬发),我的病越来越严重了,恐怕来不及对你传授训导。以前人们传授《保训》,必定要由前人亲口传授,如今朕病重,恐怕口授是完不成了,你就以书简的形式来接受吧。

敬畏啊!不要轻视怠慢!舜过去只是一个普通百姓,亲自在历丘这个地方垦荒种地,恐怕就是为了得到《中》舜对照《中》自我省察自己的过去与志向,验证天下百姓的追求与欲望,既验证古往今来的历史,也验证眼前的事情,用来预测任何阴阳之物,都能够验证而没有不对的。

舜得到《中》的内容后,不改变《中》的实际内容改变了名称,走到那里都要随身待着,对于《中》,舜益加佩服与相信,努力研究而不懈怠,使自己获得了天地人三才极深的修为与品德。帝尧夸赞舜,让舜继承帝王大统。

啊!发(指周武王姬发),要有志气于《中》啊!过去,上甲微从河部落那里借来《中》,以报复杀害自己父亲的有易部落,有易服其罪,上甲微没有灭亡有易。之后上甲微把《中》还给了河部落。

上甲微牢牢记住了《中》的内容,并且传遗给子孙,一直到成汤,研究探讨,不敢懈怠,其作用是使成汤得到天下。

啊!发(指周武王姬发),要信奉《中》啊朕知道《中》的知识时间不长,命中还没有让我赶得上仔细研究。如今你要信服,要立志研究,不要懈怠,依靠它就能够实现你的志向。我看不到你得到天下了,你要敬奉《中》,不要怠慢。

没过几日,文王就去世了。天上的星象也显示不吉祥。

要点解析

一、周文王没有把《周易》叫作《周易》,而是称作《中》

大众普遍认为《中》就是中国,李学勤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懂易经技术操作的人很少,不懂易经去研究易经的史料会比较困难。

“中”字,甲骨卜辞中写成方框,铜器铭文中写成圆圈。不是因为是两种文字,才有“方中”和“圆中”两种“中”字,是《中》本身就有方圆,本身就是内方外圆这样的结构。我们知道中国的汉字出自图画。汉字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图画记事基础上,把图画俭省为笔画的结果。这个“中”字就是由一幅图画而来。由于这幅图画的特殊性,即有时候用方,有时候用圆,就形成了“方中”、“圆中”两种“中”字。

接触过《易经》的人们,已经知道“中”这个字,或者说把“中”这个字恢复为图画时,使用的图画画面是《易经》中的《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有了解《易经》历史的人们会说,易经中的《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出现于宋代,而“中”这个字的历史要古老得多,用宋代出现的东西去证明远古文化,这是颠倒本末。

我们再回头分析“中”字原始写法的三个要素: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道竖画。这一道竖画是什么,是不是就是《易经》中的“一画开天”?竖画的中间有个圆圈或方框,是不是指向《易经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中存在的一方一圆两种形态?

“中”字,是一幅太极图案。《易传·系辞上》载:“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指什么?太极这个概念,来自“中”中的一竖,又可以称作大极、立极、天轴、黄道。两仪指什么?指一竖隔开的两边,一边为阴仪,一边为阳仪,春夏二季为阳仪,冬秋二季为阴仪。四象指什么?指每一仪中包含四卦,阳仪中有乾、兑、离、震四卦,阴仪中有巽、坎、艮、坤四卦。八卦指什么?指两仪共有八卦。在“圆中”中,“中”中的一竖为太极,两仪的阴仪居左、居西方,为冬秋,四象为巽、坎、艮、坤四卦;两仪的阳仪居右,居东方,为春夏,四象为乾、兑、离、震四卦。在“方中”中,“中”中的一竖不是竖着的,而是横着的太极,两仪的阴仪居上方,为冬秋,四象为坤、艮、巽、坎四卦;两仪的阳仪居下方,为春夏,四象为乾、兑、离、震四卦。

以上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一《易经》著名论述的真实含义。

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这个“中”字,就是一幅《易经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就是一幅太极图,就是一副太极图案的笔画化,就是民族的文化图腾。

中国,古时通常泛指中原地区,是指古代华夏族在中原黄河流域一带创立国家,它不仅仅是因为居天下之中而称中国,更是因为它拥有《中》文化而称中国。

周文王不曾演易。在周文王认为,演易的是舜帝

清华简《宝训》关于舜的一段话是:“钦才,勿轻!昔舜旧作小人,亲耕于鬲茅。恐,求《中》。自诣氒志,不违于庶万眚之多欲。氒又施于上下远埶,迺易立埶诣。测侌(阴阳)之勿,咸川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覍名。身滋备(服)惟允,翼翼不解,用作三降之德。帝尧嘉之,用受氒绪。”

