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机械通气并发症
1.导管易位:导管进入支气管(尤其右侧),造成肺不张及气胸。插管后应立即听诊双肺,必要时胸片确定导管位置。
2.气道损伤:插管造成声门和声带损伤,气道松弛;气囊压过高,气管黏膜溃疡出血。操作轻柔、准确;使用低压高容量气囊,气囊压低于25cmH2O。
3.人工气道梗阻:导管扭曲,气囊疝出嵌顿于导管开口,痰栓或异物阻塞管道,管道塌陷,管道远端开口嵌顿于隆突、气管侧壁或支气管。加强护理,及时更换管道。一旦发生气道梗阻,应调整人工气道位置,抽出气囊内气体,试验性插入吸痰管。如气道梗阻仍不缓解,则应立即拔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然后重新建立人工气道。

4. 气道出血:气道出血的常见原因包括气道抽吸,气道腐蚀等,一旦发生,应针对原因及时处理。

5.气管切开常见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气管切开24h内)

①出血,尤其凝血功能障碍者,出血部位可能来自切口和气管壁,气管切开部位过低,如损伤无名动脉则可引起致命性大出血。切口的动脉性出血需打开切口行手术止血;非动脉性出血可通过油纱条等压迫止血,一般24h内可改善。

②气胸,是胸腔顶部胸膜受损的表现。胸膜腔顶部胸膜位置较高者易出现,多见于儿童、肺气肿、COPD患者。

③空气栓塞,少见,与气管切开时损伤胸膜静脉有关。由于胸膜静脉血管压力低于大气压,损伤时空气可被吸入血管,导致空气栓塞。对患者采用平卧位实施气管切开将有助于防止空气栓塞。

④皮下气肿和纵隔气肿,较常见,颈部皮下气肿与气体进入颈部筋膜下疏松结缔组织有关,由于颈部筋膜向纵隔延伸,气体也可进入纵隔。本身并不会危及生命,但有可能伴发张力性气胸,需密切观察。

后期并发症(24~48h):发生率高达40%。

①切口感染,感染切口的细菌可能是肺部感染的来源,应加强局部护理。

②气管切开后期出血,主要与感染组织腐蚀切口周围血管有关,当切口

偏低或无名动脉位置较高时,感染组织腐蚀及管道摩擦易导致无名动脉破裂出血,为致死性并发症。

③气道梗阻,气管切开管被黏稠分泌物附着或形成结痂,气囊偏心疝入管道远端,气管切开管远端开口顶住气管壁,肉芽组织增生等原因均可导致气道梗阻,一旦发生,可能危及生命。

④吞咽困难,与气囊压迫食道或管道对软组织牵拉影响吞咽反射有关,气囊放气后或拔除气管切开管后可缓解。

⑤气管食管瘘,主要与气囊压迫及低血压引起局部低灌注有关。

⑥气管软化,见于气管壁长期压迫、气管软骨退行性变、软骨萎缩而失去弹性。

正压通气并发症
1.VILI,ventilator associated lung injury,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包括气压伤,容积伤,萎陷伤和生物伤。气压伤,是由于气道压力过高导致肺泡破裂,因程度不同,临床表现为肺间质气肿、皮下气肿、纵隔气肿、心包积气、气胸等。;一旦发生张力性气胸,可危及患者生命,必须立即处理。容积伤,是指过大的吸气末肺容积(EILV)对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的损伤,临床表现为气压伤和高通透性肺水肿。萎陷伤,是指肺泡周期性开放和塌陷产生的剪切力引起的肺损伤。生物伤,即以上机械及生物因素使肺泡上皮和血管内皮损伤,激活炎症反应导致的肺损伤,其对VILI的发展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以上不同类型的VILI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同原因呼衰患者可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预防:应避免高VT和高平台压,吸气末平台压不超过30~35cmH2O,以避免气压伤和容积伤,同时设定合适的PEEP,以预防萎陷伤。

2.VAP, 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机械通气(MV)48小时后至拔管后48小时内出现的肺炎,是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的重要类型。其中MV≤4天内发生的肺炎为早发性VAP,≥5天者为晚发性VAP。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致声门关闭功能丧失,机械通气患者胃肠内容物反流误吸是发生VAP的主要原因。一旦发生VAP会明显延长住院时间,增加住院费用,显著增加病死率。危险因素:高龄、高APACHEii评分、急慢性肺部疾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9分、长时间机械通气、误吸、过度镇静、平卧位等。机械通气患者没有体位改变的禁忌证时应予半卧位,避免镇静时间过长和程度过深,避免误吸,尽早撤机,以减少VAP的发生。

