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学习之路经验分享(弯路 方向)

随心的我昨天下午又突有灵感想写点东西,内容是个人随感和多年来学习中医走的弯路以及总结目前的中医运用于临床实际真正有效的正道。

过了一会又想着估计很久之后才写,要不明年再写吧。不过虽然现在备战考研忙死了,但还是发一点点。

备战考研,就没能像之前那样随心地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了,兴趣需求大幅度压缩,考研优先考研优先,每周只留专门半天左右满足兴趣,平时专注复习,还别说,该复习的内容还真多。当然,我花在兴趣的时间,还是挺多的。今天下午晚上是兴趣时间,就做自己兴趣需求的事了。

现在已有打算,如果考研不成功,我应该会二战的。

想想我的中医执着挖掘史,我自己也很惊讶我的耐心和毅力,哈哈,自卖自夸。二战还是挺适合我的,有这个需求休一年,即使不是因为考研这个契机,当然能像之前大二那样不休学就达到目的就更好,其实也还好,但还是倾向于休一年,我还有许多梦想没实现,我知道只要我有时间,给我时间精力我就能拿下。

目前在做的是构建“法方药病体系”,之前已构建好了“中医理论体系”,现在做的“法方药体系”,给我几个月完全自由时间,可以初步构建,以后会花一辈子行医经历去不断完善的。

“法方药病体系”,缘由是我前面长时间的中医摸索,走了不少弯路,目前思路清晰了,这样坚持下去,是条阳光大道,可持续发展,终能熔百家于一家,形成自己的风格。

(笔记本我选用的是“方格笔记本”,具有可持续发展的高价值笔记本,为什么好及使用方法,见我的“随心小草斋”QQ群里的文件“18-04-09 《聪明人用方格笔记本》”)

方法是——

(1)根据中药书方剂书的药物分类的大框架和小框架,分别为“大法”和“小法”,例如“大法为祛湿法”,“小法可以为清热祛湿法、芳香化湿法、温化寒湿法、淡渗利湿法等等”。

中医“理法方药”一路下来,“明理”是件最难的事了,“法方药”的构建也很难,但更直接有助于临床,两者相辅相成。

(2)之后整理与之相关的可选中药和方剂。

(3)中药的话,先把中药目录默写下来,目录歌诀在我“随心小草斋”的QQ群里的“中药笔记本”或是“中药快快记忆法”等与中药有关的文档的首两页。例如“辛温解表:麻桂紫生香,荆防羌藁,细辛白芷,辛夷耳子,荽柳葱不食”,展开为“辛温解表:麻黄、桂枝、紫苏、生姜、香薷、荆芥、防风、羌活、藁本、细辛、白芷、辛夷、苍耳子、胡荽、柽柳、葱白、鹅不食草”。

这样,每类药物都可以知道有哪些可供选择的了,有些还可以再细分类,常用的药物会发现不多,即每个小法所用的药物有限。

不同医家用药习惯不同,但可以“以法统之”,所谓“药随法选”。

药物间需要精准用药,细分区别的,可以参考之前发过的有关中药参考书的文章。

(4)方剂的话,主要以《历代名医方选歌扩》和《方剂书》(或我整理的《方剂笔记本》),前者有整理历代名医的名方,分为经方和时方,站在历代名医经验的肩膀上,点赞。最低需求为列出药物,然后分类一个方中的药物,以法统之,这样每个法就知道每个医家的用药习惯,药味数小于等于四味的,反复运用的,即可以积累为一个小搭配,日后可用于临床。

博采众方,采后要分类好,内化成自己的才是真的有效。

高点需求的,按需自己添加。我的话,对于经方,还会参考原文再次理解,终之会用好我的大量各种参考书籍,所有小点都尽量融会贯通。

就像中医明理后,“理”通了,就可以融百家的观点于自身,例如看《脾胃论》,东垣前辈的自创术语,我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方式去理解,都融入我的理论体系,不断完善。