其中“氒又施于上下远埶,迺易立埶诣。测侌(阴阳)之勿,咸川不(逆)。舜既得《中》言,不易实,覍名”一句话,极其重要。

“昔舜旧作小人,自诣氒志,不违于庶万眚之多欲。恐,求《中》。”“小人”指普通百姓、普通人。作为一名普通百姓的舜,研究当时的易经《中》,这里告诉我们的是:舜是作为普通百姓研究和掌握了易经的第一人。这打破了历史上长久以来的一个认识,认为《易经》是王室之物,只有统治者才有学习和掌握它的权利。

舜之前是尧。黄帝传位给高阳(颛顼帝),高阳传高辛(帝喾),高辛传挚,挚传放勋(帝尧),尧传重华(帝舜)。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是黄帝直系第三代、第二个王。帝喾与颛顼是同一代人。挚做王的时间很短就把王位给了同一辈分的尧。尧是黄帝直系第四代,第五个王。

在黄帝直系四代人统治天下期间,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即隐遁之风盛行。

《庄子》中记载了一个人物许由,就是挚与尧禅位期间的事情,《尚书》中记载的尧舜禅位、舜禹禅位,都是当时的真实情景。王之间如此,各部落、方国中,放弃王位、禅让王位,也是一种普遍现象。

造成这种视王位为脏物现象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私有制的萌芽,二是传说中黄帝修道所开风气。人生第一要事,是修道得道,而不是去当官、做王。在中国,什么是修道得道?就是研究和掌握《易经》,进入人与自然的自由境界。在黄帝影响下,隐遁修道者很多,成为《易经》流落山林、民间的一大渠道,也应该是舜作为普通百姓能够得到《易经》资源的渠道来源。

什么是测阴阳之物?就是《易经》,就是清华简《宝训》中周文王所称的《中》。清华简《宝训》记载周王文要把《易经》以书简形式传授给周武王时,交代给武王说:“舜根据自己的意思,将《中》的序列施行了上下远近的重新安放,尤其是将乾卦的位置,换位于近处,就是舜的意思。

“测侌(阴阳)之勿,咸川不(逆)”中的“川”,就是帛书《易经》中川卦的“川”,就是通行本《周易》中的《坤》卦。

“测侌(阴阳)之勿,咸川不(逆)。”在舜之前,测阴阳之物的《中》,大都是首重坤卦(母系文化),不是重视乾卦。“氒又施于上下远埶”,是舜将《中》中的乾卦试着做远近易位,试着放到不同的卦位上,最后“迺易立埶诣”,最后将《乾》卦安放在了前面最近的位置。

易经中有“先天”、“后天”概念,《易传》云:“先天天弗违,后天奉天时。”北宋以后出现有《伏羲先天六十卦方圆图》以及《先天八卦图》、《后天八卦图》。“天”指的是《易经》中“乾卦”的“乾”。从清华简《宝训》中周文王介绍舜的故事来看,最初“先天”、“后天”概念的出现,是发生在舜的身上。

“先天”、“后天”概念,看似简单的八个经卦的排列问题,却也是演易上的大问题,是易经八卦推演中把《乾》卦放到前面的位置上还是放到后面的位置上的问题,是先安置《乾》卦还是后安置乾卦的问题。先安置《乾》卦,即称作先天;先安置《坤》卦,即称作后天。我们今天常常看到的《伏羲先天六十四卦方圆图》即先天。

“舜既得《中》言,不易实,覍名。”周文王继续介绍舜对于《中》的改变。《周礼?春官?大卜》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其经卦皆八,其别卦皆六十有四”,即“不易实”这是任何一位演易者都不能改变的,舜也没有改变。舜却首次以《乾》卦为首卦,将乾卦放到了最前面、最近的位置,并且将易经改变了名称,将《中》不在称作《中》,而称作《易》。“不易实,覍名”,即“不易实,变名”

《周易·旧传·系辞》载:“易之兴也,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史记?周本纪》载:“西伯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现今的历史记载古人把演易的实质,放在把八经卦重为六十四卦上,“盖西伯拘而演《周易》,把“文王重卦”作为文王演易内容,这是严重偏离易学史的,错误的。

清华简《宝训》告诉我们的是:周文王不曾演易。“朕闻兹不旧,命未有所延。”周文王去世之前,得到《易经》的时间不长,他没有足够的时间演易,他只是获得了舜的易经资料《中》,他只是学习研究了舜留下的易经《中》。周文王在清华简《宝训》中告诉我们:演易的人是舜,是舜将《中》的卦序做出了演易性质的变易与调整。

清华简《宝训》告诉我们的是:《周易》不是周代的产物,易经的历史要久远得多,在商代之前,在夏代之前,在尧舜禹时代,就已经是普通百姓可以学习、研究和掌握。清华简《宝训》本身的价值,还解决了周代以前上古时期易经就已经存在的自古缺少典籍证据的证明材料。清华简《宝训》的发现,可以使我们的易学史,直接推到远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文化丛谈第三部:王亥演易密境【5】
西伯拘而演周易
易经猜想
【他山之石】研究周易重点掌握七个字
周文王几千年前就写出《周易》这样的奇书,是不是与外星人有联系?
学易之前应掌握一些基本概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