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日昌诗歌直率反映民生疾苦

  “梅州八贤”之一丁日昌(18231882),出生于丰顺县汤坑圩金屋围(今梅州市丰顺县城),晚年定居揭阳榕城。他8岁随兄课读于丰顺汤坑太平寺,能作联体珠诗,被称为神童,20岁中秀才,次年补廪生。丁日昌是中国近代洋务运动的风云人物。

   丁日昌诗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很强的人民性和岭南诗风,它反映了诗人曲折的人生旅程,表达了诗人忧民爱国的思想感情,是研究丁日昌思想和晚清社会现实等内容的重要资料。

《决堤叹》:“百万生灵齐一哭”

  丁日昌出身贫寒,对百姓疾苦感同身受,诗歌中有不少关心民间疾苦,表达澄清吏治、革除封建积弊的愿望的作品。

  如《决堤叹》

  七月七日大雨倾,潇潇嘈嘈至五更。

  七月八日河堤决,浩浩荡荡田庐灭。

  百丈红涛破地流,登山未得且登楼。

  楼头顷刻被水覆,百万生灵齐一哭。

  水哉水哉将奈何,平原万顷成沧波。

  一连五日流始息,髑髅白骨堆荆棘。

  ……

  1842年秋七月,潮州发生水灾,河堤决口,丁日昌深切同情受灾百姓,写下了《决堤叹》这首诗,在诗中描写了决堤给老百姓造成的灾难和不幸,田园受淹,颗粒无收,满目凄凉。而更可恨的是决堤之后,官府依然收租,诗的最后写道:“吏胥催租急如虎,推门无人室无釜,空堂时时出饥鼠。”读来令人心酸。

五言古风叹“疮痍遍天壤”

  清咸丰七年(1857),丁日昌刚刚走马上任琼州训导,从揭阳经广州到琼州赴任,途中写下了《由岐岭至老隆田皆荒芜,问之老农皆云去年九月旱至今矣,怃然而叹,为作是诗》这首五言古风,在诗中写一路所见:

微风透车帷,颇觉衣裘薄。

  裘薄不足怜,岁荒乃为虐。

  去秋旱至今,未见雨盈壑。

  农夫释耒叹,土坚安可凿。

  寸寸刮龟毛,力竭止复作。

  纵然祝豚蹄,难望饱藜藿。

  频年苦烽火,只恐楚氛恶。

  大兵继凶年,不谓古语确。

  疮痍遍天壤,此身何处著。

  ……

  诗中描写一路干旱灾情,对百姓生活艰难的深切同情。全诗语言朴实,感情真挚,生动感人。

《揭阳新乐府》揭发苛政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丁日昌1870年因丁母艰,宦海中阻,在揭阳度过了四年林泉生涯,在此期间丁日昌写了《揭阳新乐府》六章,即《秀才牙》《新郎锁》《寡妇簪》《老农水》《估客肠》《远方药》,这一组乐府诗歌以其通俗性、现实性,在民间广泛传播,在当时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从这组新乐府中,可以肯定地看到,丁日昌是一位乡土情怀深厚的人,他关心家乡的兴利除弊,对家乡吏治的腐败非常不满。如《秀才牙》“秀才牙,何咨嗟,有语不能宣,有口不能哆,颊边鲜血如麻。借问血何来,秀才哽咽惊且呀。左顾右盼视猂役去,始敢一一陈疵瑕。自言有田五十亩,连年水旱成疮痂。春间既完粮与省,夏完本色毫无差。岂知尚有饭食钱,外费反比内费加。答应稍犹夷,粮差双目怒如蛙。一拳初若公孙舞,再拳又似渔阳挝。三拳四拳无厚入有间,不觉齿血并落如飞花。粮差打罢鸣得意,吾之爪如何尔之牙。呜呼!粮差爪,秀才牙。”这首只有160字的乐府诗,选材典型,故事集中,对比鲜明,诗中充满对秀才的同情,对粮差恶行的揭露。

  在《新郎锁》诗中可以见其爱民之心,忧时之愤,透于纸背:“新郎谁,花寨李。郎年十八娘十五,一双白璧照秋水。明妆艳服正亲迎,忽听琅珰响有声。劈头且把新郎锁,拖手拽足横横行。旁观鼓噪千声喊,风号云垂天暗暗。……累累乡老锁项来,何人肯听一路哭。呜呼,一室报婚百室荒,劝人且勿作新郎。”这首诗通过描写新郎新婚时被官差锁走,乡众鼓噪,县官派兵镇压,乡老跪陈疾苦等事,揭露清朝末年潮州地区封建统治的苛酷和残暴。

   《老农水》中写揭阳农村这位老农“锡场老人六十六,日日空山伴黄犊”,被告知“欠粮百余文”,结果“二十午时押差馆,直至廿四绝饭粥……朔风萧萧天欲雪,冷水浇背及其腹,饥寒交迫神浸竭……官验未完气先绝”。一个老实老农就这样活活被逼死,读来令人潸然泪下!

   《估客肠》《远方药》描写外地客商遭受当地官差欺压和掠夺的事实。官差的野蛮行径令人发指。如《估客肠》写官差接二连三肆意搜刮钱银,漫天索要白银:“估客估客,我心匪石。抱布贸然,来伯番舶。兵知其愚肆讹索,怕事既把金钱掷。一万五千方足额”,估客胆颤心惊,拿银子来打发,但仍不能满足他们的贪欲,官吏又半夜三更到家,气势汹汹地索取,估客万般无奈,无处逃生,被逼“仰天长号霜刃挥,划然肠开血如水”剖腹而死。《远方药》写外地商人遭窃,明知是邻居所偷,却不敢上门追讨,于是报官,官府不但没有秉公主持正义,而是敲诈勒索,贼邻居贿赂官差倒打一耙,反诬商人为贼,结果商人惨遭痛打,人财两空,走投无路,叫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欲归不得无奈何,宛转衙前吞药死。”被逼在衙门前吞药而死。

  在《寡妇簪》诗中控诉了粮差对百姓的掠夺,《寡妇簪》:“公差带链持锥分下乡,乡人望见如豺狼。可怜小童寡妇子,年方十三读书史。并无旧欠与新粮,忽被差拿奔避寡妇房。粮差左手持锥锥妇手,右手将链分络小童头,大言金簪可免罪,否则拘童入县伴羁囚。寡妇长号儿跪啼,求母弃针来救儿,伤心守节十一载,投簪泪落盈酒卮……”诗中描写了粮差的恶行和无情,寡妇家中“并无旧欠与新粮”,但仍逃不过官差的魔爪,面对如虎似狼的官差,肆无忌惮的抢掠,寡妇与稚儿只能眼睁睁地忍受。就连丁日昌也在诗末中发出感叹:“呜呼!官能茹,亦能吐,差如虎,又如鼠!

  纵观丁日昌留下的反映平民百姓生活状况和社会现实的作品,特点是真实、真切,诗人的感情充分体现于其中,他直率反映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情怀跃然可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原文·译释
最能体恤农民疾苦的封建官员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白居易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诗歌专题复习】——杜甫
与元九书
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为何推崇南朝诗人鲍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