(5)在“法方药”构建完后,就可以有了一个通治百病的基础,因为中医辨证论治的核心,更准确为“辨机论治”,机即法的体现,根据病机确定大法小法,再选用相应方药。

(6)接着,到了“病”的概念,不同的病有一定的规律,治法也有一定的规律,这一步一定要在“法方药体系”构建完后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准确来说是融合了之前已建立的“中医理论体系”,即在“理法方药体系”的基础上。最终即构建“理法方药病体系”。

(7)很浩瀚的工程量,大框架的“法方药体系”估计也得几个月时间,慢慢来啦哈,反正这辈子要行医的话,迟早需要做的。所以说我觉得我现在有停一年专心做自己事情的需求,也许是二战吧,希望能一次考研通过,又能在以后兼顾自己的需求。还有,花了太多时间研究中医了,我还有很多东西没背下来,该背的定要及早背,四大经典,早点拿下来最好,每日温读温背。还有西医也落下很多了,所以,现在忙起来,简直了,简直了,简直了!

随感:

之前大二下打算休学一年,为研究出个中医理论的机理,那时的休学因家里人不同意没休成,即使同意了,也是很险的,因为中医理论看起来不难,但又不简单的样子,像是无底洞黑洞似的,未知领域的东西总让人觉得深邃。

可能一年过去了,也没有多少实质性进步。就像下午看到黄煌《张仲景50味药证》里面的序言里面写到的内容一样,“当前,中医学庸俗化的趋向比较突出,青年中医往往在不切实际的一些理论中纠缠不清,辨证论治成为一种踏虚蹈空式的游戏,而临床疗效的不明确,又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研究中医药的热情”。

前半句话,“青年中医往往在不切实际的一些理论中纠缠不清”,这肯定是每个学中医的迷茫处,我曾经也很迷茫,就是机理不清楚,老师们总说中医就是模模糊糊的,太清楚了反而不是中医,我向来喜欢挖机理挖到底的,搞得我很迷茫,例如用到五行相生相克解释医理时,感觉像是玩文字游戏似的,怎么说都可以,恰恰是这种现象,心里在这样理解时是唏嘘的,可周围中医人或是有些医家也是这么做的。

当时有个理想化的决定,如果中医理论研究不清楚,我可能就不当临床医生了,理论都模模糊糊,按老师们说的若干年,可能四五十岁时会有感悟到一点中医奥秘的可能的,每个人的理解都不同,我倒觉得中医的百家争鸣,反而是一种不好的趋势,当然还是有很多利处的。

当时想,可能我就转行搞学术,研究清楚中医理论的机理,再公之于众,给后来者一些参考。

好在运气好,高人指点,看到了路辉老师的《无极之镜》,又进而认识一群中医传统文化的践行者,同时也发掘了一个棒棒的医家,因那句话“《圆运动》是《四圣心源》的入门版”,开始了半年多的《黄元御医学十一种》的研读,小确幸,略有所获,同时感恩那一群中医传统文化践行者推崇复兴古中医的授课。终于半年后得以中医理论体系初步构建,整理几个月思路后,写了篇文章。

刚兴奋地发出又撤回,想到古人所说的“慎于著述”,就打算先沉淀一年,用这套理论体系去理解我所学的中医知识先,一年后,感觉挺成熟了,就发出来了,同时又连写了两个多月的文章,基本我研究清楚的内容都写完了。

目前,中医理论体系已没有太大兴趣去挖掘了,目前够用了,没有研究清楚的点,主要是“六”的问题。

我的理论体系构建,以“气和阴阳”为底,“气为一”、“阴阳为二”,中医整个框架都是由气和阴阳的构成的。阴阳可以为二,也可以为三,二和三可以构建出后面的一切。前者是“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后者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机理我公众号的文章都写了。没研究清楚的点,是“六”,最直接医学需求的是对于“六经实质的机理”还是不清楚,我相信中医理论是统一整体的,还差这个“六”其中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即是“三阴三阳”、“开合枢”以及“六经传变”的机理不清楚,只能先默认对,仲景真是“创造性”提出“六经传变”。其他的,还有些俗称术数方面的内容,如“太乙”、“奇门遁甲”、“堪舆”、“五运六气”等等。目前都没时间去挖掘,打算很久之后才可能去学习吧。目前还是以最直接需求的构建“法方药病体系”为主体,这部分内容,需要一生去不断完善的,给我几个月完全自由时间,能构建个大框架的。当然,还是考研优先,兴趣有空再说。

