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些吃药的坏习惯你占几个

用药治病讲求对症下药,才能见效,但实际上,很多服药的“坏习惯”也会使药效打折,甚至增加副作用。

误区一:服药跟饭点

很多人简单地把“饭前”理解成“吃正餐以前”,零食、水果等都不算。其实,但凡肚子里有了食物,就算是“饭后”了。药物注明饭前(或空腹)服用,是由于食物会影响药物吸收。药物注明饭后或餐时服用,多是因为此类药物对消化道有刺激,食物或可减轻这种不适,或其中含有的脂类物质能促进药物吸收。一般饭前指的是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空腹指的是进餐2至4小时后。

误区二:药片掰开吃  

有些人觉得药片大难以下咽,就自作主张把药掰碎或用水溶解后再服用。实际上,看似相同的药片发挥药效的时间和部位大有区别。“如果药片有缓释、控释、肠溶等标示,一定要整片服用,不能掰开。”长效的控释药物,其有效成分会在肠胃里慢慢释放,这样会使体内药物浓度更平稳,药物作用也更持久。若掰开来吃,会破坏原药设计,加速药物释放,使血药浓度在短时间内升得过高,导致危险,同时还会缩短药物的作用时间,影响疗效。判断药片能否掰开服用,最好的方法是阅读药品说明书。另外就是查看药片上是否有刻痕。可以掰开的片剂,一般都刻痕以方便准确分开。

误区三:拿果汁送药

小孩子怕吃药,觉得苦。所以,家长喜欢用果汁、牛奶来送药,认为这样既可以抵消苦味,又能补充营养和水分,可谓一举多得。殊不知,果汁、牛奶、豆浆、茶水等,虽然都是液态,却可能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影响疗效。因此,服药最好用温白水,以保证药效和用药安全。

编辑 | 毛凯亮

审核 | 张海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吃药姿势影响药效 5个坏吃法偷走药效
5个用药坏习惯,会让药效减半、加重副作用,很多糖友都中招
五个坏吃法“偷走”药效
影响药效的五种常见错误吃法
药片难以下咽就掰开吃?警惕这些最常见的用药误区!
一粒泡腾片夺走18个月孩子的命,还有多少喂药常识被忽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