PS:医院获得性肺炎(Hospital-acquired pneumonia,HAP):是指患者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感染潜伏期,而于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由细菌、真菌、支原体、病毒或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各种类型的肺实质炎症。

3.氧中毒:长时间吸入高浓度氧导致的肺损伤。目前尚无FiO2为50%引起肺损伤的证据,即可认为FiO2为50%是安全的。当患者病情严重必须吸入高浓度氧时,应避免长时间吸入,尽量使FiO2不超过60%。

4.呼吸机相关的膈肌功能不全:特指在长时间机械通气过程中膈肌收缩能力下降。大约1~5%的机械通气患者存在撤机困难,其中呼吸肌无力和疲劳是重要原因之一。临床上由于存在多种因素可以导致膈肌功能不全,如休克、全身性感染、、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神经肌肉疾病、药物等,因而缺乏机械通气对患者膈肌功能影响的直接证据(动物实验证实),因此,临床诊断呼吸机相关的膈肌功能不全很困难。保留自主呼吸可以保护膈肌功能。机械通气患者使用肌松剂和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可以导致肌病的发生,因此,机械通气患者应尽量避免使用肌松剂和糖皮质激素,以免加重膈肌功能不全。

机械通气对肺外器官功能的影响

1.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①低血压与休克:机械通气使胸腔内压升高,静脉回流减少,心脏前负荷降低,其综合效应是CO和血压降低,血管容量相对不足或对前负荷较依赖的患者尤为突出。在机械通气开始时,快速输液或通过调整通气模式降低胸腔内压,多能使低血压改善。另外,机械通气可导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力升高,影响右心室功能。同时,由于左心室充盈不足,导致室间隔左偏,又损害左心室功能。

②心律失常:以室性和房性早搏多见,发生原因与低血压休克、缺氧、酸中毒、碱中毒、电解质紊乱及烦燥等因素有关。

2.肾功能不全:机械通气引起患者胸腔内压力升高,静脉回流减少,抗利尿激素释放增加,机体水钠潴留,同时机械通气导致静脉回流减少,心脏前负荷降低,导致CO降低,肾脏灌注减少,同时使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肾功能不全。鉴于机械通气对肾脏的影响,对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或肾脏灌注已明显减少的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时应注意机械通气对肾脏的影响,避免肾脏功能的恶化。

3.消化系统功能不全:机械通气患者常出现腹胀,卧床及应用镇静剂、肌松剂等原因可引起肠道蠕动降低和便秘,咽喉部刺激和腹胀可引起呕吐,肠道缺血和应激等因素可导致消化道溃疡和出血。另外,PEEP的应用可导致肝脏血液回流障碍和胆汁排泄障碍,可出现高胆红素血症和转氨酶轻度升高。

4.精神障碍:极为常见,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主要与睡眠差、疼痛、恐惧、交流困难及对呼吸治疗的恐惧和呼吸道管理造成的强烈刺激有关。应进行耐心细致的说明工作,必要时可应用镇静剂和抗焦虑药物。
使用镇静剂与肌松剂相关的并发症

当机械通气患者不耐受气管插管,人机对抗或自主呼吸影响氧合时,常用镇静剂。但镇静剂的应用可导致血管扩张、CO降低、血压降低、心率加快。镇静过度可抑制咳嗽反射,使气道分泌物易发生潴留而导致肺不张和肺部感染。因此,在使用镇静剂的镇静方案时,应对镇静效果进行评价。

机械通气患者一般不推荐使用肌松剂。肌松剂抑制患者运动和咳嗽反射,容易引起分泌物潴留,导致或加重肺部感染。部分肌松剂可引起组胺释放,诱发或加重支气管哮喘,因此,对哮喘患者应选择组胺释放较弱的肌松剂。应用肌松剂时,患者必须处于充分的镇静状态,禁止单用肌松剂。应用肌松剂的患者,通气完全依赖呼吸机,一旦发生呼吸机管道与气管插管脱开或呼吸机发生故障,患者将处于完全无通气的 “窒息”状态,将威胁其生命。因此,对于应用肌松剂的患者,必须重点护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工气道专科护理”的那些事儿
【总编随笔】机械通气简史与机械通气相关肺炎
危重症患者常见并发症的检测与预防
脑损伤后肺部并发症:脑与肺的相互作用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预防、控制与治疗措施!
机械通气临床应用指南(2006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