补发:(中医走过的弯路+中医真正有效的可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新鲜血液的学习模式[关键点:内化的过程很重要,不只是停留于表面的单纯死记硬背,当然,一定的记忆是基础,但只是基础,不是全部,认识这点很重要])

(1)总述

目前开始体系化整理,是经过过去几年的漫长摸索后总结出来的真正有效的模式。

黄煌《张仲景50味药证》里面的序言,“当前,中医学庸俗化的趋向比较突出,青年中医往往在不切实际的一些理论中纠缠不清,辨证论治成为一种踏虚蹈空式的游戏,而临床疗效的不明确,又极大地挫伤了他们研究中医药的热情”。

上文写了前半句之后,夜已深,今早起床觉得有必要写完后半句的内容,就补充完整啦。

前半句反映的是中医理论的框架体系的混乱,百家争鸣,青年中医等往往无法洞察其中奥妙,被牵着鼻子走,对于理论是一知半解的,运用理论解释临床的话,会像上文所描述的,心中没底,但依旧从众,或是默认理论对,想着中医理论是个圆,想怎么圆都行,就会出现理论乱解释的现象。例如,五行的相生相克的运用,大家肯定也经历过我这种(相生+相克)共同解释现象,似乎能解释,但似乎像是在玩文字游戏似的。的确,这就是中医界理论乱解释的现状。

其次,由于理论过于神秘,新生的中医人,往往无媒介进行深入学习,或是说不知道怎么深入研究理论,这些看来是几千年前就约定俗成的了,即使想研究,也不知道研究什么。或者说,许多人忽视了理论的重要性,只看到了疗效的提升,殊不知理论和临床,是中医的两个核心武器,缺一不可,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为用。

前者即出现了中医百家争鸣的现象,中医的整体理论体系逐渐淡出中医人的视野,中医核心理论体系是由“气和阴阳”构建的,中医纷繁复杂的一切,其实都只是“气和阴阳”演绎的表现,我们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察一滴滴海水,而渐渐忽视了这片大海!中医的整体观,还包括了最重要的理论整体观这一最核心层面!

例如,三才、四象、五行、六气、三阴三阳、八卦、六十四卦等等等等,无一不是在“气和阴阳”的基础上演绎而来的。中医的所有理论体系,其实可以大一统的,以“气和阴阳”统一之,不够的话,“五行六气”(即五运六气的体系)足矣。当然,前者的“气与阴阳”更为基础,也足够相对比较完整地构建了,临床运用足矣。

我的前面的文章常引出的一个观点,《内经》云“治病必求于本”,公认其中的“本”,即是“阴阳”,准确来说是“气与阴阳”,那么,下面这条思路就极其重要且关键了,既然治病要求于本,那么对于人体的生理情况也要求于本,不知常何以达变,不识生理,何以察病理!不仅如此,还要有能用“气和阴阳”理解一切现象,尤其与中医有关的现象,包括生理和病理的所有内容,当然也包括理论了!

向来有一说法,认为“中医理论和中医临床脱轨”,实际上,这里面是有几方面原因的——

最核心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理论体系的整体框架的模型,即“理”的层面,因为理论指导临床,理论在先,指导临床在后。中医各种乱像,看似繁荣昌盛,百家争鸣,实则也包括一定程度的落后与退步。古中医运用的中医理论框架体系,即是我们常说的中医思维,是建立在“气和阴阳”层面上的,或者说再退一步(这里用“退一步”,表现后者的“五行六气”是在“气和阴阳”的基础上构建的)用“五行六气”(即五运六气体系)层面来把握的。

举个例子,最常用的五行相生相克,大家在运用时,或者是在理论的学习过程中,有多少考虑到五行与阴阳的关系?五行的核心本质就是“气和阴阳”,明白“五行是在气和阴阳的基础上构建”,这点极其重要,其实,三才、四象、五行、六气、三阴三阳、八卦、六十四卦等等等等,无一不是在“气和阴阳”的基础上构建的、演绎的。中医参天大树,主干就是“气和阴阳”,枝叶就是中医的一切,甚至包括自然的一切,学者定当要不忘根本,方得始终!然而,中医的传承的过程中,枝繁叶茂,但是根本渐失,这是多么遗憾的一件事呀!只有“明理”了,“理法方药”整体一体化才能落地,理论与临床才能结合在一起!

其次是“法方药病”的层面,其实前面的“理”的基本功打牢了,后面的一切都将会是一个呼之则出的过程,当然前期慢,后期快,临床医生可以快速看病的现象,即是例子,因为已经对所钻研的病种了如指掌,按老师说的,掌握一个病,不只是知道定义,不只是知道怎么治,而是对其来源到结局转归都清晰后才能算是掌握,即知道其病因诱因病机生理病理治疗预后调养疾病发展趋势和各阶段的情况与转归等等。当然,前期我们积累阅历不足的情况下,越全面越精细越细心越谨慎越好。例如,采集病情资料,有个十问歌作为参考,我敬佩向往的一个老师根据十问歌总结一份问诊清单,很详细,平时帮同学看病时一般直接让其照着上面填写,非医学就自己问。资料见我的QQ群(随心小草斋),二维码文末有,文件名为“18-04-09 十问歌详细问诊清单”。

找我看病的,我都会告诉他们病好了不是靠药物,是要靠自己,靠自己调整生活最重要,与其单纯处方,我更倾向于治未病的模式,教病人如何自己靠生活调理来治疗,让他们明白健康生活作息的重要性,一般不轻易开药,实在万不得已才考虑药物治疗。目前有种药物满天飞随地开的怪像乱像,这样其实不好,尤其是小病小痛,尤其小孩青年,药不停是个坏现象!能不吃药就不吃药!岭南地区的,总爱喝凉水,我总会告诉他们不到万不得已不喝,日常禁喝凉茶,别总预防性喝凉水损伤脾胃。

病愈后也会持续跟踪,提前治未病,告诉他们要注意什么,如舌有裂纹有瘀血的,会告诉他们怎么调理,也让他们明白,生活作息调理健康了,病就不容易生,疾病的产生是一点一滴慢慢积累的,中年的病,往往是青少年长期积累的结果。就像自编的参苏饮的方歌的其中一句“不患无以祛风去,而患风来无以愈”,治病不仅仅是满足于刻下的疗效,追求的是未来不得病或少得病!追求的是治愈疾病,而不只是缓解症状!喜欢一位老师说的,“有疗效,不等于治愈疾病”!

病人生活开始调理,也会明白并体悟这种道理,因为裂纹瘀血的消除过程,长达几个月的坚持,不靠药物,由生活习惯和食疗一点一点地改变,他们也会意识到自己平时的不健康生活模式,就是为以后的大病,一点一滴地埋下种子,所以以后能自觉贯彻治未病理念!

很喜欢且赞同我喜欢的一位老师的一句至理名言,“没有跟踪的治疗是无效治疗,不负责任的治疗”!所以,我帮忙治病会去跟踪,且愈后也会长期地跟踪,并传达治未病理念。

中医的存在价值,就在于有疗效,疗效说明一切,会有一种倾向性,即忽视理论的重要性,即追求疗效,而不顾如何解释。这诚然是对的,但是,个人觉得不能如此含糊或者说是偏激。另外,中医各种学派,历代各医家各种理论满天飞,也包含了一定程度的退步。我认为理论是可以整体融会贯通统一的。

从中医基础理论来看,即“理的体系”的构建,中医理论有八大辨证体系,中医除外这些外,古中医还有许多我们俗称方数、术数的内容,后者其实并不完全是没有用的,中医所有的理论,都是相通的,相互转化的。

关于“理”的中医理论框架体系的构建,我公众号前面的文章已经写得很详细了,可以参考。最深的一篇即是从“河图”高度来理解中医,其实“河图之理”并没有那么遥远,详见文章“详述《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原理上篇”。

关于“理”的深入学习,可以通过研读《黄元御医书十一种》或《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进行提升,虽然ta们的书各有长短,但还是很具有研读价值的。ta们书中写了的东西,都是对的,很符合传统中医的思维,其中有不完美的地方,睿智的大家,肯定能给予之正确的理解方式。往更广的视野讲,医家们写的书的内容,除开自己捏造不经过临床实践的之外,都是对的,我们需要用我们强大的中医理论体系去内化他们所讲的内容,因为,各医家有各自的术语,但总的来说,根基都是一样的。身处枝繁叶茂的中医森林,得主干根基者方能融百家于一家。

关于“理”的思维深广宽度,举个例子:



图片来自《伤寒论》教材57、58页。(《伤寒论讲义》电子版见文末的QQ群内)
1.
有次上医案课的时候,老师探讨了一个问题,说是秋燥时,为什么有辛以润之的小青龙汤的治法。老师解释了很多,举了几个医家的观点,也还是没说到点子上,好在最后结尾时还是回归到了点子上,因为那是一种属于有外寒内饮的基础病机的情况。但是结论时还是不好,直接说当时不是遭受的燥邪,那个医家写的是错的。但其实我们需要在理论分析上要具备一种能力,能用多重病机,解释同一个病机,解释同一个证。(其实,类似这种的情况,自己理论分析就可以分析出来的了,不必说非要找到哪个医家有如此说法才算。反正,理论学好些,先苦后甜。不然,理论含糊,终会遇到更多瓶颈,更多困难的。)

2.
我们需要明白,存在燥的病机,这个燥的病机,不一定是就是更深层次的病机,可能这个病机也可以是其他病机的表象。虽然如果遇上实际情况时,八九成的病机指向是燥邪,但也得留有一二成的弦,考虑地到其他病机可能,这个其他病机,可能最终会跟表象病机完全相反,但这些都是实际存在的情况,理论分析时需要能兼顾到。反正,思维定势,常有的,关于中医的各方面都有体现,这就是中医最难学的地方了,既有规律性,也有许多潜在的变化性。掌握规律,也别只记得规律,别看不到变化。

3.
当时老师讲到上面的例子时,我就给我同学看了上面两张图片。
第一张,我问他几个问题:
一是,饮邪的表现在哪里?他跟一般的大众中医人一样,说的是经典说它是五苓散证,它就有饮邪,而且说话时不经大脑,直接说读完这句话,很明显就是饮邪的表现。
二是,为什么不用白虎汤?也是毫无犹豫的,就回答,仲景说是就是,也很明显,这种不加思考的学习中医的模式,是普遍常态。经典的宝贵之处,不只是在于背,死记硬背,更在于理解内化!
我直接提了个比较尖锐的说法,我说如果原文仲景写的不是“五苓散主之”,而是写的是“白虎汤主之”,我猜他也会继续不假思索的回答道肯定是用白虎汤,原文写得很清楚之类的,若我提出可否有饮邪的可能时,他也难以理解存在这样一种可能。绝大部分的中医人的思维,存在挺大的思维定势。学中医者也普遍存在思维深度不深的现状,没有多问为什么!经典也不完全对,只是在特定条件下是对的,把握好这个特定条件,即是把握到病机。但经典的确比后世著作高明很多,因为后世著作发源于其中,当然,都好,都有很多可以学习的。在能力范围内,各个医家的经验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4.
第一张图片,既然相信仲景用五苓散是对的,那就得有能力分析出饮邪存在时,可能出现的上述表现。

5.
更深一步的提升,要在看到上述表现时,能考虑到其他病机可能的存在。

6.
第二张图片也是的,因为第一张图片同学认死理,没有思考深度,给他看了后面的病例,加点引导,才开始有了点思考深度。

7.
第二张图片,在服用完白虎汤后,不仅无效,反而口渴加重,看到这里时,就得考虑为什么了。也就是一般八九成的几率是常规情况的白虎汤证,但是,处方用药前并没有考虑到其他可能的存在,辨证的精细程度就不够深入了。那同学,跟大部分中医人一样,完全想不到其他病机可能性的存在,思路定得死死的。

8.
好在第二张图片的医者想起有过这样的一种情况,还治好了。但是,这种情况,应该是在理论分析时就能把握到了的,实际还可以有其他的可能病机存在,就看思维的灵活度了。即是说,如果那医者第二种方法也治不好,还有哪些病机可能呢?

9.
最基础的从理论出发的思路思维要求是,就算提前预判预测做不到,但是,见到现象后,既然第二个图片的病例是能真实治好了,那就得能用自己的理解去解读,可惜那同学还是惊讶,虽然是个成功病例,但就还是想不明原因,无法将同一病机表现,用其他病机可能去解释。因为,已经潜意识里,认死了,某一症候群,或是某一证,就是百分百对应某一病机,除此之外,很难理解,但这是不对的,只能说八九成,还有一二成是其他情况;有时候其他情况,跟表象病机完全相反,也是合理存在的。不过,我也没告诉那同学如何理解这些,我回复到难得学习这么久了有点疑惑了,自己慢慢解决更有价值,经验可以传授,思考这件事,只能自己做,我能做的,都已经尽可能详细地写成了那些文章,剩下的就要看各自的理解力。

总能听到一种说法,说是青年中医往往被西医带跑了。其实不然,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使没有西医的存在,青年中医的水平也不一定有多高,看看古籍中关于历代寻常大众的中医人的情况,也就了然了,看看中医学的历代的发展就明了了。中医的世界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现象比比皆是,只见茂盛的枝叶却不识主干根基的现实总不乏,各承家技、终始顺旧的。。。

再如历代轰轰烈烈的寒温之争,倒也是挺无奈的一件事,其实只是因为不同朝代、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等等不同因素,会有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的主气,从而有不同的寒温倾向。同时,人与天地相参,人与自然同气相求,人也有相对应的寒温倾向,天人相应,人随自然的变化而变化。详看公众号或QQ群“摘录整理中医名家寒温的治疗方向与五运六气的关系”一文。

再如寒温这一对中医阴阳最直接的表现,温病的出现,竟于《伤寒》千年之后,很不可思议。再如,历代中医人,不乏按图索骥的,诸如《局方》大热,反而是中医最没落的表现。诸如此类现象,数之不尽。

不能怪西医,或者说跟西医没有太大关系,关键在于中医传承过程中“医理”的渐失,“医理”的渐晦暗,后辈学习中医,倍感吃力,不明理,中医就难学啦。相反,西医的到来反而是好事,反而能引起中医人的反思。于人民的生命健康着想,不存在中西医争斗的必要,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当好好发挥两者的长处,互补互进。




前面写的主要是“理”和“法方药病”之间的紧密密不可分的联系。后面是关于“法方药病”的内容,下面展开来写。

目前开始整理的巨大工程“法方药病体系的构建”,只有在基于前者“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两者相互紧密联系!学中医不明理,走不远的。“理”是根基树干,“法方药病”是枝叶,“法随理立”、“方药随法而定”;“病有规律性”,在“理法方药”体系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准确来说,当前主要是“法方药体系的构建”。“理”的体系之前已构建好,“病”的体系未来在“理法方药”的体系基础上再深造。

接下来逐点说明“法方药病体系构建”的原因:

首先是“法”~

理法理法,中医常说的一个词,从“理”到“法”,是一个从理论过渡到临床实践的桥梁。言及中医理论和实践脱轨,跟没把握好这个“法”也有一定关系。

中医的核心是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其中的整体观念,前文已写,其也包括理论的整体性这一层面。其中的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灵魂;辨证论治一词,可以说是现代中医人开口不离的一个词。但是目前的中医教育,会出现读医数年,至研至博,却依旧不会看病的现状和矛盾。可能原因与分析详见后文。

辨证论治,我觉得更准确更深层的一面,是【辨机论治】。

机即是病机,即是理,辨明病机,由病机推及法,即由理至法的过程。辨机论治,机反映出来的层面分为很多层。最最核心的,要找到表象后的核心病机。最浅层的,即是表面病机。表面病机和核心病机,可以相近,也可以矛盾,甚至完全相反!

心中要常留一根弦,任何的表象,至多八九成倾向性指向我们辨出的最大可能一个或多个核心病机,还有一两成可能是其他情况!

要理解察觉清楚这些,就要强调“理”的重要性了,自己内在的理论体系,必须足够强大,才能不理所当然,思路才能打得开,才能见到一组症状后,不会出现只能考虑到一种单一情况的局限性!

实际上,任何一个表面病机,不一定只对应一个核心病机,也可以有很多种核心病机的可能,甚至完全相反的核心病机的可能。这就是我们常追求的中医思维,不同于西医的点对点单一对应的线性思维,但是,不能因为中医理论的整体圆滑就乱解释,就含糊中医理论。中医理论也是极其严谨的,各种中医解释有其内在的核心联系,不是随便解释都可以的。中医思维,也是具有其严谨的对应性,同时,也具有更复杂的变化性的。

中医比西医难学的一个点就在于这里,没有明确的标准答案。其实西医也是如此的,只是西医界能够集全球医学界力量共同攻克疾病,共同整合经验;中医界往往存在传内不传外的现状,一家的经验,毕竟有局限。西医的这种包容性集体性很值得我们学习。医学本身就是复杂的,临床的变化更是错综复杂,无论中医西医同样面对相同的问题。

其次是“方”~

提到方剂,要想整理方剂体系,很重要的一个点就是关于传说中的中医秘而不传的组方思维的话题,组方思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境界。

第一重境界:随症治之
这是最基础的境界,主要是针对表面症状做的对症处理,西医的主要思维就是这一层次,一一对应。这即是方剂的加减法,也有许多医生停留于这一境界,全方均为药物堆砌。

药物的加减法,也可以细分出“大法”和“小法”,不同医家,不同教材等,均有收载各种经验,值得我们去积累,通过“大法”和“小法”的模式,可以分门别类地整理,进行纵向对比,最终形成我们自己最喜欢最恰当最准确的用药习惯。

其中,对于一些对药,四味及以内的常一起使用的,可以变为一个小方,如四君子汤、四物汤、桂枝配芍药等等,将一个小整体当成一个药物联盟来使用。

上面的思路即是拆方的研究方剂的模式,以药物的分类来拆方,药物的分类,即是“大法”和“小法”的体现。

例如,桂枝茯苓丸:
组成:桂枝、茯苓、芍药、桃仁、牡丹皮。证型:血瘀证
核心病机:为瘀血
主要大法:活血化瘀法
主要小法:
(1)活血化瘀:桃仁
(2)温经活血:桂枝
(3)滋阴养血:芍药
(4)清热活血:牡丹皮
另外还有茯苓一味药,小法可以考虑为健脾行气以活血。临床要据实际病机来考虑用药,一般经方组方是很全面的,此处的茯苓看似无用,实际从第二境界来看,还是有其必要性的,后文写。

经方时方等,都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拆解,临床很难有完全符合方药的所有情况出现,但是盲目积累众多方剂是不现实的。历代的方书数不胜数,其实应就了那句话“不懂五运六气,遍读方书无益”,这里的“五运六气”代指“中医思维”的含义。此外,第一境界只是基础境界,上升到第二境界后,药物不需要完全对应每个症状才组成方,还有更高级的模式。

第二重境界:依法治之(随证治之)
这是最主体的境界,辨证论治,从而随证治之;辨机论治,从而依法治之。两者意思相同。

这里面,最基础的,还是“大法”和“小法”,本文开头已写明方法。

更高级一点的,是需要融合“大法”和“小法”于一炉,准确说是融合不同“大病机”和“小病机”于一炉,人体是一个整体,如果这一境界的运用“大法”和“小法”的水平,依旧是相对独立的话,那还处于第一境界。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同病机间也有其内在联系,彼此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纵横交错,互为因果。

前面举例的桂枝茯苓丸中的茯苓,茯苓是健脾利湿的,与活血法看来是两个法,但是,他们其中并非割裂开来的,彼此也有相互的联系。血瘀证,血行不畅则气行不畅,茯苓健脾能发挥行气作用,气行则血行,行气不一定要用行气药,用其他药物也可以,或是增效的药物也行。气行不畅,有可能助湿生成,茯苓就更合适了。

第三重境界:依病传治之
这是更高阶的境界,不仅能治刻下,还能预期疾病发展过程,提前干预。

第四重境界:治未病(未病防病,既病防变)
更更高阶,未病防病即是中医养生的精髓,既病防变即是先安未受邪之地,阻断疾病深入。

总结:
临床实际情况是复杂的,需要分析各大小法的内在联系,平时重视辨证论治的训练!例如看症状,模拟临床,自拟方剂,无标准答案,再对比区别,提升辨证全面性。

方剂的学习,不只是局限于记忆有什么药物,这个方剂的功效是什么,更重要的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拆解方剂是个很好的方法,像我们学习经方,不只是要会用经方,更要能组出经方水平的方剂,且经得起临床的检验。

另外,方剂的学习,有条件的可以查到原书看看作者的组方思路,毕竟方剂书收载的都是历代经久用之有效的名方,可能一个医家,一辈子也就流传了一个方子下来,这个方子必定是千锤百炼的,不只是满足于教材的君臣佐使的分析,回归原书,会收获更多。而且,我们的学习,都是逆临床应用思维的,学习教材时看到方,分析方,而临床实际是看到症状,推出证,分析病机,再决定选药处方的,学的时候也应培养临床思维。

药物的剂量也很重要,局限于君臣佐使的分析,久而久之就忘记原方剂量了,像经方的剂量就很讲究的,时方的,有些也很讲究的。例如补中益气汤,其中的(黄芪:甘草:其他每味药)=(10:5:2-3),分析药物时,就不能把黄芪和其他药放到一个同等的水平分析,它的用量是其他药的几倍,怎么能平等分析呢?“方剂的不传之秘在于剂量”,这个剂量,不是指术数学的含义,我探索了很久,没什么关系。主要是指对病情的把握,用药轻重因人因地因时而变,这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方剂的其他诸多相关内容也是重要的,如煎煮法,一般认为“生者气锐而先行,熟者气钝而缓行”,即“生者行速,熟者行迟”。如药物炮制,服药后保养等等。

接着是“药”~

药物不满足于功效记忆,注重纵向对比,纵向对比才是符合临床用药的选药过程的,药物参考书见我之前的“本草学入门宝贝书”一文。药物的相关内容也都重要,尤其炮制、辨真伪等。

最后是“病”~
“病”的体系,构建于前面“理法方药体系”的基础上,病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例如不同医家,治疗不同疾病会渐渐形成自己的特定方子,分析这些方子,有助于我们掌握一个病的基础用药方向。


感谢大家的阅读!
QQ群“随心小草斋”二维码,欢迎扫码加入,内含本公众号所有资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苏生 > 学术观点 一、论理法方药的整体性
方剂学 01讲
浅论中医经方与时方结合,专病专药临床辨治的方略
陈潮祖教授论著提要
《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体系
张锡纯:医哲融通,创新理法方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